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218

第218章

贾似道的使者宋京被董文忠带到忽必烈大帐门口。里边正好传出忽必烈发布命令的声音:“道尔达将军!”

道尔达:“在!”

忽必烈命令道:“率领你部人马,撤出鄂州城外,兵发牛头山,直指宋朝都城临安!”

道尔达:“是!”

董文忠愣了一下,对宋京说:“宋大人,请这边来。”

宋京跟着董文忠走到一边,他还不断地注意听着大帐里传出的声音。

里边的声音在继续:

忽必烈道:“霸都鲁将军!”

有人回答:“在!”

忽必烈命令:“率所部人马,绕道湖州,从侧翼策应道尔达。”

有人回答:“是!”

下边的声音便听不见了。

董文忠问宋京:“方才你听见什么没有?”

宋京摇头道:“没,没有。里边在干什么?”

董文忠故意撒谎说:“啊,我们王爷过生日,请客,祝寿。哎,你们贾丞相什么时候的生日?”

宋京说:“五月十三。”

董文忠道:“哟,跟关老爷一个日子?”

宋京问:“将军这个也知道?”

董文忠说:“我是汉人,家在北方,离关老爷的故乡不远。”

只见众官员们从大帐中鱼贯走出。没有人出来的时候,董文忠说:“我们进去吧。”

董文忠领着宋京走进忽必烈大帐,宋京慌慌张张地便是拱手一拜,“宋国使臣宋京参见忽必烈王爷!”他抬头一看上边坐的是个老者,知道错了,又朝着旁边的刘秉忠一揖到地,“宋国使臣宋京参见忽必烈王爷!”

刘秉忠说:“我是刘秉忠。”

他朝上边另两侧看了两眼,发现阿合马显然是个色目人,而那个喇嘛好像是印度人。

阿合马说:“我们王爷有点儿累了,让我们来听听你想说些什么。请坐吧!”

宋京看了看这四个人,坐在一侧的椅子上。屁股刚一落在椅子面上,又欠起来拱手说:“我国丞相让下官对贵国蒙哥大汗的驾崩表示深切哀悼!”

阿合马问:“你们是不是挺得意呀?”

宋京愣了一下:“啊,不敢!”

阿合马说:“我告诉你,就因为我们大汗是死在伐宋前线,所以,这笔账就要找你们的皇帝老儿算!”

郝经说:“阿合马,对客人要礼貌。”

刘秉忠说:“对,先礼而后兵嘛!”

郝经说:“宋大人,你此来,除了吊唁之外,还有什么要我们向忽必烈王爷转达的么?”

宋京说:“啊,有!有!哦,是这个样子的:宋国本来无意同蒙古作对。这次战争,也许是一种——误会。对,误会!所以,我们丞相派我来,想告诉,不,是照会忽必烈王爷,是不是能化干戈为玉帛……”

郝经问道:“议和?”

宋京说:“是,议和。”

卓旦噶瓦道:“那么,贾丞相说没说,他用什么条件来平复我们由于失去大汗而产生的愤怒呢?”

宋京说:“这个么……条件可以谈。比如贵军退过淮河……”

刘秉忠道:“什么?我们已经打过了长江,你却让我们退过淮河?来呀,把他轰出去!”

董文忠和侍从们进来。宋京站起来说:“不不,我的话只是一管之见,贵军也可以提出议和条件嘛!”

刘秉忠说:“你们根本没有求和的诚意,那就不要谈了!”

董文忠说:“宋大人,请吧!”

宋京:“这……这……”

郝经说:“议和也不是不可。不过你们一定要有诚意。”

阿合马说:“郝大人,你真是菩萨心肠,跟他啰唆什么,让他走!”

卓旦噶瓦道:“宋大人,你回去同你们贾丞相认真商榷商榷,最好提出一个让我们忽必烈王爷满意的条款来。”

宋京拭拭头上渗出的汗珠,说:“好好好。一定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