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196

第196章

夜间,显通寺内,油灯之下刘秉忠看着站在面前的八思巴说:“这是个我应当保守的秘密。我答应过她,不告诉你的。”

八思巴急切地问:“这么说她真是卓玛?”

刘秉忠说:“我说过,我不能告诉你。”

八思巴问:“她就是曾经当过白教活佛小札巴的那个札嘉?”

刘秉忠说:“她不让我告诉你,你怎么还不明白?最好你不要再提她当活佛弟子的那段往事。”

八思巴说:“哦,我当时骂过她。可是我以为卓玛投河自尽了!根本想不到活佛身边的小札巴会是个女子!”

刘秉忠说:“‘八思巴’不是圣者的意思么?你也会有错的时候!”

八思巴摇头道:“我第一次看见札嘉的时候,真看出了他像卓玛,可是我的心里马上出现一个声音,那是我师父的声音——你不该又动了凡心!从一个男子的身上看到了卓玛的影子,正说明你修习不够!”

刘秉忠道:“唉,可怜的卓玛!”

八思巴说:“她不肯承认她是卓玛,一定是她还在记恨我。”

刘秉忠问:“你想呢?”

八思巴说:“我要去见见她!”

刘秉忠道:“她回自己的庵堂了。你去方便么?”

八思巴坚定地说:“她的庵堂里也供的是菩萨。”

八思巴站在尼姑庵山门外等候。

门开了。一个迎接过他的小比丘尼走出来说:“静修师父说,她正在念经,请大师回去吧。”

八思巴说:“佛门弟子,遇寺谒寺,见佛拜佛,我萨迦寺的墙上有三道花纹,一条代表文殊菩萨,一条代表观音菩萨,一条代表金刚手菩萨。贵庵堂供奉的正是观世音菩萨,贫僧岂有不拜之礼?烦请小师父再替贫僧通报一声。”

小比丘尼说了声:“大师请再等一会儿。”她回身进门,把门又关上了。

门里边传来小比丘尼与静修对话的声音:

“师父!大师说,佛门弟子遇寺谒寺,见佛拜佛,他要进来。”

“你告诉他,心中有佛,何必一定要进来拜佛?”

八思巴大声说:“那好,贫僧就在山门外拜佛了!”说罢他朝山门跪下,拜了三拜,而后,直起身,手捧金钵,口里默念经文。

日在东南。八思巴闭着眼睛跪在山门前,影在左前。

日在正南。八思巴闭着眼睛跪在山门前,影在正前。

日在西南。八思巴闭着眼睛跪在山门前,影在右前。

一声叹息。

八思巴的眼皮动了动。

静修无声地来到八思巴身后,一眼就看到了他手中的金钵,动情地说:“法王这是何苦呢?非要把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从河里再拉到岸上不可吗!”

八思巴睁开眼睛说:“因为我欠过她的债。”

静修说:“不,你不欠她什么。那是她自己奢望太高了,她想要根本不属于她的东西。”

八思巴摇头道:“是我把本来应该给她的东西给了佛门了!”

静修道:“那也是堂堂正正,你还自责什么?”

八思巴道:“因为,我把我自己交给了佛,她没有得到应得的东西。”

静修没有回答,她闭上眼睛。泪水从她的眼角流了下来。

八思巴叹息一声说:“我在去拉萨受戒的路上,虽然没有回头,可是我的心告诉我,你就在我们相许的那个卧象岭的山冈上,你站在那里看着我,在流泪。我不敢回头,我怕真的看见你,便不肯再往前走了。而不往前走是不对的。因为,前边是佛祖,是我从小就崇敬的佛祖,是我准备一生为之献身的佛祖……”

八思巴顿了顿,又说:“当我跪在拉萨大昭寺的佛祖像前,被剃发受戒的时候,我的心头猛然一痛,我感觉到,好像你在喊我!”于是他脑海里出现一幅极有亮彩的图画:

“八思巴——”卧象岭上的卓玛大喊了一声,趴在地上,她哭着,喊着,两只手抓住一丛草,用力地拔了出来,又抓住一丛草,又拔出……

当八思巴从沉寂了很久的那幅图画中清醒过来后,他继续说:“可是我没有动一动,没有回头看。我知道,我将成为萨迦法王的继承人,我是无权留恋尘世情缘的!可我得说,我那时并没有真的超尘脱俗,我还在想着你!想着我们相处的一切最美好的时刻。我的手还几次偷偷地摸着这个金钵。然而,当我回到卧象岭,知道你投了仲曲河,我才一下子心如死灰,再无牵挂了,也不会有人再牵挂我了!我的一切都可以给佛祖了,都可以给吐蕃的僧俗百姓了!虽然我知道是我欠了你的,可是这笔情债我没有机会再还了。于是我离开了卧象岭,离开了那个你我常常嬉戏的小山岗,离开了那条带走我痛苦尘念的仲曲河。”

静修道:“可是造化让我一个死了的人又被白教的信徒救活过来,却做了活佛的弟子。又恰恰来到中原,恰恰遇上了你!如果不是活佛想取代你,与你争夺领袖吐蕃之权,我是不会同你说话的。我一个心死的人,不想,也不应该再打搅你。幸而,你没有认出我,而且教训了我不该背叛师门。八思巴,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你记得我们意见相左过么?你有过一次对我严声厉色么?没有。那时候我真觉得委屈,真想朝你大吼一声,我是卓玛!我不能不向着你!又一想,何必让一个死人再复活呢?直到我在和林知道阿里不哥要杀你的时候,才又不得不再一次背叛我的师父,把消息告诉了耶律铸。”

八思巴说:“可是当子聪和尚告诉我的时候,我一点儿也没有感谢你!”

静修道:“我没有要你感谢,我知道你有你的道理。我甚至认可了你的道理,没有脸面再回到我师父的身边,这才由子聪和尚托他的师兄子慧大师,把我安排在五台山!你看看,这里多么幽静,与尘世隔绝的环境,自然会修习我与尘缘断绝的心境。这几年,我几乎不再想你了。可是,全真教的侵入五台山,又把你引来了。这大概是佛祖再一次试验我们是否诚心向佛吧?八思巴,忘了过去的一切吧,不要再寻找过去的影子了。我们都大了,都经过几度生死了,我们该看破滚滚红尘了!”

八思巴道:“卓玛,啊,静修师父,你能这么看待这一次你我的相会,我真是意外,意外地高兴!”

静修苦笑。八思巴说:“以后,我不怕再想起你了,不必故意地压制自己不想你了。因为我们都已经把自己无私地交给了佛祖,联结我们的是佛缘,而不再是情缘。正如同出师门的子聪和尚和子慧大师彼此思念一样,那么坦荡,那么纯洁。”

静修道:“谢谢你,谢谢你一直将我送你的金钵保存在身边,谢谢你能为我保留这一份坦荡和纯洁。”

八思巴道:“让这个定情的金钵成为你我之间友谊的永远纪念吧!我走了。有机会我会再来看你。”

静修道:“那时我不会把你拒之门外的,因为我们有了那一份坦荡和纯洁。”

八思巴手捧金钵走了。

静修站在山门前目送着他消逝在山间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