书城成功励志理想:让梦想为成功导航
14257900000019

第19章 热忱是最强劲的兴奋剂

一个有才华的人,如果对生活、对事业没有满腔的热忱,不能脚踏实地地去做,就不能取得成功。这个世界为那些具有真正的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开绿灯,到生命终结的时候,他们依然热情不减当年。无论出现什么困难,无论前途看起来是多么的暗淡,他们总是相信能够把心目中的理想变成现实。

政治上保守的司马光在史学方面的成就是辉煌的。他主编的《资治通鉴》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学史上的两颗耀眼的明珠,至今仍为世人推崇。

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战国周烈王、下至五代周世宗的1 363年的历史,全书294卷,还有考异、目录各30卷。其涉及的朝代之多,影响之大,令人叹服。

在编定《资治通鉴》时,司马光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宋神宗允许他借阅“集贤”“昭文”“史馆”三大书库的所有书籍,并特许可借阅“龙图阁、天章阁及秘阁”的藏书。宋神宗还将自己私藏的2 400余卷书拿出来,供司马光参考。除此之外,司马光还参阅了大量的野史、谱录、正集、别集和墓志等资料,共222种,计3 000多万字。

司马光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学风严谨,他给自己规定,每三天修改一卷。一卷史稿四丈长,平均一天修改一丈多,若遇事耽误了,事后必须补上。每天晚上他总是让老仆人先睡,自己点灯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凌晨又起来继续工作。天天如此,19年如一日。夜里,他怕因困乏睡过了头,便让人用圆木做了个枕头,木枕光滑,稍稍一动,头即落枕,人便惊醒,后人称此枕为“警枕”。司马光的住处,夏天闷热,无法工作,司马光便让人在屋子里挖一个大坑,砌成一间地下室。地下室冬暖夏凉,成了他编书的好地方。

而当时的大官僚王宣徽每到夏天便到他名园的高楼上避暑享受,人们笑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修改过的书稿堆满了整整两间屋子。书法家黄庭坚曾看过其中的几百卷,发现这些书稿全部是用工笔楷书写成的,没有一个草字。

司马光曾乞求好友邵雍对他的史稿提出看法。

邵雍中肯地回答说:“您是脚踏实地的人”。

为了编写《资治通鉴》,司马光用了19年时间,开始编写时,司马光48岁,编完时,已是67岁的老人了。这19年,司马光长期的伏案工作,耗尽了他的心血,刚过60岁,他便视力衰退,牙齿脱落,面容憔悴。《资治通鉴》写成后,还没等出版,司马光便与世长辞了。

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史学家,皇帝宋哲宗亲自临丧,并下旨为他举行隆重的官葬。他家乡山西夏县的人们为纪念他,特为他建了墓碑亭,竖起一块巨碑,这块巨碑连同底座高达9米,比帝王神道碑和墓碑还要高大。碑额刻有宋哲宗的御篆“忠清粹德之碑”字样,大文学家苏东坡为其撰写了碑文。

当一个人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火焰般的热忱,脚踏实地地去做好一件事情时,那么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他都不会觉得辛劳。司马光就是这样,勤勤恳恳地去完成《资治通鉴》,没有抱怨,没有厌烦,而是满腔热忱,坚持去做。

如果我们能以满腔的热忱去做每一件事,就能成为有成就的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不平凡的事情,绝不可能成为有成就的人。各行各业都有发展才能的机会,没有哪一项工作是可以藐视的。

热情,可以成为原动力,成就你伟大的事业。所谓热情,就像发电机一样能使电灯发光、机器运转的一种能量,它能驱动人、引导人奔向光明的前景,能激励人去唤醒沉睡的潜能、才干和活力,它是一股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也是从心灵内部迸发出来的一种力量。

为了随时产生动力,蒸汽火车头即使停放在车库中,也必须不断加燃料,让锅炉中的煤炭始终处于燃烧状态。人也同样如此,他必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热情。甘·巴卡拉曾说过:“不管任何人都会拥有热情。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热情只能维持30分钟;有的人热情能够保持30天;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却能让热情持续30年。”

汽车要产生动力,向前行驶,你的脚必须踩在加速器上。热情也应如此。因此,你必须牢记:热情是动力;思想是加速器;而你的心就是加油站。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热诚的人,不论是在挖土,或者经营大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浓厚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热诚的人,不论工作有多么困难,始终会用不急不躁的态度进行。只要抱着这种态度,一定会成功,一定会达到目标。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诚而成功的。’事实上,这不是一段单纯而美丽的话,而是迈向成功之路的指标。”

为了提高热情,应尽你的能力学习每一项你所负责的特定工作,维持这些工作和公司整体的关系。

在许多人的自我意识中,他只是依附在一个大的、没有人生的机器上的齿轮。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特定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因为他除了别人要他天天做的工作以外,并不想学习任何事情。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故事:

当有人问起两个在一起工作的人正在做什么时,其中一个回答:“我正在砌砖块。”而另一个答道:“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对一件工作或是产品有所了解,可以增加热心。著名记者塔贝尔说过,她有一次花了好几个星期,去为一篇五百多字的文章搜集资料——虽然事实上她只用到资料的一部分。她解释说,那些没有使用的资料,将会增加她所保存的实力。由于她所知道的东西比写这篇文章所需要的更多,所以她能够写得更轻松、更有信心,以及更具权威。

本杰明·富兰克林小时候就懂得热情的重要。那时候他在一家臭味冲天的肥皂工厂里打杂。由于他竭尽所能地学会了整个制造程序,所以对于自己为成品所做的微薄贡献,也感到相当的得意。

一些工厂在训练推销员的时候,要把产品的制造细节教给他们,虽然,这些知识在推销的时候很少派上用场。但是,对自己产品的彻底了解,使得推销员对顾客推销的时候能够更有权威和热心——也创造了更好的销路。

对任何一件事知道得越多,就会对它产生更为强烈的热心。所以,如果你对工作不够热心,便该找出它的原因。很可能因为对自己的工作知道得不够多或是不了解自己对整个程序所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