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073

第73章

董文忠陪同合失和两个将领向忽必烈大帐走来。还没有走到门口,就听里边子聪和尚还在讲佛谈经:“五明是吐蕃僧人必须修习的五大类学问,就是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声明指的语言、文字、声韵方面的学问;工巧明,是指绘画、雕刻、建筑、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医方明,是指治病用药方面的学问。”

忽必烈插嘴说:“啊,难怪萨迦班智达法王和八思巴都是神医。”

合失走进来,见里边坐着的人比昨天差不太多。只是没有儿童参加了。忽必烈和察必王妃装作听得非常专注的样子,不看合失。子聪和尚继续讲:“因明是指万事万物因果关系的学问;内明就是佛学本身了。所以一般的吐蕃佛教寺院里都有四大札仓——在居巴札仓里学习密宗;在参尼札仓里学习万物生存的大道;在洞阔尔札仓里学习天文、历法、算学、占卜;在曼巴札仓里学习医药。”

合失根本听不进去,他看见察必王妃一边听讲一边做针线。大声地问:“察必嫂子,你怎么还自己做衣服啊?”

忽必烈像是才看见合失,说:“啊,合失,快来坐。听听子聪和尚讲佛谈经!”

合失说:“你饶了我吧!”他接着对察必王妃说:“你把那些女奴闲起来干什么?”

察必王妃道:“这是我给郝经先生做的衣服。让下人做我不放心。”

合失道:“就是那个给孩子们讲汉人书的小老头?”

忽必烈道:“哎,他可是个状元,满腹经纶!”

合失道:“你给他一把刀,让他跟我走一趟。我看他的一肚子学问能不能禁得住我一马刀!”

忽必烈往外推他,说:“去去去,别耽误我听讲。”他把合失推出门外,对他说,“哎,你别走远,晌午我陪你喝汉人的老白干儿!”

合失笑道:“行,你回去当和尚吧——对了,你现在只能算个比丘!”他为自己的幽默用词感到很得意,哈哈大笑起来。

董文忠陪同合失和两个将领走到教场。

教场上空无一人。合失问董文忠:“董八,这是教军场么?”

董文忠道:“是,王爷。”

合失问:“人呢?”

董文忠说:“可能在帐篷里吧?”

合失问:“在帐篷里干什么?演练阵法?”

他们朝一个帐篷走去;接近帐篷处便听见一个声音读道:“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们,都应将自己的军队保持得秩序井然,随时做好准备。”

几十个声音复述道:“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们,都应将自己的军队保持得秩序井然,随时做好准备。”

一个人读道:“一旦诏令不分昼夜地下达时,就能在任何时候出征。”

几十个人的声音复述道:“一旦诏令不分昼夜地下达时,就能在任何时候出征。”

董文忠掀开门帘,合失和两位将领走进来。

在教场的帐篷里,一个文质彬彬的幕僚也在念大札撒令:“百姓们平时应像牛犊般地驯顺,战时应像扑向野兽的饿鹰!”

众人复述:“百姓们平时应像牛犊般地驯顺,战时应像扑向野兽的饿鹰!”

合失问董文忠:“他们在叨叨什么呢?”

董文忠小声地:“借学习成吉思汗的大札撒令认字。”

幕僚念:“儿子不谨遵父亲的教导,弟弟不听哥哥的劝诫……”

众人复述:“儿子不谨遵父亲的教导,弟弟不听哥哥的劝诫……”

幕僚:“丈夫不相信妻子贞洁,妻子不顺从丈夫的心意……”

众人复述:“丈夫不相信妻子贞洁,妻子不顺从丈夫的心意……”

幕僚:“公公不赞许儿媳,儿媳不尊敬公公,长者不保护幼者,幼者不接受长者的训育……”

众人:“公公不赞许儿媳,儿媳不尊敬公公,长者不保护幼者,幼者不接受长者的训育……”

幕僚:“大人物信任奴仆而疏远周围亲信以外的人,富有者不救济国内人民……”

众人:“大人物信任奴仆而疏远周围亲信以外的人,富有者不救济国内人民……”

幕僚:“轻视习惯和法令,不通情达理,以致成为当国者之敌人,这样的氏族、窃贼、撒谎者、敌人和骗子,将遮住他们营地上的太阳……”

合失挥挥手,不耐烦地走了出去。

帐篷外,身后传来的还是众人复述的声音:“轻视习惯和法令,不通情达理,以致成为当国者之敌人,这样的氏族、窃贼、撒谎者、敌人和骗子,将遮住他们营地上的太阳……”

幕僚的声音:“这就是说,他们将遭到抢劫,他们的马和羊群得不到安宁……”

忽然他听到帐篷后边一阵喝彩声。他看了看董文忠。朝发出声音的地方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