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212

第212章

太监领着贾似道进了皇宫内院,来到贾妃的寝殿。太监站下禀报:“娘娘,国舅爷来了。”

里边传出一个声音:“让他进来吧!”

太监对贾似道说:“请吧,国舅爷!”

贾似道进了寝殿。

殿里,贾似道朝贾妃跪拜:“臣弟贾似道叩见贵妃娘娘!”

正喝燕窝粥的贾妃放下碗,问:“你是去斗蟋蟀了?还是去嫖娼了?”

贾似道说:“不不,我是在家读书来着。”

贾妃问:“是么?”

贾似道说:“是,真的。从上次你骂过我以后,我就痛下决心,洗心革面,痛改前愆,从头做起,发奋读书,有朝一日好光耀门楣……”

太监在一旁忍不住笑出声来。

贾妃叹了一口气说:“起来吧。”

贾似道说:“谢娘娘!”

贾妃问:“你在外边听说最近出了什么事了么?”

贾似道说:“嗯?啊,有。东市有个蛐蛐叫虎头大王,叫价500两银子。听说打败天下无敌手,我去买的时候,唉,被一个阔少捷足先登了!”

贾妃说:“蒙古打来了!”

贾似道眼珠子一转说:“啊,对!蒙古鞑靼,无端犯边。”

贾妃不理他,说:“蒙古兵三路南征,其势不可挡,鄂州要地,已经被鞑靼人包围了。现在是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内侍董宋臣建议皇上,迁都宁波避敌。”

贾似道说:“对,那里离鄂州是远不少。”

贾妃说:“糊涂!蒙古人还在千里之外,皇上不筹划对敌,反而弃国都东逃,老百姓不骂死皇上?”

贾似道说:“啊,那倒是。”

贾妃说:“右丞相兼枢密使丁大全赞成迁都宁波。这可是你出头的机会。”

贾似道问:“娘娘的意思是——”

贾妃说:“你要是挺身而出,反对迁都,在廷对的时候,义愤填膺地怒斥丁大全,你就是丞相了!”

贾似道为难地说:“我,我怎么反对?”

贾妃从案上取过两份折子说:“这儿有两份折子,一个是新科进士叶李的,一份是宁海节度判官文天祥的。你拿去好好读一读。”

贾似道说:“是。”太监接过折子,递给了贾似道。贾似道看折子。

临安金銮殿内,南宋皇帝坐在龙墩上,两旁有宫人打着扇子。丹墀两侧站立着百官。

贾似道义愤填膺地说:“不能迁都啊,皇上!各地军民誓死抗战,鞑靼西路军、南路军均已被阻于坚城之下,唯有东路军进至鄂州。孤军深入,也很难有多少作为。只要朝廷命将出师,即可打退敌人进攻。焉能轻易迁都避敌!当此危急存亡之秋,如果迁都,岂不冷落了前方将士和后方义勇抗敌之心么?出此下策之人——丁丞相、董内侍,情同卖国!”

朝臣们纷纷赞同:“贾大人言之有理!”“中流砥柱啊!”

皇上坐直了身子,宫人停止了打扇。

贾似道以更大的声音说:“只有奋起抗战,国家才有出路!丁某身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不思抗战退敌,只想迁都逃避,请朝廷将其罢免,并处分董内侍!以慰天下志士仁人之心,以鼓舞前方抗战将士的士气!”

众人纷纷出班道:“罢免丁丞相!”“乞斩董宋臣!”

“坚守临安,整军抗战!”

皇帝有些激动地说:“贾爱卿和众卿真是忠义可嘉!朕几乎被丁大全、董宋臣妖言所误!着,立即免去丁大全右丞相兼枢密使之职!由贾似道接任。董宋臣索拿大理寺谳定,朕留跸临安,以安民心。”

众人齐声高呼:“皇上圣明!”

皇上道:“命贾似道率领十万水陆大军支援鄂州。诏诸路出师抵御蒙古,大内出内府银币各一百零六万两犒师。孙虎臣、吕文德、向士璧、曹世雄、高达、张胜等诸将均受贾丞相节制!”

贾似道拜倒在地:“臣领旨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