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50大谜团
14393800000015

第15章 曹操72疑冢之谜

传说,曹操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宝贵墓葬很多,但是总是受到盗墓者的威胁,诸多宝贵文物也面临着在被考古挖掘之前就流失的危险,那么我们如何反盗墓?古人对付盗墓者又有怎样的高招?或许曹操的72墓之谜也着实让很多盗墓者头疼……曹操生前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建造了72座陵墓,谁也不知道他埋葬在何处。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各种用过的布料,破了再补,补了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财物短缺,曹操不穿皮革制服,到了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

又据传,曹操早年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为防止自己死后出现这种惨状,他一再要求"薄葬"。为了防止盗墓,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当然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

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曹操陵寝至今仍是考古界的一大谜案。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史料考证,对这一谜案提出了诸多颇有新意的见地,内容涉及传说中的72疑冢、甄后朝阳陵、漳河河底之谜等。

在《遗令》中设下机关

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无意中在宫内秘阁发现曹操所写的《遗令》。这篇《遗令》中提到了铜雀台,曹操吩咐他的妻妾们,在铜雀台的工堂上安放一张六尺大床,挂上灵帐,并供上干果祭品,逢到每月的初一、十五的上午,向灵帐奏乐歌舞。同时,《遗令》还嘱咐他的群臣,"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后人便依据这篇《遗令》里所说的内容,以铜雀台为中心,寻找曹操的陵墓,然而终莫得其所。

关于曹操72疑冢的传说,在临漳、磁州一带流传很广。据当地老百姓说,讲武城一带的疑冢,在雷雨天常常会冒紫光。还有的老百姓说,军阀混战的年代,曾有东印度公司的叫胡赛米的古董商人,从郑州出钱雇了一批民工,到临漳将疑冢一座座掘开,企图找到曹操的真墓,以攫取财宝。结果,那些民工接连挖了十几座墓,里面的随葬品不过是一些土陶、瓦罐之类的东西。

关于72疑冢,最为蹊跷的传说还有这么一件:清朝同治年间,当地有个叫朱伢儿的少年在讲武城东南的彭村打柴。彭村,古时候这里曾是一个人工挖出来的大湖泊,曹操命名为玄武池,专门在这里操练水兵。后来因长年不疏浚,加上中原一带连年干旱,池水涸竭,玄武池便渐渐淤塞,长满芦苇,变为陆地。牛伢儿在这里打柴时,突然在一人多高的蒿草丛中发现一座大冢,大冢墓砖已显露,墓前倒卧一块石碑,他赶忙从几里外的村子里叫来一位私塾先生,辨认石碑上的字。一读,才知道这是魏武帝曹操陵墓。于是村人立即将这件事报告到磁州县衙门。县令得知后,马上坐轿赶到彭村,可是再拨开蒿草丛看,那座大冢竟无影无踪,连石碑也找不到了。县令十分生气,认为私塾先生欺骗他,命役卒将他一顿毒打,而再去寻找牛伢儿,这少年却从此没了下落。

前世学者考证曹操疑冢时,都疏忽了曹操的《终令》,这篇《终令》对寻找曹操陵寝起到启示作用。《终令》的全文是这样的: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细细研究,这篇《终令》中最可注意的是,曹操规定他的寿陵在西门豹祠的西原上,"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也就是说,陵墓必须建在地势高的地方,上面既不要封土,也不要种树,没有任何标识。而临漳、磁州境内的72疑冢,却是人工封土堆积而成的,这些墓冢,小的高数丈,大者则高数十丈,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座小山。如申庄乡天子冢,其封土长90米,宽80米,高40米。所以仅从形制看来,疑冢就不符合曹操《终令》中所规定的"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要求。

另外,笔者在临漳、磁州实地勘访时,曾于疑冢边拾起一些瓦当残片,保存于身边。从这些瓦当的纹饰考证,俱晚于曹魏之后(大多制于北齐或西晋)。在上述基础上,笔者又进一步核对县志,获知晚清年间,因闹饥荒,民盗疑冢,冢内皆有尸骨,一为齐王陵,一为齐献武帝第十一子高阳王浞墓。一碑额题曰:"墓主为齐王四叔"。民国初,经人盗掘的疑冢内多有墓志,均系北魏、北齐时代王公要人墓。据此,笔者提出,72疑冢可能是曹操生前所设,以惑后人;而北朝王公命妇则是"坐享其成"了。

1988年3月8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了《"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一文,证实了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并指出其确切数字也不是72座,而是134座。在古人看来,72只是个概数,非实指。因此72疑冢,仅举大数而言,说明曹操疑冢之多。这些疑冢,都有巍峨高大的封土,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座小山。这些冢都在72冢之内,但与曹操无关。

翁媳陵寝互倚傍

打开乾隆52年成书的《彰德府志》,在一幅描绘详细的临漳县图上,位于铜雀台正南五公里的灵芝村,清清楚楚地标着一座"魏武帝陵";然而更为令人惊诧的是,在这座"魏武帝陵"之南,紧邻甄后朝阳陵!

甄后,即曹操的儿媳、曹丕的妻子甄文昭。临漳县志图上的魏武帝陵和甄后陵相连一起,总使人感到跷蹊和不解,而这也不符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要解开这个疑团,话还得从头说起:

建安九年,曹操领兵攻破了袁绍的府邸——邺城。曹丕仗剑冲入袁府,只见正堂上,一个女人披散着头发,伏在袁绍妻子刘氏的膝盖上啼哭,他觉得奇怪,于是命令刘氏把这个哭泣的女人捧起头来,让他看一看。一看,曹丕惊呆了,这是个楚楚动人的年轻女子,姿色绝伦,即把她带回住处。曹操虽也倾慕甄氏的美貌,但怎能夺儿子之美呢?甄后嫁给曹丕之后,开始颇为得宠,但曹操一死,曹丕就冷落了她,最后下诏书给她,赐她以毒酒,令她自杀。这是为什么?甄后与曹操,两人之间是否真有私情?这段历史上的公案,有关文献也只是点到而已,真实情况谁也不知道。《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认为,曹丕做皇帝不立甄氏为皇后,并进而杀害她,"事有明审",事情已是十分明白的了。当然,裴松之只是隐讳地点出曹魏宫廷的内幕,并没有直言;至于那些编撰《彰德府志》的老学究们,则公开认为曹操与甄氏公媳之间有暧昧隐私之事,所以在绘制县图时,把公媳两人的陵墓画在一起了。当然,这个大胆假设,在曹操的真正陵墓还没确认之前,还不能完全排除。

曹操陵在漳河底吗

自从清代起,曹操72疑冢不断被人盗掘,"疑冢"之说也就不攻自破,当时就有人提出,曹操的真正陵寝不是建造在地面上,而是造在漳河的河床下面。其论据为,曹丕废汉称帝之后,曾写过一份诏书,诏书的题名叫《止临淄侯植求祭先王诏》,其中有"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之句。

上世纪80年代,财政部副部长江东平先生仍在世。他早在抗战时期曾任太行区磁武县县长之职,对磁武、临漳一带的名胜极为熟悉。谈及踪迹难觅的曹操陵墓,他曾说道:"曹操墓究竟在何处?史书上说是在漳水边。我在磁县工作时(指抗战时期),只听民众说,这一带到处是曹操坟,即所谓"72疑冢"。现在发掘了几个,都是北齐时的陵墓。据推测,曹操墓总的是在漳河、滏阳河之间,曹丕使于禁赴邺谒"高陵",见壁画有被俘乞降状,惭恚而死,可见曹操陵墓离邺城不会太远。现在临漳、磁县还有习文村、讲武城,说是魏武习文、讲武之处,讲武城还有遗迹,也许是可能的……"

"过去漳河河道在丘陵区以下到冀南、豫北平原,经常滚动。据明代修撰的《邯郸县志》(我在40年前看的),漳河到邯郸一分为二。冀南平原到处是老漳河(即漳河古道)。说曹丕要祭先王,"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似乎是找不到曹操坟。有无可能由于漳河滚动,而把曹冢淹没了?!因为北齐时,邺都规模宏大,城中还筑有大湖、仙岛、楼阁,供帝王玩乐,以后被淹没。铜雀台也是被漳河冲垮的。河北巨鹿县城地下,就是巨鹿老城,抗战前即曾挖出老城,古建筑及古物很多。曹操冢被埋在河底,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何打破曹操冢疑案,恐怕只有将漳河两岸都发掘了才能打破。"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但也许尽掘古冢千百座,仍然无法找曹尸……"

后经证实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关于疑冢的说法便被确证不是准确的了。

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于何处,仍然是个谜。各种说法都缺乏可信的证据,遭到许多人的质疑。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可能有了更深的认识。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算是他的明智之举吧。

关于曹操的陵寝的真实情况至今仍是个谜,还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