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315

第315章

在伯颜的大帐内,宋京把一封信交给伯颜。伯颜看了看,交给八思巴。这时,宋京哭丧着脸向伯颜说:“太后年事已高,皇上年幼,又正值国丧之际。自古以来礼义之邦不讨伐丧君之国。希望贵国怜悯我等,班师回朝。我朝岂敢不年年进贡,修好于大朝呢!如今时势已至这般地步,都是奸臣贾似道失信于大朝,又贻患于本国,嗣君当时尚未出生,这些罪责都与他无干!”

伯颜答道:“父债子还,向来如此。贾似道代表宋室订立鄂州和约,我朝皇帝即位后,马上派使者持国书前来修好,你们却拘留我朝使者16年,我朝兴师问罪理所当然!”

刘秉忠说:“越王勾践纳土归顺,南唐国君李煜奉表投降,这都是你朝开国时的做法。你们太祖皇帝发动陈桥驿兵变,从后周8岁小儿手中夺得帝位,那时好像并没有考虑到国丧之际与皇帝年幼嘛。”

八思巴说:“啊,得于小儿之手,又失于小儿之手。循环报应,天意不爽。你们就听天由命吧!”

宋京说:“我朝皇帝年幼,可以尊大元皇上为伯父,世世代代修侄皇帝之礼,每年献银25万两,绢25万匹。这样总归可以了吧?”

八思巴说:“自秦始皇以来,混一四海,一统六合,方为天下一家。秦汉隋唐,莫不如此!汝家太祖,兵发江南,唐后主曾希望留其社稷,太祖说得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伯颜道:“帝师说得好,天子轮流做,如今到我家。我们也只能效法汝家太祖,以一统天下为己任!请回去转告你们的太后与当朝诸大臣,就不要再在称侄、称臣上费脑子了!”

南宋朝廷。太后和小皇帝走上朝堂,看见金殿里只剩下了文天祥、宋京等七八个人了。文天祥等跪下三呼万岁之后,太后诧异地问:“今天的早朝怎么就这么几个人了呢?”

留焚炎道:“回禀太后,其他大臣们都挂冠逃走了。”

太后问:“陈丞相呢?”

留焚炎说:“陈丞相也逃走了。”

太后傻眼了。宋京出班说:“启奏皇上,臣奉命前去元军大营与伯颜、八思巴议和。他们不准皇上称侄皇帝,一定要皇上投降称臣。”

太后问:“那,大宋江山不是断送在我们孤儿寡母之手了么?”

文天祥说:“太后,既然议和不成,只有再战。目前淮东的李庭芝、姜才、苗再成等仍然坚壁不下;闽、广一带还未被元军占领;四川重庆、钓鱼城也坚守未下;临安城中还有20余万守军。若与元军背城一战,万一得捷的话,则可以命淮军截其后路,国事犹有可为。”

太后问:“你们能打得过元军么?打不过怎么办?”

宋京说:“文大人的建议过于冒险,绝对不能实行!”

留焚炎说:“真的打败了,皇上连投降称臣的机会全失掉了,临安将玉石俱焚!”

太后叹息一声:“我也以为打不是办法。文天祥!”

文天祥答道:“臣在!”

太后说:“今任命你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与宋京等代表朝廷与伯颜商议投降事宜吧!”

文天祥出列跪下道:“臣可前往元营会谈,但不敢与伯颜谈投降事宜!”

太后说:“陈丞相跑了,你就是皇上唯一可以信赖的重臣了。你看着办吧!”

在伯颜大帐,文天祥、宋京与伯颜、八思巴、刘秉忠、董文忠、道尔达、蒙哥都谈判。

文天祥辞色慷慨地说:“我大宋继承历代帝王的正统,乃衣冠礼乐之所在,非辽金等所能比拟。现在北朝是想将我朝作为盟国呢,还是想毁其社稷?”

八思巴回答说:“国土必不动,百姓必不杀。”

文天祥说:“北朝若以宋为盟国,请退兵平江或嘉兴,然后议岁币与金帛犒师,北朝全军以还,此为上策。若欲毁我宗社,则淮、浙、闽、广、川尚多处未下,成败利钝尚未可知,兵连祸结,必然从此开始!”

伯颜说:“你是在威胁我么?”

文天祥说:“我只是想提醒元帅,两国和好,即可休兵息民;不然,南北兵祸未已,对你也没有任何好处!”

刘秉忠说:“战祸是你们南朝的丞相挑起的!兵祸未已,对你们更没有好处。”

八思巴说:“文天祥,我听说你是个耿介忠臣。可是你也要考虑你忠的是什么君?忽必烈大皇帝乃一代明主,你何必为一个作孽多端的将亡之君苦苦力争呢?”

文天祥说:“我乃大宋的状元宰相,缺的只是一死报国了!国存与存,国亡与亡。刀锯鼎镬,赴汤蹈火,非所惧也!”

伯颜怒视宋京道:“宋京,你是不是同上次贾似道议和一样,出尔反尔呀?前几天你们还说对投降一事要回去考虑考虑,怎么文天祥这次来,好像是递战表啊?”

宋京早就手足无措了,赶忙说:“不不不,因为文丞相刚刚接任,对以前的谈判不甚了了,太后的意思是愿意接受贵国皇帝的招降诏书。”

伯颜霍地站起来说:“不谈了!三天之后我要攻打临安城!”他首先站起来往外走,走到门口对亲兵们说:“把文天祥扣下,别的人都赶走!”

八思巴等跟了出去。他们来到伯颜大帐外,八思巴问:“伯颜将军,这样做不好吧?”

刘秉忠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你把文天祥扣起来,蒙古人历来没有这种先例啊!”

伯颜说:“此人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今又是宋室的丞相,若将其放回临安,必然影响宋室投降的决心。”

董文忠笑笑说:“这个人非常了不起。我们把他带回大都,推荐给皇上吧!”

八思巴叹息道:“你这是一厢情愿。我看他是不会投降的。”

董文忠说:“等宋朝皇帝都投降了,他不就投降了?”

八思巴看着亲兵们赶出宋京等。

这时,在伯颜营中的一个帐篷,文天祥被带了进来。文天祥对押解他的亲兵说:“听着,去给我告诉你们的伯颜,我文天祥这次到你们大营来,为的是两国的大事,你们扣押我是无理和愚蠢的!”

董文炳走了进来说:“文丞相,不要动怒。我们元帅不是扣押你,是挽留你。”他对外边说,“把酒肉送进来!”回头对文天祥说:“一会儿我陪文丞相用饭,您尝尝我们的马奶酒和手把肉。”

文天祥不屑地说:“你们到底是化外之帮,扣押使臣,这是什么规矩?”

董文炳说:“哎呀,文丞相,这也是跟你们化内之邦学的,郝大人和我可是让你们扣押了16年。你放心,我们不会让您在军营里耽搁太久的。”

文天祥语塞,下人端进酒肉。董文炳说:“文丞相,请吧!”文天祥扭过头去。

这时,在临安内宫,太后、贾太妃、小皇帝赵显听取宋京的报告。贾太妃说:“这,这也太苛刻了吧?”

太后说:“谁让我们打不过人家呢!”

宋京说:“都向人家下跪称臣了,还有什么体面可言?就算是为保一方百姓平安,做点儿牺牲吧!”

太后说:“好吧,明天你就赶紧把12枚传国玉玺和降表送给伯颜。别去晚了,让蒙古人杀进城来,我们可就连命都保不住了。”

宋京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