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水溶黛心:梦红楼之溶黛
1438400000214

第214章

看着满屋子珠翠环绕,锦绣繁华的诸人,那雁翎公主淡淡一笑,眸子扫过黛玉面容之时略略停顿片刻,笑道:“并没有什么不妥当!只是雁翎自然生长在雪山之旁,体质早已极为耐寒,这一点子寒冷气息倒也不值什么。”

黛玉轻轻打量着那雁翎公主,红唇如梅绽放一丝风采,雪白风毛越发衬得她小脸温润如诗,清雅如玉,这个雁翎公主瞧着倒不是什么坏人。

正自冥想间,便见那孙丽领着雁翎公主径自到了跟前,带笑的眼眸之中含着几分得色,道:“她是我们天朝北静王府的正王妃,公主直接唤她林王妃便是。”

对于孙丽的不庄重,太后几不可闻的皱了皱眉,旋即笑道:“丽儿无礼。你几个伯母和嫂子都在,怎么单单先到了你北静弟媳的身边的?若是不知道的人,还当是你无礼所致。”说着看向桑卿炎道:“太子妃还不快快请了雁翎公主见见她们的?”

被太后如此当面说起,那孙丽登时通红了面颊,旋即俯身道:“是孙媳妇的疏忽,还请祖母和公主恕罪。”

说话间那桑卿炎已经走到跟前,笑脸相迎地道:“请雁翎公主随我来。”

那雁翎公主也不多言,只笑了笑便随着桑卿炎一一走至诸人身边认识,只独留身后的孙丽涨红了面颊立在那儿,面上的羞恼几欲遮盖不住,遂急忙往一旁自己的席位而去。

太后冷冷的看了那孙丽一眼,几不可闻的淡笑一声,太子妃是国之储君的妃子,是未来的皇后,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是身为庶长子妃的她来引荐。

瞧来她是失了分寸的,剪掉他们的左膀右臂,又要拉扯着外族人来掺和其中,这种心思既然已经升起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桑卿炎引着那雁翎到了黛玉跟前,道:“方才大皇子妃介绍的不详细。她是北静王爷的妻子北静王妃,也是太后娘娘的孙女云黛公主。”

那雁翎冷淡的眸子看了黛玉一眼,伸出手来道:“真是幸会能见到传说中的北静王妃。”

黛玉落落起身,也不在乎那雁翎话语中的奇怪,淡淡一笑亦是伸手握住她手,道:“彼此,我也十分荣幸,能见到闻名雪山大漠的雁翎公主。”

那雁翎面上虽然不动,眼中已经有些几分讶然,不觉冷淡的话语放缓了几分,带着几分欣赏地道:“北静王妃果然与他人不同。与我素日里听闻的天朝女子大不相同。”

“人人各有脾性心思,怎会人人相似?那样的话,这世间岂不是早就已经失了乐趣,单看一人便够了。”

“王妃可知道我名字取自何处?”那雁翎公主蓦然出声。

在座诸人不觉登时怔愣住了神色,这雁翎公主的话十分的挑衅,黛玉不曾与她深交,如何能知晓她名字的出处的?

黛玉微微怔愣之后,淡淡一笑,道:“雁翎公主既是封号又是公主的名讳,自然是由烈宇国先皇和太后所取,出自何处也只在他们心中罢了。”

雁翎却不管这些,只冷笑道:“这不过就是你的推脱之词罢了,素日里听闻北静王妃博学多才,难道竟然连这儿也不知吗?”

越发无礼的话语让一旁的水宛瑜已经跳了起来,道:“你虽然是烈宇国的公主,尊重你原来是客是应该,但也不应太过无礼放诞,倒是有些藐视天朝国威之意。”

那雁翎看了看水宛瑜,淡淡地道:“雁翎自小生活在雪山旁边,却也闻听天朝声名,自然不敢有半分的轻视,不然今日我也不会站在这儿和北静王妃说话了。”

黛玉制止了宛瑜底下的话语,淡淡一笑道:“既然公主执意相询,那本王妃就将心中所想说出,若是不对还请公主见谅。”该有的礼数也该有,却也不能失了身为主人的尊严和气度。“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犹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是元好问的摸鱼儿,若是不错,公主的名讳应该出自这首词。”

未等雁翎说出话来,那孙丽已经笑道:“北静王妃这话着实好笑,整首词里面没有提到一个雁字,这样解释牵强附会,只会让公主贻笑。”

黛玉抬眼看着在座诸位王妃诧异隐笑的模样,那笑中含着几分鄙夷,遂嘴角亦是弯起一抹弧度,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也不曾言语,只看着那雁翎公主。

“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清悦话语婉转轻扬。

雁翎公主深深的看了黛玉一眼,冷漠的眼眸之中再也隐藏不住的佩服和笑意,“横纷路,寂寞当伞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惧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未访雁丘处。”

顿了顿笑道:“北静王妃果真是才思敏捷,这雁翎二字果真是取于此,更是我身为钟爱之字,是雁翎失礼了。”说着欠身俯下身去,含着几分歉意。

黛玉微微一笑亦是相同福了福身,也不多言坐了下来。

那雁翎看了看一旁紫涨着一张脸的孙丽,浅浅笑着看向太后道:“自来贵国,我算是见识到何谓天差地别,对牛弹琴,终究是两种极致让我大开眼界。今日在太后跟前无礼放诞,还请太后娘娘多加宽恕。”

几个比较年小的郡主连同水宛瑜皆是忍不住吃吃笑出声来,这元好问的诗词那样有名,饶是不同文章的闺阁女子也该知道一些,怎么她竟是半分不知?难道尚书府中的家教都是假的吗?当真是应了黛玉一句话,权势二字便已经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