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拜占庭文明探寻
14358100000008

第8章 军事

拜占庭帝国的军事战略与其前身罗马帝国截然不同。罗马帝国的军事呈现攻势,而拜占庭帝国的军事,除了查士丁尼大帝时期的主动对外扩张外,总体来说呈现守势状态,即使是马其顿王朝和巴列奥略王朝早期的对外扩张,其目标也是以收复失土为主,并非开拓新疆土。

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守势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帝国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相对于周围民族的文化优势心态等等。与其周边的斯拉夫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相比,拜占庭人并不尚武,剽悍好斗、崇尚武力被视为粗鲁无知和野蛮的表现。拜占庭帝国将军事看作一门艺术,更重视作战的完美性和双方的智慧较量,而不看重战争的结果。

早期拜占庭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边防军、野战军和驻扎于皇宫内的哥特人卫队。边防军驻扎于河流和陆地边界,服役24年;野战军驻扎在内地军事要塞和交通枢纽地区,他们和皇宫卫队需要服役20年。在帝国边境的蛮族向帝国提供后备部队,由皇帝直接指挥。

拜占庭的边防军采用军区制,军区由边防总督指挥。6世纪时,拜占庭帝国有东方、色雷斯和伊利里亚三大军区,528年设立了亚美尼亚军区,537年又设立了海上军区。边防军士兵从政府那里领取农田,自己耕种或雇人耕种,提供自给自足的军粮。边防军和野战军的最基层单位为队,每队5人;两队为一连;10连为一营(因此营长又称百夫长);6营为一团;3至4团为一师;3至4师组成一个军团。

希拉克略皇帝时期,在帝国西部领土上推行军事行政州(塞马)制度,凡是被拜占庭人收复的土地,都建立新的塞马州。到9世纪,在拜占庭的欧洲领土上,从爱奥尼亚群岛和伊庇鲁斯经马其顿直到黑海,以及亚得里亚海滨的若干岛屿和沿海城市,普遍设立了塞马州。

自11世纪以后,拜占庭传统的军区制度瓦解。由于多次发生军事将领插手皇族内部斗争的情况,巴西尔二世之后的历任皇帝开始解散军区和世袭部队,以遏制军事贵族的发展。他们以雇佣兵取代职业军队,同时削减军事经费,以限制军人势力。这些措施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军事贵族铤而走险、发动政变,造成了内部的恶性循环,而这一内部恶性循环又使拜占庭帝国在外部势力的攻击面前无力抵抗,于是国势愈发衰弱,军事开支进一步削减,形成外部的恶性循环。

科穆宁王朝的皇帝力图恢复军区制,但是没有成功。至1204年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时,拜占庭军队的颓败已经达到了全面瓦解的程度。尼西亚帝国复国之后,巴列奥略王朝已经只能完全依靠外国雇佣兵(早期是突厥雇佣兵,在帝国灭亡的最后一战中是威尼斯和热那亚雇佣兵)了。

拜占庭军队包括步兵、骑兵、辎重部队和后勤人员。步兵所用的武器包括刀剑、战斧、长矛和弓箭,骑兵使用弓箭。大型攻城武器包括抛石机、攻城槌、云梯和攻城塔楼。在守城战役和海战中,希腊火也被广泛使用。拜占庭的武器生产由国家严格控制,尤其是希腊火的制作,被视为国家最高机密。

由于海上贸易是拜占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拜占庭海军在帝国的早期阶段受到重视。678年,拜占庭海军使用希腊火在马尔马拉海击退了阿拉伯舰队,挫败了穆阿维叶哈里发征服东罗马的企图。717年夏天阿拉伯军队在莫斯雷马萨统帅下出动了2560艘船只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庭海军的打击下,回到叙利亚和亚历山大港的军舰只剩下5艘。

但是,在外来威胁解除后,拜占庭皇帝就采取了限制海军的政策。这一做法的主因是698年海军统帅提比略发动政变、出动舰队围攻君士坦丁堡,以及711年黑海舰队发动起义、迫使查士丁尼二世皇帝退位。10世纪后拜占庭皇帝分散军权和削减军事经费的措施也影响到拜占庭海军的战斗力。1071年曼齐克特战役后,拜占庭丧失了位于小亚细亚的大部分海军基地,此后转而采用雇佣外国舰队的方式应付海上威胁。威尼斯人、热那亚人和加泰隆尼亚人都为拜占庭提供过军舰和水手。到1449年,新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从伯罗奔尼撒前往首都的时候,拜占庭舰队破坏殆尽,竟然拿不出一艘像样的船来,皇帝只能乘坐加泰罗尼亚人的商船前往首都。

由于拜占庭帝国采取守势军事思想,因此其筑城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在拜占庭帝国的军事防御建筑中,君士坦丁堡的城防体系是最具代表性的防御工事。5世纪的时候,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因此获奥多西二世皇帝在君士坦丁修筑的城墙边增筑了提奥多西城墙,将城市面积扩大了两倍。由于城外就是一马平川的色雷斯平原,因此这段城防系统被设计得复杂无比。提奥多西城墙从外向内依次为外护墙、护城河、护城河内墙、陡坡护壁、外城台、外城墙、内城台、内城墙,外城墙和内城墙上耸立着三百多座塔楼、角楼和碉堡,形成强大的火力支援系统。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如贝利撒留、纳尔西斯、提奥弗鲁斯等,许多拜占庭皇帝也是军人出身,具有出色的军事领导才能,例如被称为“保加利亚人屠夫”的巴西尔二世。甚至连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也在威尼斯人朱斯提尼安尼的协助下出色地指挥了君士坦丁堡的保卫战,并亲率部队抵抗敌人,在战斗中英勇阵亡。在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上较为著名战争中有拜占庭与波斯战争、拜占庭与穆斯林战争、曼齐刻尔特之战等等。

1.拜占庭——波斯战争

公元6~7世纪,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和波斯萨珊王朝为争夺领土而进行的战争。

早在古罗马时期,双方围绕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等地的归属问题时有战事。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并自诩为基督教的保护人;波斯萨珊王朝则加强祆教(亦称琐罗亚斯德教或拜火教)的统治和对“异教”的迫害。从此,两国间的争斗带上了宗教色彩。6世纪初,两国在领土问题上的矛盾更趋激化,边境冲突不断。527年查士丁尼一世即位拜占庭皇帝后,任命贝利萨留为统帅,对波斯开战。战争经历三个阶段:

查士丁尼一世时期(527~562)战争初期,拜占庭军失利。波斯军乘胜于530年集中4万精兵向美索不达米亚重镇德拉(位于今努赛宾以北)挺进。贝利萨留只有训练很差的罗马人和雇佣兵2.5万人御敌。然而,他发挥其指挥才能,在平坦开阔的德拉城外挖掘一条"丁"字形战壕,将骑兵隐蔽其中。当拜占庭军阵地受到强大压力而处于不利地位时,埋伏的骑兵突然冲出战壕,一举挫败波斯军队的进攻。翌年,双方转战叙利亚,互有胜负。查士丁尼一世为从日耳曼人国家手中夺回原属西罗马帝国的西欧、北非疆土,暂时缓和与波斯的矛盾,于532年不惜重金同波斯王库斯鲁一世缔结和约,随后挥师西进,占领原属西罗马的大片领上。拜占庭在西方的胜利进军,引起波斯人不安。540年,波斯撕毁"永久和平"协议,在叙利亚重启战端,攻取拜占庭的东方重镇安条克,进抵地中海东岸;向北侵入亚美尼亚和伊比利亚,并企图攻占黑海沿岸的拉济卡(今拉济斯坦),遭拉济人抗击。查士1尼一世被迫将贝利萨留调回东方战场。542年,由于鼠疫在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流行,双方战斗力均遭破坏。545年,两国议定休战条约,拜占庭以3000磅黄金的贡赋换取东南部边境的安宁。4年后,围绕拉济卡地区的归属问题,战事又起。562年,双方签订50年和约。拜占庭为确保拉济卡这一通往东方的商路,忍辱向波斯交纳年贡3万金币。

查士丁二世、提比略二世和莫里斯时期(572~591)这一阶段,双方争夺的重点是战略要地亚美尼亚。查士丁尼一世死后,查士丁二世、提比略二世及莫里斯先后为帝。他们奉行的政策大体相同,即在西方取守势,把进攻矛头转向东方。572年,查士丁二世为缓和财政危机,取消对波斯的年贡,并把亚美尼亚当作补充兵员的主要基地;同时采用各种外交手段拉拢波斯周围的西突厥可汗、波斯统治下的亚美尼亚人和伊比利亚人,与他们结盟共同对抗波斯。同年,查士丁二世之侄查士丁尼攻占德温。573年,波斯人攻占德拉要塞。此后,战事长期处于胶着状态,直到莫里斯时期才有转机。589年,波斯国内发生叛乱,库斯鲁二世遭废黜。拜占庭插手干涉,于590~591年大举进攻波斯,帮助库斯鲁复位,借机收回被波斯占领的德拉和亚美尼亚大部,稳定了东方边境。

福卡斯和希拉克略时期(606~628)莫里斯在一次叛乱中被处死。库斯鲁二世以为莫里斯复仇为名举兵西征,攻占德拉等地。610年希拉克略即位后,波斯军继续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推进,先后夺取安条克、埃梅萨、凯撒里亚、大马士革等地。614年,波斯军围攻耶路撒冷,用移动木塔作掩护,以攻城锤击毁城墙,进城后烧杀抢掠,把基督徒奉为神灵的"圣十字架"(据传是耶稣受难的真十字架)和当地居民掠往首都泰西封。此后几年,波斯军征服埃及,并进抵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隔海相望的卡尔西登。为拯救帝国于危难,希拉克略施行三项重要改革:

①把北非的总督制移植到拜占庭东方各省,建立军区制(亦称宅姆制),把地方军、政大权集于军事长官一身,健全了军事组织。

②充分利用帝国内乱时充入国库的被镇压贵族的财产,把土地分给军人,建立军役和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加强军队的经济基础。

③借用宗教力量,大批动用教产,以"圣战"号召全国军民同仇敌忾,与"异教徒"波斯人决一死战。621年,希拉克略与北部边疆劲敌阿瓦尔人暂时议和,随后率军奔赴波斯战场,于622年一举攻取小亚细亚;同时运用外交手段与高加索人和哈扎尔人结盟,从波斯北疆南高加索向波斯腹地进击。627年,希拉克略率军在通向波斯首都泰西封的门户尼尼微古城旧址重创波斯军队,并乘胜于次年兵临泰西封。波斯王室被迫缔结城下之盟,交还小亚细亚的全部领地和"圣十字架"。长达一个世纪的拜占庭-波斯战争至此结束。

这场战争消耗了拜占庭、波斯的人力物力,两败俱伤,为中近东新兴的阿拉伯人的扩张造成了有利条件。

2.拜占庭-穆斯林战争

公元7~11世纪,拜占庭帝国同阿拉伯哈里发国家和塞尔柱突厥人争夺近东、地中海区域和外高加索的统治权的多次战争。7世纪前半期,阿拉伯在穆罕默德领导下,凭借伊斯兰教的力量,在阿拉伯半岛形成统一国家。新兴的穆斯林国家为了扩张领土,开辟商路,掠夺财富,转移国内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阿拉伯国家兴起之时,拜占庭和波斯两大帝国由于长期战争而两败俱伤,无力抵御阿拉伯人的进攻。632年,穆罕默德的军队开始向拜占庭统治下的叙利亚进军。随后,阿拉伯统帅卡利德·伊本·阿尔瓦利德攻占了巴士拉(634)、大马士革(635)。636年,阿拉伯与拜占庭的军队会战于约旦河支流耶尔穆克河畔,阿拉伯军获胜,乘势夺取整个叙利亚。637年,阿拉伯人征服耶路撒冷,蹂躏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的大部分落入穆斯林国家之手。639年底,阿拉伯另一位统帅阿姆鲁对埃及突袭成功,一举攻克皮卢希恩,关于赫利奥波利斯(开罗)大败拜占庭军队(640),迅即征服巴比伦要塞(641),占领亚历山大(642)。从此,拜占庭失去了埃及。到7世纪50年代,北非部分省份、叙利亚、小亚细亚部分领地、上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地,都处于阿拉伯帝国控制之下。阿拉伯民族是游牧民族,其军队以骆驼兵和骑兵为主,以投枪为主要武器,长于沙漠作战,却不善于使用弓、剑、长矛和攻城器械。用以攻城的方法是强攻、策反或封锁,在战术上并不占有优势。但是,拜占庭历经长期战乱,内部党争不已,阶级矛盾尖锐,军队成分混杂,同时又在几个方向面对强敌,国势日衰。7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的边境已推进到地中海沿岸。它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迅速占领了地中海几个有战略意义的岛屿:罗得岛、克里特岛和西西里岛。至此,阿拉伯国家已控制了拜占庭帝国在近东的大部分领土。659年,由于阿拉伯贵族内讧,其叙利亚将领穆阿维亚被迫与拜占庭缔约言和。661年,穆阿维亚击败正统哈里发阿里,以叙利亚为基地,建立倭马亚王朝,称穆阿维亚一世。在平定内乱之后,阿拉伯人又重新组织对拜占庭的进攻。

在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时代(668~685),阿拉伯人的进攻达到高潮。阿拉伯舰队渡过爱琴海,穿越赫勒斯滂海峡,进入马尔马拉海,在基齐库斯城建立军事基地。673~677年,阿拉伯舰队几乎每年夏季都要由此出征君士坦丁堡,但是,君士坦丁四世做好充分准备,精心布置防卫,并采用一种叫做"希腊火"的液体燃烧剂(此火在水上亦可燃烧),摧毁了阿拉伯舰队,保卫了君士坦丁堡。677年6月,阿拉伯舰队被迫撤离君士坦丁堡,在途经小亚细亚以南海面时,遇到风暴袭击,又遭希腊舰队的阻截,几乎全军覆没;陆军在小亚细亚也遭到惨败。678年,交战双方签订《三十年和约》,阿拉伯国家被迫向拜占庭纳贡。在北非,阿拉伯军队的进展颇为顺利,697~698年夺取迦太基,结束了拜占庭对北非的统治。717年,阿拉伯人从水陆两路再次发动对君士坦丁堡进攻。陆路多为骑兵和骆驼兵,号称12万人,越过小亚细亚,渡赫勒斯滂海峡,抵阿拜多斯城(今埃杰阿巴德),进入欧洲大陆,包围色雷斯;水路有战舰1800艘,从叙利亚和埃及出发,驶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同时,还有各载100名重装士兵的大型战船20艘,以备登陆。拜占庭伊苏里亚王朝的奠基者利奥三世组织反击,他一反历任拜占庭军事指挥的消极防御战略,采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方针,下令拆除港口的铁链,任阿拉伯舰队驶进港湾;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火箭、火船、火矛、"希腊火"实行袭击,阿拉伯舰队大乱,在熊熊烈火中几乎全军覆没。陆路的一支由于阿拉伯士兵不耐严寒,且供给不足,时疫流行,战斗力锐减,被利奥三世收买的保加利亚人的进攻所重创。另两支运送士兵、武器和粮食的阿拉伯舰队亦被击溃。历时13个月的君士坦丁堡会战,以阿拉伯人的失败而告终。

君士坦丁堡会战之后,拜占庭开始向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等地展开全面进攻,战局发生根本转折:拜占庭转为战略进攻,阿拉伯转为战略防御。746年,在塞浦路斯附近的大海战中,拜占庭击溃了约1000艘战舰的阿拉伯舰队,夺回塞浦路斯。8世纪后半期,拜占庭在小亚细亚屡获胜利,把阿拉伯人驱赶到小亚细亚东部。虽然在一些小城市的争夺中,拜占庭常得而复失,但毕竟重振了"帝国"的声威。750年,阿拉伯帝国内部矛盾激化,阿拔斯王朝取代了倭马亚王朝,迁都巴格达。此后,拜占庭同阿拉伯的争夺重点,主要在小亚细亚和美索不达米亚、黑海沿岸、地中海东部和意大利等地,战事连绵不断,但规模不大。9~10世纪,阿拉伯帝国内部各族人民不断起义,国势渐衰。拜占庭马其顿王朝乘势收复了两河流域平原(920~942)、克里特岛(961)、塞浦路斯、安条克(964~968)、埃德萨、大马士革、贝鲁特(972~976)及叙利亚其他地区,重新在东方获得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督教东方前哨"。

3.曼齐刻尔特之战

曼齐刻尔特会战爆发前的半个世纪是拜占庭帝国极其衰败的一段时期。巴西尔二世不仅是个强有力的统治者,而且是个富有才干的统帅。他曾重创保加利亚王国,因此得到一个贴切而不文雅的绰号:"保加利亚人的屠夫"。当他于1025年去世的时候,拜占庭帝国已元气大伤。不久,意大利南部的诺曼人便趁拜占庭军队士气低落和战斗力下降的机会对其进行侵扰。但是,对拜占庭帝国来说,更为严重和直接的威胁还是来自东面的塞尔柱突厥人。这个民族勇猛剽悍,不仅傲慢而且还富有侵略性。他们的首领是古兹王公的一位王子(这位王子晚年皈依了伊斯兰教),塞尔柱民族的名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早在11世纪初叶他们就曾多次袭击拜占庭的领土,不过那时,他们的目标仅仅是掠夺而已。然而到了11世纪中叶,由于发现对手的抵抗很弱,而且每次袭击都能掠获很多东西,突厥人的入侵变得愈加频繁和深入了。形势最为严重的地区是亚美尼亚,这个国家原是个重要的缓冲国,经过长期不断的军事征讨和艰难的谈判,拜占庭帝国于1045年将它吞并。但是在1064年,塞尔柱人攻陷了亚美尼亚的首府和最后的要塞阿尼,终于完全占领了这个国家。亚美尼亚的陷落无疑是拜占庭帝国在曼齐刻尔特会战中失败的原因之一。

曼齐刻尔特会战的胜利者艾勒卜·艾尔斯兰(意思是勇猛的狮子)是塞尔柱王朝的缔造者塞尔柱的重孙;他生于1029年,1063年成为苏丹。在贤臣尼札姆·穆勒克的得力辅佐下,他统治着一个从河间地带一直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庞大帝国。人们对他的性格所知甚少,但有关他的记载清楚地表明,他是一位伟大的勇士和卓越的统帅。显然,他很强硬,很有手腕,但是,与他同时代的人也都一样凶狠残忍。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虽然他给了拜占庭帝国致命一击,但是他的抱负(和他的祖先一样)却是要直取法蒂玛王朝的所在地开罗,因为塞尔柱突厥人是逊尼派教徒,立志要扩张阿拔斯王朝的势力。令人费解且十分重要的是,拜占庭似乎从未想到过要利用伊斯兰教内部的严重不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发生曼齐刻尔特会战的那个时代里,塞尔柱人在开阔地进行的直接对阵中并不是拜占庭军队的对手。尽管拜占庭王朝晚期的几位皇帝昏庸无能,但只要管理得当,拜占庭军队仍能有所建树。然而,突厥人都是优秀的骑手,个个擅长弓箭,他们远比拜占庭军队机动灵活,而且还精通埋伏和诱骗之道。他们竭力避免在开阔地作战,力求在崎岖不平的山地进行机动战。11世纪上半叶,塞尔柱军队主要由土库曼人(土库曼人泛指9世纪末期河间地带的游牧部落。当时他们已成为穆斯林。)组成。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张,这支军队也日趋职业化,成了多民族的军队。由于突厥人不断从被征服的领土上招兵买马,他们的军队中奴隶成分的士兵(即古拉姆兵和后来的马穆鲁克兵)渐渐超过了土库曼人。"奴隶"一词在这里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虽然那些奴隶兵可以被买卖,但他们能够得到报酬,分享战利品,而且还可以靠卓著的战功晋升为埃米尔。

巴西尔二世死后,拜占庭帝国便进入了历史上最为灾难深重而又变幻莫测的年代。几代皇帝皇后都软弱无能、荒淫无耻、残暴贪婪。这些人不顾军事需要,任凭国内的官僚恣意妄为。但是到了1068年,拜占庭出现了一位皇帝,他试图弥补由这帮贪图享乐的家伙给拜占庭造成的极大损失。此人就是罗曼努斯·迪奥哲尼斯。

1067年,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执政7年后死去,他在位的7年是拜占庭帝国多灾多难的7年。由于他的儿子迈克尔七世年幼,君士坦丁十世的妻子欧多西亚·玛克勒姆玻利提萨皇后和他的弟弟约翰·杜卡斯暂时摄政。但到1068中1月,欧多西亚背弃了她在前夫弥留之际许下的不再改嫁的诺言,嫁给了罗曼努斯。罗曼努斯后来与迈克尔七世同朝为帝,因而被后人称为罗曼努斯四世。罗曼努斯出生于卡帕多西亚的一个显贵的军事世家。虽然他秉性鲁莽,但他仍不失为一位卓越的统帅。他深知恢复军队士气和信心的必要性,然而,此举对于他来说并非易事,因为有些部队并不信服他,特别是雇佣军和瓦朗吉禁卫军对他偏爱本地部队的行为极为不满,同时,统治阶层的某些成员特别是杜卡斯家族也对他深恶痛绝。

罗曼努斯很快就意识到了重占亚美尼亚地区的军事意义。早在1068年他就准备率军出征亚美尼亚。但是,从叙利亚边界传来的坏消息使他转而开向了东南。不可否认,罗曼努斯在这一年里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这些战果并不辉煌。在与突厥人的一些交战中,他的将领和士兵都暴露了许多需要克服的弱点。在1071年那次决定命运的会战之前,罗曼努斯还征伐了其他一些地方。两年里他接连征讨了安纳托利亚,卡帕多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等地区。无论何时何地与突厥人交战,他一般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战果。因此,他收复了拜占庭帝国的部分领地。

曼齐刻尔特会战爆发的原因是复杂的。这里只简单地加以说明。1070年深秋,拜占庭皇帝和艾勒卜·艾尔斯兰签订了停战协议,这使得艾勒卜·艾尔斯兰确信他的东北翼是安全的,从而可以准备向哈里发法蒂玛王朝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但是,当苏丹的姐夫(当时他正密谋反叛苏丹)大纵深侵入安纳托利亚境内之后,罗曼努斯便认为协议已被撕毁。在此后爆发的另一场战斗中,由曼努埃尔·康尼努斯指挥的拜占庭军队败北,更多的领土被苏丹的另一位埃米尔所侵占。对此,艾勒卜·艾尔斯兰很可能了解得不多,他仍然认为或者至少希望双方都在信守协议。此时,他正在围攻南进途中遇到的敌军要塞埃泽萨城。出于保护后方的谨慎考虑,他攻占了亚美尼亚地区,其中包括曼齐刻尔特在内的某些要塞。这迫使罗曼努斯进行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远征。

1071年3月,罗曼努斯离开了君士坦丁堡。他边行军边征集兵员,等到了塞巴斯提,他手下已有了一支相当可观的部队,其中包括步兵、弓弩手和主要作战力量重骑兵。牛拖着火炮形成威武壮观的炮队,大队的后面是蜿蜒不断的辎重队。这支军队是由操着数种语言的雇佣兵和从各省(每个省都由一位总督管辖,该总督还负责指挥当地部队,通常为一个军团)征调来的地方部队组成的,其中包括法兰克人、德意志人、亚美尼亚人、保加利亚人、西徐亚人和帕齐纳克人(非伊斯兰教的突厥人)。罗曼努斯的主要目的是收复亚美尼亚的各个要塞。收复失地和重建缓冲国是罗曼努斯的根本目标。当时拜占庭的政策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

通往这一目标的道路并非坦途。曾担任过皇家禁卫军的德意志雇佣兵举行了一起小规模的兵变。尽管这次兵变很快便被平息下去了,但是从迈克尔·阿塔雷埃特斯(他是那个时代唯一记录此事的作家)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由于自己的妄自尊大和专横跋扈,罗曼努斯失去了士兵的拥护。罗曼努斯的专横跋扈在他的另一次过激行动中进一步反映出来。渡过桑加瑞斯河(位于君士坦丁堡以东大约200英里处)之后不久,罗曼努斯解雇了许多他不满意的或是怀疑对他不忠的雇佣兵。在返回首都的那些人当中有位叫尼斯福鲁斯·博塔厄埃特斯的人,他曾是罗曼努斯的情敌。他被轰走很可能是因为遭到了罗曼努斯的嫉恨。而安德罗尼卡·杜卡斯的忠诚本来比任何人都值得怀疑。然而他却被留下担任了高级将领。事实证明,这是个致命的错误。

1071年7月拜占庭军队抵达埃尔祖鲁姆后,罗曼努斯召集了一次军事会议,讨论究竟是驻守在这个边陲小镇,向该城以东扫荡,切断塞尔柱人的粮草供应;还是继续向前开进,深入敌境。罗曼努斯的一位高级将领的孙子尼斯福鲁斯·布里恩尼乌斯(他与罗曼努斯的一位高级将领同名)在他的著作中(准确无误地)谈到了这次会议的讨论情况。这次会议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当时罗曼努斯似乎丝毫不知艾勒卜·艾尔斯兰的位置及其实力。由此可以断定,这点恰是罗曼努斯在曼齐刻尔特会战中失败的众多决定性因素之一。

其实,当罗曼努斯离开君士坦丁堡时,艾勒卜·艾尔斯兰还在埃泽萨至阿勒颇间的某地,幻想着实现推翻哈里发法蒂玛王朝的雄心壮志。直到5月间,他才得知罗曼努斯正向亚美尼亚地区开进。他立刻回师防守已被他征服的领土。他的行军路线和集结军队的情况我们并不清楚,但情况似乎是,他在阿勒颇舍弃了从当地征召的士兵,带着大约4000名禁卫军迅速渡过幼发拉底河(据说在渡河时他的一些人马被淹死),然后经摩苏尔直插霍伊(位于凡湖以东大约120英里处)。在霍伊,他如愿以偿地征集了数千人马,这些人马主要来自库尔德人。很可能在抵达霍伊之前的某个时候,他就派遣了大臣去大不里士,调集已由帝国快骑特使们召集起来的增援部队。在以后大约6周时间里,艾勒卜·艾尔斯兰肯定走过了约700英里贫瘠而干旱的地区。到7月底,他已在霍伊征集了一支拥有4万兵力的军队。与此同时,在埃尔祖鲁姆,罗曼努斯明智地否决了那些劝他采取守势的人的意见。因为他认为破坏这片他希望很快占为已有的地区没有多大意义。尽管他并不知道艾勒卜·艾尔斯兰军队的位置,他还是决定开进亚美尼亚地区。由于缺少情报,他指派法兰克雇拥军将领鲁塞尔带领一支侦察部队到凡湖西岸侦察基拉特一带的情况,罗曼努斯本人则率部准备进攻曼齐刻尔特。在此之前,他已使部队做好了穿越荒凉地区,向东南进军的准备。

罗曼努斯的两个主要目标是曼齐刻尔特和基拉特。虽然罗曼努斯不知道敌军的确切位置,但是他估计敌人正在乌尔米耶湖东面某地集结军队。因此,他采取了一个历来都被认为是冒险的分兵行动:派格鲁吉亚将领约瑟夫·塔查尼奥茨率领一支庞大的、几乎包括所有步兵在内的军队和鲁塞尔部一起去攻占基拉特。约瑟夫·塔查尼奥茨曾竭力主张在埃尔祖鲁姆驻守,同时他也反对分兵的做法。

罗曼努斯当时对曼齐刻尔特的估计是正确的。尽管该地战略意义重大,但它的防守力量却很薄弱。结果罗曼努斯未经战斗就轻取了该城。罗曼努斯皇帝在城中留下部分守军后,便返回他的大本营去庆贺他在此次会战中的首次(也是最后一次)胜利。他确信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两支部队相距80英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当时已是8月中旬,艾勒卜·艾尔斯兰的军队正从霍伊沿凡湖南岸匆忙赶来。行进在主力前面的是由富有作战经验的将领松达克指挥的一支1万人左右的部队。8月16日或者8月16日前后(这应该是罗曼努斯进入曼齐刻尔特的日子),这支塞尔柱先头部队在基拉特一带与塔查尼奥茨和鲁塞尔的联军遭遇。艾勒卜·艾尔斯兰一方的人数相对少些——不过4至5万人。松达克先头部队的兵力肯定要比塔查尼奥茨和鲁塞尔联军少得多,然而后者却被打得溃不成军、落荒而逃,而且他们并没有向罗曼努斯的方向靠拢,而是朝着西面的梅利泰内方向退去。更有甚者,这些战败的将领们竟无一人把这次战斗的情况报告给罗曼努斯皇帝。的确,现在也很难说他们当时是否被击败了,有关的记载不尽相同,但是即便当时拜占庭人进行了抵抗,这种抵抗也不过是最低限度的。

曼齐刻尔特会战人们普遍的看法是8月19日的那个星期五,而不是8月26日的那个星期五。由此推断,皇帝是在17日(占据曼齐刻尔特后的第二天)获悉他的前哨部队遭到了敌人的攻击的。罗曼努斯当时估计,这股敌人不过是敌方的小部队,因此他派布里恩尼乌斯带领一支人数很少的部队前去驱赶那些"骚扰者"。然而,布里恩尼乌斯的人马却遭到从远处射来的密集而准确的弓箭的攻击。接着,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布里思尼乌斯很快意识到,他所遇到的情况远比受到几个战斗巡逻兵的袭击严峻得多。实际上,这些突厥人(此时可能又得到了加强)正是追击塔查尼奥茨和鲁塞尔联军的敌军。然而,罗曼努斯却不相信这一事实。最初,他对于布里恩尼乌斯要求支援的报告置之不理。后来,可能是因为接到了战斗更为激烈的报告,他才派亚美尼亚将领巴西利阿库斯,一个冲动而又愚蠢的家伙,率领一个骑兵团前去支援布里恩尼乌斯这个"无能而懦弱的蠢才",以挽回损失。

曼齐刻尔特会战的确切地点观已无人知晓,但是通过对现存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曼齐刻尔特会战显然是在平原地带进行的。这块平原一直延伸到山区。艾勒卜·艾尔斯兰从基拉特到曼齐刻尔特须翻过一座山,下了山才是位于曼齐刻尔特东南大约8英里的广阔平原。这块辽阔平原的背后和两侧都是起伏不定的山地。这里很可能就是曼齐刻尔特会战的主战场。在该平原的边缘地带,巴西利阿库斯落入了突厥人设置的圈套。由于违背了拜占庭最严格的军事原则,他被敌人的诈败诱入了伏击圈。他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生俘。

罗曼努斯从逃回的伤兵那里得知了这一坏消息。在并不清楚战败的程度并仍未掌握准确情报的情况下,他就命令布里恩尼乌斯率一支加强的部队去接应和掩护巴西利阿库斯撤退。当布里恩尼乌斯驱马来到山脚下时,他才了解到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很显然,布里恩尼乌斯遇到的是苏丹的部分主力部队。布里恩尼乌斯且战且退,撤出了他的大部分部队,但他自己却在掩护部队撤退时三处负伤。到了晚上,拜占庭军队的大营遭到大批突厥人的袭击。他们企图一举全歼拜军。阿塔雷埃特斯对当时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述:受伤的士兵和战马在厉声嘶叫,雇佣兵因辨不清敌友而胡喊乱叫,大营外当地小贩们也在挥动手中的器皿起哄,战场内外一片混乱。拜占庭军终于守住了大营。第二天,罗曼努斯派出残存的步兵将敌人赶离军营和附近的穆拉特河两岸。

罗曼努斯仍在犹豫不决。此时,他对敌情和战况仍一无所知。大战之前,他曾派人试图召回塔查尼奥茨和鲁塞尔。信使的遭遇我们不得而知,估计他们很可能是被敌人杀死了,因为战斗发生时,塔查尼奥茨和鲁塞尔正由梅利泰内附近向西行进。相反,在己方领土行军作战的艾勒卜·艾尔斯兰自始至终对其对手的每步行动都了如指掌。看来,很可能是他让巴格达哈里发的代表于8月18日(星期四)突然来到拜军大营,试图与罗曼努斯议和。但是,罗曼努斯断然回绝。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罗曼努斯也许是对的,因为他必须以征服者的身份回到君士坦丁堡,否则他将失去一切。

次日,拜占庭皇帝纠集残存的部队准备战斗。拜占庭军右翼由卡帕多西亚行省总督阿利亚特指挥,罗曼努斯率卫队居中,布里恩尼乌斯统领左翼。雇佣骑兵组成的强大预备队(其中包括已不再担任禁卫军的德意志人)统归安德罗尼卡·杜卡斯指挥。安·杜卡斯是位将才,但他阴险狡诈。

奥曼在他的书中推测,开战那天塞尔柱军队的兵力远远超过拜占庭军的兵力,可是,人们却普遍认为,罗曼努斯开战时的兵力要比艾勒卜·艾尔斯兰所能征集到的兵力多得多。其实,由于拜占庭的大部分部队已经背叛,许多人被杀,双方在曼齐刻尔特战场上的兵力相差并不悬殊。据说在当时,艾勒卜·艾尔斯兰将调度军队的权力交给了他的宦官将军塔劳格,而他自己则亲临最前线指挥。塔劳格采用了惯用的突厥阵法,这种阵法使塞尔柱军队在必要时可掩护中军撤退到崎岖的山地,而山地作战正是突厥人的拿手好戏。为防意外,苏丹采取了预防措施:首先,他让埃米尔们起誓,如果他战死,他们将效忠他的儿子马里克沙;其次,他穿上白色的战袍,并以剑和权杖代替弓箭。他的这些做法均表示他将血战到底。然而,苏丹并不希望因此而降低士气。在这天的战斗中,罗曼努斯违背了"智者"利奥在《战术学》中规定的与突厥人作战的原则,因而注定要失败。诚然,罗曼努斯尽力按第一个原则,即要尽快从正面与敌交战的原则去做了,然而,未等罗曼努斯赶到,塞尔柱人早已乘快骑撤退到几英里以外。与此同时,他们以骚扰战术猛击罗曼努斯的两翼。由于罗曼努斯的大部分步兵已被塔查尼奥茨带走,因此他的两翼失去了保护。苦苦拼杀的骑兵被冰雹似的箭矢激怒了,他们纷纷追赶敌军,结果大部分陷入了敌军的伏击圈。

拜占庭军的大部分人马逐步越过苏丹遗弃的军营,朝着崎岖的山地逼近。毫无疑问,在那里等待着他们的是和两翼部队同样的命运。罗曼努斯一心想抓住这股敌军,直到天黑他才意识到,如果不赶快撤回,他那堆满粮草但却无重兵把守的军营将被洗劫一空。他别无选择,只好下令撤退。就整体而言,拜军的进攻组织得井然有序,然而撤退比较杂乱。由于与侧翼部队缺乏配合,拜占庭军阵营开始出现裂痕。这正是突厥人所期待的时机!他们的轻骑兵飞快地冲入拜占庭军,使其乱成一团。罗曼努斯急令部队转身迎敌。这一招本来可能挽回局势,但是,后卫部队指挥官安德罗尼卡·杜卡斯却拒不服从命令,反而带着部队向营地退去,从而使拜占庭军的殿后部队遭到敌骑兵的疯狂砍杀。

当夜幕降临时,失去希望和凝聚力的拜占庭军两翼部队开始崩溃瓦解。中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是,罗曼努斯仍在竭尽全力勇敢地拼杀,直到胯下的战马倒下,他本人受伤被俘。这场屠杀一直持续到深夜,皇帝的军营被洗劫一空。次日,整个拜占庭大军已溃不成军了。

罗曼努斯被带到苏丹面前,苏丹对他非常宽宏大度。让这位威信丧失殆尽的皇帝保住皇冠,完全符合苏丹的利益。于是,拜突双方签订了和约,内容有:拜占庭交付巨额赎金,双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将拜占庭占领的某些重要地区归还突厥人。此后,苏丹释放了罗曼努斯。为了表示尊重,苏丹还派一支小部队护送他回去。

但是,拜占庭帝国决不会允许一位蒙受了像曼齐刻尔特惨败这样耻辱的皇帝继续留在帝位上。趁罗曼努斯外出之际,杜卡斯一伙儿把欧多西亚皇后贬到修道院,并宣布懦弱无能的迈克尔七世为唯一的合法皇帝。罗曼努斯设法重新纠集了一支军队。1071年秋,他踏上前往君士坦丁堡的道路,试图夺回王位,结果却在多西亚被君士坦丁·杜卡斯击败。罗曼努斯从战场上悄悄溜出,向东面的西利西亚逃去。随后,他再次纠集起一支军队出征,结果又遭失败。这次他是被叛将安德罗尼卡·杜卡斯打败的,并不幸被俘。不久,他遭到当时常见的一种酷刑,被人用拇指挖去双眼,悲惨地死去。

塞尔柱人逐渐主宰了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他们的帐篷和羊群取代了拜占庭帝国的农舍。虽然那里的许多城镇以后仍存在了一段时间,但是那些曾向拜占庭提供过最佳兵源的省份已不复存在,拜占庭军队从此再也不能畅通无阻地穿过安纳托利亚了。虽然后来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斯一世收复了部分失地,但是曼齐刻尔特会战的结局却预示了基督教在小亚细亚统治的终结。随着十字军的长年征战,拜占庭帝国终于迅速地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