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275

第275章

这里是驿馆。董文炳在屋子里边打拳,郝经坐在窗前看书。外边传来兵士和大师傅的声音。兵士问:“大师傅,送晌午饭来了?”

大师傅说:“哟,军爷,又是您当值啊?”

郝经朝窗外看去,看见大师傅和兵士在搭话。

兵士说:“可不是,我都在这儿守了10来年了,也不知道是他们被软禁,还是我们被软禁。”

大师傅说:“我可是快熬到头了。”

兵士问:“你怎么?”

大师傅说:“我要走了。我的家乡在襄樊,家里人捎信儿来,说是元朝人打过来了。”

兵士问:“元,元朝?哪儿又冒出个元朝来了?”

董文炳也湊近窗户。

大师傅放下食盒摆起了龙门阵:“这么大的事儿你都不知道?哎呀,就是原来的蒙古汗国呀,现在改了年号了,叫……至元年间。国号也变了,叫大元帝国。忽必烈当了皇上。派了一个叫史天泽的兵马大元帅,领着无边无沿的大军南下了!已经包围襄樊好几年了!我打算请个假回家看看。”

兵士说:“你行啊,手艺人好说,我们吃粮当兵的完了,窝都动不了!”

大师傅说:“哎,别泄气,听说咱们的贾丞相正在商量着如何退敌,连青楼妓馆都没工夫去了。”

兵士道:“贾丞相?就是换成个真丞相也打不过蒙古人哪!”

大师傅道:“你可小声点儿,算了,我不跟你聊了,饭都凉了。”他提着食盒进了屋子,打开食盒,一样一样地摆在桌子上。最后取出一壶酒在手里摇了摇,也不看二人,便走了出去。

董文炳和郝经对面坐下开始用餐。董文炳倒酒,小声说:“这是喜酒!”

郝经说:“孔夫子曾经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个国名改得好!”

董文炳说:“我听着好像是照着中原的制度改的。”

郝经说:“一点儿不错!这一定是刘秉忠、王盘、姚枢这些汉学大儒们和八思巴的主意!你想,蒙古汗国不仅包括草原各部和中原汉地,而且西北的畏兀儿、哈剌鲁;西南的大理、吐蕃均已纳入我国版图。我们才是历代中原王朝的正统呢。这一改国号年号,就是说我们继承了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事业,是‘绍百王而纪统’;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武功文治是任何一个古代王朝无法比拟的!未来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啊!”

董文炳问:“国号为‘大元’。这是什么意思?”

郝经说:“《易经》上有‘大哉乾元’之说。‘元’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建国号为大元,志在大一统,我猜测这就是他们几个的用心!”

董文炳兴奋地说:“‘大元’,‘大元’,多么确切的国名啊!说真的,在这世界上,开天辟地第一个最大的王朝也就是我们大元吧?”

郝经说:“‘大元’也含有乾元的意思?”

董文炳说:“乾元是怎么回事?”

郝经道:“《易经》上第一卦就是‘乾’卦。‘乾’者,天也、首也;‘元’者,大也,始也。说明我们的国家极其广大,含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元’又有开始之意,比如正月就叫‘元月’,第一年就叫‘元年’。我们以‘大元’为国名,也说明我们的国家刚刚建立,以后将代代相传、以至无穷!”

董文炳一拍桌子说:“哈,解得好!解得好!”

士兵探进头来说:“你们嚷嚷什么?你们的兵马还没打进临安呢!”

董文炳笑了说:“你看人家这个名起的——把杭州改成临安,临安临安,临时还能安定一点,过不了多久非乱不可。”

郝经说:“你可真能歪批。人家是说临时在这里安定下来,再图北上收复失地呢。”

董文炳说:“那,那是个能成事的地方么?吃喝玩乐行,人在那儿一住,可就什么正事儿也不愿意干了。”

郝经说:“将军话粗理不粗,正所谓玩物丧志、乐不思蜀嘛!”

董文炳说:“好刀得在磨石上磨,你要是总泡在温乎乎的水里,还不生锈?”

郝经说:“来,我们为了大元帝国,为了皇上干一杯!”

董文炳说:“不,连干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