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14272000000003

第3章 爱孩子,先放下父母的架子(2)

蹲下身子,进入孩子的世界

“我是你爸(妈),你就该听我的”,这是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每当你这样理直气壮地对孩子颐指气使时,有没有意识到,这种不讲理的家教方式可能会出现问题?

父母想把孩子变成乖乖听话的“下属”,而不是把他看成和自己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朋友,可孩子却极力想证明自己不再是小孩,于是父母家长制的思想和孩子开放自由的思想开始碰撞,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和问题也便出现了。

家长制是封建时代的家庭规范,时代虽然不同了,可是这种观念还是扎根在人们心里。很多父母将家长制的思想摆在严肃的脸上,孩子受控于这种思想,是很难体会到平等的,逆反心理的滋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街上有一位妈妈正在批评孩子,孩子十岁左右。妈妈很严肃地说:“我已经对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还犯同样的错误?”说话间,还不时用手指点着孩子的头。

我再去看那个孩子,他根本就不把妈妈的话当回事,还眨巴着眼睛看来来往往的车呢,而那位妈妈全然不知,还在居高临下地讲着她的那套理论。

旁边走过很多路人,大家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这对母子,有的还停下来看。我以为这位妈妈会收敛自己的行为,没想到,她却提高了声贝:“下次你再让我给你买零食,我就不带你出门了……”

这时候,旁边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蹲下身子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妈妈不会像这位阿姨那么凶,可是,你要知道,好孩子是不会一出门就要妈妈买零食的,知道吗?”那个孩子像个小大人似的,拍了拍妈妈的肩膀,说:“妈妈,我知道了。”

请放低你的视线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和上述案例中第一位妈妈一样:站在成人的角度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批评的时候却又再次把孩子当成了孩子,有时还会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自尊,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听我们的说教。

所以,我们经常抱怨,教育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而第二位妈妈,蹲下身子,放低姿态和自己的孩子交流,孩子看到了她的眼神,体会到她的真诚和信任,自然会自觉纠正错误了。我们只要运用几个动作,一个眼神,几句话,就会轻松达到教育的目的。

记得有一次,陪一个朋友和她孩子逛商场,在商场门口,她蹲下来,对女儿说:“茵茵,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你买玩具,你负责矮柜台,妈妈负责高柜台,看见你喜欢的玩具,就对妈妈说……”

茵茵调皮地冲朋友做了个鬼脸。

后来,我问朋友为什么要那样安排,她说:“我不希望孩子觉得我们逛街时不尊重她,她喜欢的,我不一定看到,所以我们做了简单分工。”我恍然大悟。

孩子所看到的世界和我们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只有蹲下身来,才能看清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蹲下身子,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对于孩子来说,则是尊重和平等。所以,放下我们的家长权威,蹲下身子进入孩子的世界吧!

反思传统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深知社会竞争压力之大,害怕自己的孩子将来无法适应社会,就不自觉地给孩子提出和他们的年龄本不相宜的期望;有的父母常常认为,对孩子严格管教,是不希望孩子将来抱怨自己没有尽到养育的责任……于是,父母用尽办法,也要让孩子臣服于自己的教育。于是,父母既要面对生存的压力,还要背负教养孩子成才的压力,自然苦不堪言。

也正是在这些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父母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有的父母甚至信奉“棍棒教育”,这样做,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破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

在人格和思想上,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绝不应该凭借自己的权威对孩子实行专制教育。因此,当孩子成长中出了问题,首先需要反思的是父母,看看是否是自己的权威教育伤害了孩子。如果问题真的在自己身上,那父母就要抛弃错误的思想,转变教子观念,平等地对待孩子,消融已经对孩子的伤害!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孩子不懂事的时候,可能需要靠我们的正颜厉色来使孩子畏惧,可是他懂事之后,他已经有自己的自尊,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的想法,而尊重首先就是平等地与他们交流。

明智的父母把孩子视为可信赖的朋友,平等地与之交谈,当孩子觉得我们和他的交谈是没有威胁性时,他才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和我们无话不谈,与孩子的关系自然会更融洽。

此外,孩子身边的也许很多,但真正能够交心的朋友却不多,他们在情感上非常孤独,父母也就更有必要承担起做孩子朋友的角色,成为孩子的成长良伴。

【平等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切实落实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只有真正地放下父母的权威,剔除传统教子观念,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爱才会变得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