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50大谜团
14393800000035

第35章 李自成生死之谜

李闯王,本名李自成,陕西米脂人。他家境贫寒,但有勇有谋,大仁大义。他当过驿卒,当过边兵,最后加入了反明的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不断壮大,几十万大军所向披靡,终于推翻了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建立了大顺朝。但因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军入关,李白成领兵退出北京,转战河南、陕西、湖北等地,最后不知所终。

一代英豪,竟有如此下场,令后人议论纷纷,猜测不绝。人们都认为,他不是遇难,就是隐居。有人说李自成在九宫山遇难。《明史》的结论是,自成已死,尸朽莫辨。

它的根据是,当时追击李白成的清朝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给朝廷的报告说,李自成兵尽力尽,仅带亲信20人。窜入九宫山中,被村民围困,无法脱逃,自缢而死。他派人前去验尸,而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了。还有一个根据是,南明王朝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蚊给唐王的报告称,他的部众已将李自成斩于九宫山下,只是丢了首级。

但是,这个"遇难"说却难以令人相信。因为李自成雄才大略,骁勇非常,一直是官府的死敌。无疑,他是清王朝或南明王朝统治者心目中的大患,他的生死绝对是当时的重大事件。而阿济格报告中说是"尸朽莫辨",纯属浮夸不实,清王朝怎能相信?何腾蚊的报告简直就是马后一炮,谎报战功,南明王朝也不会相信的。结论只能是,只是传闻,井无其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湖湘时,他的手下还有40余万兵马,驻九宫山一带至少也有数万人,说他仅带20名亲信,与事实明显不符。况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杀,他的几十万大军岂能善罢甘休?九宫山能平静吗?然而,事实上,当时九宫山租平静,那几十万大军也很平静。因而,从反面证明,李自成未死!

那么,为什么有"遇难"说,而且在民间广泛流传?据推测,这是李自成与其部下搞的烟幕弹,一个缓兵之计。一方面,扬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对这支大军的敌意,下一步可能联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为,心腹之患已除。放松警惕,一旦时机成熟,李自成可东山再起。

也有人说李自成在夹山寺隐居。

据说,清朝初年,即将上任的云南同知张琼伯在赴任途中,游访石门夹山寺,与寺中方丈谈古论今,颇为投缘,相见恨晚,视为知己。几年后,他又重访夹山寺,则寺在方丈已死。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诉他:那方丈就是威震天下的闯王李自成。在九宫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将孙某。

乾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亲赴夹山寺调查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亲眼见过一幅李自成的画像,据称,叫"奉天玉和尚"。

清末以来,一些寻访李白成遗迹者,在石门等地发现的诗词、断碑、出土文物上,也找到了与李自咸有关的蛛丝马迹,"金鞍五镫马如龙。"

·徐听三公话政猷。""子门徒已数千指中兴。""况值戎马星落雨旧天。"……

全然不是和尚心境与口气,倒根像是戎马出身的帝王的心声。

1981年,在石门夹山寺发现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据考查,在一个瓷坛中盛的遗骨,与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与李自成家乡陕西米脂县的习俗相同。

据说,著名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也不否认李自成禅隐夹山寺的说法。

但这一说法仍有不同意见。

有人说,奉天五大和尚墓等的发现,只能说明石门夹山寺确实有奉天玉大和尚这个人,并不能证明奉天五大和尚就是李自成。

又有人说,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伤失明,但奉天玉画像却双目炯炯有神,以此证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

还有人考证,石门夹山寺由一座破旧的古庙装修成具有相当规模香火不绝的寺院,是奉天玉沿门托钵化缘积累的资金所建,而且得到了当地士绅的支持。试想,在大势已去,官府穷追不舍之时,李自成怎敢明目张胆,带着眼疾。不顾一切到处抛头露面为寺化缘?

因而,李自成隐居于夹山寺一说,也成不了定沦。

关于李自成之死,还有几说,如死于黔阳罗公山,死于辰州九宫山,死于广西峡山,死于平阳等,究竟何者为是,实在令人无所适从了。

虽然学术界尚无定论,但奉天玉和尚越来越因起大众的兴趣,并经常以僧人的身份出现在武打小说和电视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