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从卡-29、卡-27和卡-32三型直升机的外型、尺寸、动力和重量等指标都基本相同上看,这几型直升机可以认为是按一机多型的思想研制的,其中卡-27(具实编号也许是卡一28)是舰载反潜型机,卡-29是舰载两栖战斗兼运输多用途型机,而卡-32则是可舰载的运输(亦可民用)型机。
一机多型或一机多用的设计思想和作法,目前已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卡-27系列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型号之一。此种设计思想和作法之所以得以推广,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现代高性能飞机和直升机的研究时间已长达10—15年:费用也很高,同时研制和采购多型飞机或直升机,连美国和独联体也难以承受,只能设法将多型机合并成一型机来发展。于是,在美国海军出现了F/A-18、在美国空军出现了F-15E和在独联体海军出现了苏-27K这样的双用途战斗机。
二是,有些不同用途的飞机或直升机,设计时对其飞行性能、机体尺寸、结构和动力等方面的要求十分接近,存在合并发展的可能性,卡-27、卡-29和卡-32就是这样。不过究竟是采取一机多用的作法好。还是采取一机多型的作法好,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卡-29的主要打击对象之一,是对方的地面和水面目标,其作战范围基本上是近战(在五视范围内),可能受到对方地面和水面大量对空射击武器的打击。为保证应有的生存能力,卡-29在乘员的下方、例方、后方甚至前方的部位都设置了坚厚的强力表甲。前苏联军队在阿富汗作战的实践证明,这是完全必要的。
但这样直升机显然会增大机体重量,减少燃油或载重量,对执行反潜任务和运输任务是不利的。尽管卡-27和卡-32与卡-29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不能完全使用相同的机体,在设备(合武器装备)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所以采用一机多型的做法比较合理。
卡-29和米-24这两型战斗直升机大约都是在6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的,前苏联为什么要搞两个型号呢·明显的原因之一,是米-24太大(长达21.35米)、难以进驻一般战舰,作为舰载机显然不如卡-29.
而在陆上作战对直升机的尺寸没有太严格限制,米-24是原苏联陆军米-8直升机的后继机,不但便于掌握,且速度比卡-29快,更适合于空战。
60年代末,美、苏处于严重的对峙状态,包括发展新式武器装备在内的军备竞赛十分尖锐。加强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作战能力,也是当时很受苏联海军重视的建设项目之一,这就需要两栖战斗直井机。卡-25需要更新换代的后继机,海上舰艇编队也需要垂直补给工具,这样,作为一机三型之一的卡一29也就与其他两型直升机应而生生了。
技术特点
为了便于了解卡-29的技术特点,不妨将其与同时期陆用的米-24作一些比较。这两型直升机有不少共同之处,如都用2台2200马力的TB3-117型涡轴式发动机反坦克导弹的数量都是8枚;机炮都是30毫米且备弹都是250发无控火箭口径都是80毫米且备弹都是80发4两座挂箱式机炮口径都是23毫米乘员都是2人。
但是,这两型直升机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如旋翼直径,卡-29为15.9米,米-24为17.3米机长,卡-29还是15.9米,而米-24为21.35米l卡-29的起飞重量为21吨,米-24力21.2吨,卡-29的静升限为3700米,而米-24只有2000米;卡-29的航程为440公里,米一24为450公里l卡-29垂直过载为2.0G,米-24的垂直过载为1.8G;卡-29外挂的转运载重量4000公斤,米-24仅为2500公斤。
作为舰载直升机,卡-29不仅载重能力和静升限大大超过米-24,而且其高温、高原性能也要好得多。卡-29直升机的型式为共轴双旋翼,同样动力条件下,旋翼直径就比米-24单旋真的直径小得多,非常适合进驻空间较小的舰艇。同时,卡-29的反转双旋翼可相互抵消使直升机打转的力矩不需要平衡用的尾桨使其全机尺寸大大缩短不需要使直升机平衡而消耗发动机的功率,在速度为120一130公里/小时的效率可达0.65—0.70.而有平衡桨的直井机只能达到0.50一0.60.机上的共轴双翼可使运动时所引起的振动互相抵消,其振动水平很低,对瞄准和准确射击十分有利可延长机体和设备的寿命对减轻乘员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也大有好处。
卡-29的尾部是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可用脚蹬操纵直升机绕其垂直轴线原地转圈,在静升限上亦可进行,这在世界上战斗直升机中是绝无仅有的。主管设计师格里高利博士认为,这将有利于提高机动性和保证在极限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对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攻击阵位、并实施精确的射击都十分有利。他还认为这可使直升机在退出攻击时和与敌人接近的时间缩短3—5倍。
同米-24一样,卡-29也有强力装甲。能保证其在作战中有足够的生存能力。机上乘员为并排双座,从而压低了直升机的侧面尺寸,不仅减小了侧面被弹面积,而且有利于两名乘员的动作协调,米-24的乘员是前后串座,不仅侧面尺寸较大,而且乘员问的协调动作可能也不如卡-29方便。
卡-29的乘员距旋翼轴线特别近,直升机绕轴线转动时,乘员会感到是在绕着他自己的身体在转动,不过据说还不会产生不方便的感觉。卡-29是4条“腿”,且重心低,整个直升机显得很低矮,因此防倾倒角比3条“腿”的要大,稳性更好,抗舰艇摇摆能力较强,很适于舰载。该机还可在海面上迫降。
在载舰的飞行甲板上,设有“鱼叉”装置或“拉降”装置,外观上只能看到十字交叉的绳索,十分简单,但据称很有效。卡-29被称为“舰载战斗——运输直升机”,因为其有一定的搭载能力,机上设有绞车,可吊载300公斤(不是西方常用的270公斤)物资。
机内可运送16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或10名伞兵,也可内装2000公斤或外挂4000公斤物资。据报道,卡-29装备有先进和完备的观察通信和火控设备,(包括激光测距仪),可在昼夜复杂的气象条件下活动。武器装备除前所述的还可携带口径为7.62毫米的活动式机枪,备弹1700发。卡-29只比起飞重量为4000公斤的法国“海脉”直升机略大一些(“海腺”直升机的机长为13.29米),但起飞重量却为“海膝”两倍之多。
卡-29的最大外挂重量也为“海脉”的2.5倍(“海脉”为1600公斤),而乘员与“海脉”一样都是两名。由此可见,卡-29的作战效能要比“海脉”高出一大截。卡-29的尺寸虽然比“海脉”大一些,但机翼折叠后,长宽都与“海脉”相当。只有机体高度比“海脉”高出一米。
这对藏舰机库中央部分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战使用问题作为海军陆战队的两栖战斗——运输直升机。从作战角度来看,卡-29是以攻击地面目标和水面目标为主要任务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近距空战能力。
此外,卡-29也具备运送兵员和作战物资的能力。因此其基本作战使用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点:实施补充侦察。对已粗略侦察的预计登陆地域,进行上陆前的详细、周密的补充侦察,彻底查明当前最实际的情况,为登陆指挥人员随时提供登陆地域有关情报。
参加火力准备。对预计实施登陆地域,协同其它航空兵兵力,进行航空火力准备。攻击、摧毁敌在登陆地域附近的各种重要兵器和阵地,消灭、杀伤孜有生力量。运送并掩护登陆兵力(含所需武器、弹药、器材和物资)抢占登陆场地。
突击火力支援。对已离开飞机或直升机集合展开战斗活动的陆战队或其他登陆兵力,实施及时的航空火力支援,压制、消灭敌方抗登陆反击兵力的反击行动。掩护登陆兵力撤退上船。如登陆行动失败或登陆兵力难以在登陆场地立足,卡-29可装载登陆兵力撤回登陆运输船只,并可担负火力掩护任务,阻挡敌方各种兵力对己方登陆兵力的追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