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号角声声
14386300000031

第31章 采石矶战役——抗金第一大捷

靖康之难后,金和南宋划江而治,但金从没有放弃南下灭宋的打算。这期间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次,其中采石矶战役是比较经典的战役,此战的统帅是虞允文,字彬甫,仁寿县人,绍兴24年进士,次年入朝,任秘书丞,礼部郎官。谁都想不到这个统领千军万马以极少数兵力大败金兵的统帅竟然是个文官。

绍兴三十年(1160),奉旨出使金国,金人欺负他是文官,要和他比试箭法,没想到他从容不迫,引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靶心,使金人为之折服,对他以礼相待。回国后,他将金国造船、运粮等备战南侵的情况奏告高宗,要求作好抗战准备。

1161秋天,金主完颜亮果然亲率60万大军,分兵四路,水陆并进,扑向江南。一般胡人南侵都是选择秋高马肥的时节,这也成了一种定式。这本给防御者充足的时间做准备的,但结果南宋的小朝廷却不思进取,甘于偏安一隅。

宋军负责淮西防务的都统制王权,是个贪生怕死的懦夫,畏敌如虎,连弃合肥、和州二城,金军长驱直入,抗金老将江淮浙西制置使刘琦被迫撤出淮阴、扬州,退至长江南岸的镇江。在此危急关头,虞允文以中书舍人参谋军事的身份,到采石矶犒军,看到军无主帅,军心涣散,便将尚未逃离的统制张振、王琪、时俊等人召集起,重新部署,抗击金兵。当时有人劝他:你是奉命犒师,又不是派你督战,何必自讨苦吃呢?我们这点兵力抗击60万的金兵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他慷慨回答:“吾位从臣,使虏济江则国危,吾亦安避?今日之事,有进无退,不敌则死之,等死耳!退而死,不若进而死,死吾节也!”

当时采石矶守军只有一万多人,主力已经被王权撤走,说是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再行决战。这点兵力还有很多老幼伤残不能及时撤走的。所以金军统帅完颜亮根本没有放在眼里,贸然渡江,虞允文命时俊奋勇出击,以海鳅船猛冲金船,并用自己发明的装有火药、硫磺、石灰的霹雳炮猛击,将渡江之敌歼灭了一大半,打退了金兵的进攻。次日,又在杨林河口用强弩射退敌人的骑兵,焚毁敌船,至此金兵大乱,而且产生内讧,完颜亮在军中被元帅完颜元宜所杀,宋军大获全胜,创下了我国历史上以1万8千人战胜60万人的辉煌奇迹,这在我国军事史上也是个了不起的奇迹。老将刘琦激动得热泪盈眶,抓住他的手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今日大功乃出儒生!”此后,这“儒生”出将入相20年,为官廉洁,忠贞体国,于淳熙元年(1174)64岁时去世,诏赠太傅,谥忠肃,归葬于故里仁寿县虞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