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266

第266章

八思巴在白兰王、释迦桑布、贡噶桑布、道尔达、蒙哥都、阿尼哥、卓玛及众弟子的陪同下,从萨迦北寺向南寺走去。一座城堡出现在人们面前,阿尼哥说:“在山上修建城堡,本是吐蕃族的传统;在平地筑城,是汉族的习惯。根据八思巴国师与刘太傅建议,我们此次突破了原来的传统,以大都为样板,在平地建造了这座城堡式的寺庙。”

八思巴说:“你与释迦本钦劳苦功高,吐蕃百姓会永远记住你们的!”

阿尼哥说:“此城建在萨迦山下,仲曲河岸边。占地80余亩,大约70丈见方;修有两道城墙,除四座角楼外,在四面墙中部尚有四座配楼。墙外有一石砌的宽约13丈的护城河。”

道尔达说:“我和蒙哥都亲王曾经多次参观过了,这座城堡虽然不大,然而却易守难攻。即使有千军万马,也很难翻越这两道城墙!”

说话间,众人来到城堡北墙,只见角楼,不见城门。城墙上距离不远就有红、白、深蓝三道不同颜色的图案。阿尼哥说:“城墙上的三色图案仿照北寺而作,红色象征文殊菩萨,白色象征观音菩萨,深蓝色象征金钢手菩萨。这正是我萨迦教号称‘花教’的本意。”

一弟子问:“这座城为什么没有北门?”

卓玛问道:“何止没有北门呢,听说此城只有一座东门,尚有甕城保护,人们只能从侧面进出,这是为何?”

阿尼哥说:“城门乃人们进出之处,城门多少应根据城堡大小、人口多少以及安全保卫需要而定。大都外城设城门11座,宮城却只有城门4座。我萨迦南寺,人口不会太多,有一个城门出入也足以应付;地处高寒地区,減少城门自然利于防风保暖;此城既为我萨迦王朝政教中心,自然应该易守难攻,这是此城只设一门的主要考虑。城门面向东方,自然是心向朝廷,向往祖国统一之意!”

众人从东门进入萨迦南寺。八思巴等众人在阿尼哥、释迦桑布的引领下穿过天井,大神宝殿座西朝东,进入大神殿,只见大殿由40根大柱支撐,其中前排中间有4根巨柱,阿尼哥说:“这4根巨柱号称四大名柱:第一根为忽必烈大汗所赠,故称薛禅皇帝柱;第二根由一猛虎负载而来,故称猛虎柱;第三根由一野牛负载而来,故称野牛柱;第四根即为墨血柱,工匠伐木之时,树身流出乌血。”

殿中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坐像和11面观世音菩萨立像。众人焚香礼拜。拜毕,释迦桑布说:“寺中共有18座佛堂、4座历代法王的灵塔,现有几十尊响铜佛像乃我吐蕃珍品。其中普康佛殿佛像最多,目前即收集了几千尊。”

忽必烈的珍珠诏书供奉在大殿中央,人们依次向珍珠诏书礼拜。

大家转到大神宝殿后壁的大经堂,只见有一个长20丈左右、宽三丈左右的木制书架,其中有400多个书仓,已经整整齐齐地摆放了许多佛教经典。

阿尼哥说:“此处之所以称为大经堂,正是因为设有这一巨型的书架,其中有书仓464个,大概可以藏书8万余卷。”

大家分头翻看书架上的经书,其中既有金汁、银汁、墨汁与朱砂写成的,也有部分印刷的。阿尼哥说:“这些经书是从各地搜集来的,其中既有佛学大师的亲笔,也有信士及书法家抄写的。富者以金汁、银汁书就,穷者以墨汁、朱砂写成,也有宋、金以来雕版或活字印刷的经书。”

卓玛站在一个夹版式经书前,吃惊地问:“这是一部什么经书?恐怕有十来个人也抬不动吧?”

八思巴问:“这就是那部《布德甲龙马》大藏经吧?”

阿尼哥说:“正是。我们萨迦南寺的佛教经典,多为藏文写成,这部经典名为《布德甲龙马》,人称大藏经,属于稀世珍宝!”

殿堂的墙上画着各式各样精美的壁画,其中有一种圆轮形壁画吸引了大家的视线。阿尼哥说:“这种圆轮形壁画号称坛城,共有130余幅。它主要反映了我萨迦派的历史和传说,比如这一幅说得是凉州会谈,这一幅说的是漠北会见,这一幅反映的是忽必烈称汗,这一幅画的是八思巴受命为国师!”

大家看着八思巴兄弟,再看看墙上的画,异口同声地说:“阿尼哥手下的工匠手艺还真不错,画得和真的一样!”

大家来到经书殿,只见有20余部贝叶书摆在殿內。八思巴说:“这是我萨迦历代法王留下的贝叶书,是他们一生奋斗的心血和体会。其中既有佛法,又有政治、经济,还有天文、医学、文学艺术,这是我萨迦教的传家之宝!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要十分珍惜,并要认真钻研!”

萨迦寺是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是西藏佛教萨迦派的祖寺,也是我国第一次实行政教合一的地方。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尤其是在以八思巴为代表的萨迦派执政的百年中,萨迦寺从祖国内地和西藏各地,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搜集了大量的具有重大政治、文化、历史意义的珍贵文物,并召集全藏能工巧匠和缮写家、艺术家创造了众多的文化艺术品,从而使萨迦寺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寺內文物藏量达10万余件,其中有不少全国之最、世界之最,有不少世界珍品、孤品,文物界专家认为: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第二个敦煌。二十世纪,敦煌学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二十一世纪,萨迦学也将会引起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