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水溶黛心:梦红楼之溶黛
1438400000036

第36章

待得探春托着那些诗词上前,一旁侍立彩嫔将诗词供上,元妃一一审视,待得看到宝钗所作诗词,面上登时有些赞赏,再翻一张,越发的袭上心头的喜爱,复又细细品度一番,心里自是一种不能及于的折服。

扬首环视了一圈众人脸色,含笑点头道:“终是薛林两位妹妹与众不同,非愚妹可比拟。这首杏帘在望也极为出色,宝玉也果真进益了。”

宝玉偷眼瞧着黛玉笑,方才元妃所称赞的杏帘在望,正是黛玉所作,不由得心中亦是心有荣焉。

黛玉淡淡扯了一下唇角,低头不去理会那宝玉,若不是贾母让她帮一帮宝玉,她才不会去理会他的抓耳挠腮。

王夫人却是下巴一紧,冷冷的眸子看了一眼宝玉和黛玉,待得瞧见黛玉低垂的容颜,心中方才略略安定一些,斜眼瞪视了那宝玉一眼,看着宝玉讪讪收回目光,方才满意的微点了点头。

宝钗不自觉的绞着手中绣帕,白玉牙齿咬着丰润红唇,转眼间却仍是一派端庄沉稳,端着笑意。

元妃顺着宝玉的目光看过去,眼见黛玉眉宇之间的冷漠冷清,轻叹一声,却是没有开口说什么。

王夫人每每进宫提及的皆是宝钗如何的端庄识大体,如何的家财富足,如何的督促宝玉,每每皆是说不完的好处。

反倒是对黛玉,没有一点的赞美之词,只淡淡提过便罢,偶尔话语之中仍是显露一丝的不满,这让元妃很是不解。她幼年时,曾见贾敏,依着贾敏的品格容貌,黛玉必定也不会差,因着一直有着疑惑在心中。

今日省亲见到黛玉,果真是天下难寻第二的品格儿,虽然身子稍显有些羸弱,却是个通透人。大家子姑娘娇生惯养,未免有些娇虚,只来日里好生调养便是。

又瞧着宝钗端庄沉稳之态,亦是个难得之人,容貌虽然与黛玉不相上下,浑身的气度却略显单薄了,有着商贾人家的铜臭气,比不得黛玉的贵气天生,清雅脱俗。

微微垂首沉吟,若是论家世,黛玉空有官宦小姐头衔,书香门第根基,却无能扶持宝玉的娘家资本。宝钗虽有银钱扶持,却不合宝玉心意,单单看着宝玉眸子的去向,元妃也已经明白大概了。

瞥眼间瞧见王夫人惊疑不定的容色,越发的有些烦闷袭上心头。幸而如今她们尚小,只再等几年,到时候再来确定是如何,如此想,也渐次丢下了这件事情。

贾母亦是有些惴惴不安的看着元妃,看着对黛玉有些满意,却对宝钗黛玉一视同仁,如何不让她心中难以捉摸元妃的心思的?

一时门外太监恭请元妃观景楼看戏,元妃便掩下了心中心思,挽着贾母和王夫人的手往观景楼而去。

眼见黛玉走在后面,宝玉亦是不由得顿了顿脚步,道:“妹妹因何不走快一些?”

黛玉瞥了宝玉一眼,眼见前面宝钗的目光隐隐掠了过来,遂冷冷一笑道:“你也素知我这身子,外面风雪甚重。我手腕上的伤痕尚且没有好全,况路途湿滑,若是再有一个‘不小心’,我岂不是得不偿失的?”淡淡嘲讽笑意看向宝钗。

宝玉听了却是恍然未觉,便只应了一声,道:“这也倒是真的,既如此,我就陪着妹妹慢慢走。”

前面的宝钗却是语笑嫣然的折了回来,拉着宝玉的手向前走,笑望着黛玉道:“林妹妹身子骨薄弱,你一个男儿家的,有什么怕的?况且,等一会娘娘到了观景楼,咱们反倒是没有走到,未免失了体统,宝兄弟还是快些随了我们走吧。”

一面说一面歉意的看着黛玉,道:“林妹妹莫怪,容我们先走一步。”黛玉淡淡的看了宝钗一眼,笑道:“宝姑娘说的在情在理,黛玉心下十分佩服,宝姐姐和宝二哥自去便是。”

宝钗面容之上笑容登时减淡,却是冲着黛玉一笑,拉着不太情愿的宝玉越过三春,追着元妃和王夫人的脚步而行。

惜春落在后面,与黛玉并肩而行,低声咕哝道:“说得好听一些,是她在我们府中是客人,说的不好听一些,还以为她已经是咱们府里的当家奶奶了。”

黛玉莞尔一笑,拉过惜春的手道:“即是她怕失了体统,就让她过去等着吧,咱们只等娘娘入位点戏到了便是了。”

深夜风雪甚重,整个贾府一片灯海辉煌,焰火灿烂如天际彩云,烟花易冷,彩云易散,只空余一腔冷清,孤苦难依。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白驹过隙之间风起云变,春花落尽,夏叶葳蕤,秋高气爽,冬日倪冷。

转眼间已经过了两个年头,又是一年好时光。

翻出旧年夏衫拿出来,趁着难得的日阳,翻晒出来。连绵春雨,屋里潮湿的难以落脚,整个潇湘馆环着流水翠竹,愈发的潮湿,让黛玉心里好生烦闷。

两年里,元妃省亲,姐妹搬入大观园,让黛玉住进了潇湘馆,宝玉住在怡红院,宝钗却是王夫人安排,住在了蘅芜院。

其余姐妹,迎春住在缀锦楼,惜春住在暖香坞,探春住在秋爽斋,李纨带着贾兰住进了稻香村,如此安排妥当,游园玩耍,近日方才有些安歇,黛玉懒懒的窝在潇湘馆不想出门。

这两年冷眼瞧着宝玉自从搬进了大观园,越发的无法无天,没有了贾政的时时看住,更为无法无天,又有贾母的维护,整日里只在园中鬼混,或是出门拉着薛蟠等人去一些不入流的地方。

愈发的冷了对宝玉的所有心思,断绝了念想,身子骨反倒是越发的健朗起来,往日里三不五时的请医吃药,如今渐渐好了许多,让王嬷嬷和紫鹃雪雁春纤几个好生欢喜。

月朗星稀之夜,柔和银辉洒落千百竿翠竹之上,竹影朦胧,似是蒙着一层触摸不到的薄纱。斜晖瞥过门廊,羞然的躲在了云朵后面。

偶尔折射出来的一两缕光芒透过竹影,映在碧纱窗,映在那白衣少女身上,朦朦胧胧,似真似幻,让人捉摸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