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慈溪近现代名人宅第
14299200000027

第27章 民国上海国药业巨头徐之萱故居

徐之萱故居位于逍林镇逍路头村下徐埭。徐之萱(1895—1970),上海国药业巨头。

因家境贫寒,13岁的徐之萱进择浦泰和堂药店当学徒,后转富阳一药材行做伙计,虚心好学,熟知中药性能及制药要领。后去汉口,在其叔父所设药店照管业务。1915年去上海某药店做职工,省吃俭用,积蓄微资,在威海卫路润德堂药店加入一股。1920年,在帕克路(今黄河路)租房两间,开设“徐重道国药号”,挂牌行医,坐堂开诊,附近富家之女佣,常来看病买药。徐之萱劝不少女佣将零钱存入店内,有病买药,无病取息。数年后,资金渐厚,又在成都路开设一家国药店,继而创设药材行一家、中药厂两家、国药号增至十七家,成为上海医药界巨子。所设药店、制药厂、药材行、制胶厂、药酒加工厂,均称“徐重道”,总店设于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为国内规模较大的中药店之一。民国时期,沪上有胡庆余堂、童涵春堂、蔡同德堂、雷允上四大国药铺,然其营业收入都在徐重道之下。徐重道为民国时期上海规模最大、分店最多、营业收入最高的国药号。

徐之萱经营有方,以“诚心为病家服务,重道轻财,七折优待”及“为难民煎药送药”招徕顾客。抗日战争时期,其承办上海玉佛寺、金司徒庙、浙江路等地十余难民所、几千难民的中药煎配任务。曾任上海市国药业同业公会执监委员等。徐之萱强调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还曾开设营造厂、油酱店、印刷厂、钱庄等,为沪上著名商人。

徐之萱洋房位于徐家浦东侧,沿河而建,坐北朝南,由两栋楼房组成,角尺形布局。建筑东南为一开间平顶两层楼房,北为三开间双面坡顶三层楼房,后连进深半间的两层平顶楼房两间、三层平顶楼房一间,南北建筑物第二层架天桥相贯通,西南为一天井,内设凉亭,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建筑整体采用了西洋式建筑原料和风格,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要素。墙面整体以青砖叠砌,嵌以白色洋灰,顶盖青瓦,又以切割规整的长条石为河岸岸基,气势恢弘。洋房后边还建有慎修桥,也为水泥建造,是传统石桥向水泥桥过渡的一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