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317

第317章

在元军营地关押文天祥的帐篷里,董文炳与文天祥对坐就食。文天祥不动碗筷。

董文炳笑了:“文丞相,你不想投降,那就得逃出去,才能继续与元军作战吧?你要是不吃不喝,想逃都逃不了,太不聪明了!”

文天祥看了董文炳一眼,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

董文炳说:“这就对了。酒,喝酒可以多吃菜。”

文天祥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董文炳也喝了一口酒,说:“我十分佩服文丞相的能力与人品。可是,自古以来,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南宋小朝廷,不值得你替它尽忠。”

文天祥说:“忠君孝父,乃人之大节。犹如父母非本人可择一样,谁为君主亦由天定。天祥生于宋国,自然应忠于宋君。人各有志,请董将军不要再说了。”

董文炳说:“那是你不了解大元帝国。忽必烈是一代明主,尊儒术,兴学校,崇佛教,行汉法,把北方汉地治理得井井有条。除去西北三个汗国之外,元朝拥有的疆域也是华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了。丞相在大宋是状元宰相,如果你肯依附皇上,大元宰相非君莫属!”

文天祥道:“国存与存,国亡与亡,这是好男儿的志向。这个你大概不懂!”

董文炳说:“我看是你自己没弄懂一个道理,华夏已经分崩离析了几百年了,你要是能为天下一统做个宰相,是什么次第!”

文天祥说:“国破家亡,伏首事敌,即使贵为公卿,在我看来不过轻如人间一唾!但愿扶桑红日重升,到那时,我即使作为江南匹夫,虽死犹荣!”

董文炳说:“好好好,我们不说了。喝酒,喝酒!”

南宋太后、贾妃、赵显、宋京、贾余庆、留焚炎和文官们一行为祈请使,奉降表玉玺,与文天祥等一起北上。

公元1276年2月,南宋皇室投降了!太后和小皇帝赵显,带领着还没有逃掉的大臣们,捧着降表和玉玺,带着后事未卜的惶恐动身北上了。他们偏安江南一隅的时候也做过收复中原失地的美梦,今天他们终于踏上了这片先是被辽国、后是被金国、现在是被元朝占领的土地。不过他们没有胜利者的光荣,有的只是求一己生存的可怜的需求,和洗刷不尽的耻辱。北归的路上,伯颜、八思巴等在行进。一面大旗,上绣“天下太平”四个大字,飘扬在队伍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