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三八线往事
14393900000023

第23章 谈的耐心谈,打的坚决打

正在焦急地寻找180师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险情。解方说,发现分几路向北进犯的敌人,最近的离空寺洞志愿军总部只有六七十公里,对于机械化部队的美军来说,这不过是个把小时的事。

一个警卫团显得势单力薄,而附近又没有部队,洪学智和解方都很着急,总司令部又一次唱起了空城计。

洪学智说:“敌人再追过来,志愿军司令部就危险了。”

彭德怀仿佛没听见他们议论,独自站在地图前。

“你怎么还没事似的!”洪学智叫道,“彭总,敌人快到门口了!”

解方说:“调部队吧。”

“对,”洪学智说,“马上调部队过来保卫空寺洞,守住空寺洞前面的口子。”

彭德怀说:“各部队正在一边阻击敌人一边后撤,任务都很重,伤亡都很大,调哪个部队呀?不好调呀!”

洪学智火愣愣地说:“那也得调,把老帅丢了,仗打得再好又有什么用!”他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找,手指头一下子停留在阳德那个小红圈上。

解方说:“这是42军,刚到那里休整。”

洪学智说:“命令吴瑞林结束休整,火速赶到这里,负责警卫志愿军司令部。”

彭德怀沉思了片刻,摆摆手,说:“算了吧,他们也是刚到阳德,疲劳得很。”

“刚到也不行。”洪学智说,“这事你别管了,我去下令。叫全军连夜来。”

彭德怀火愣愣地说:“干吗?调一个军来保卫我彭德怀?我没那么大的谱,我的命也没那么重要。”

解方叹了口气,已经无奈。

洪学智说:“你彭德怀是没那么重要,可是担在你肩上的使命重要。彭德怀的安危不是你个人的事,这是全局!如果敌人把彭德怀活捉去,或者消灭掉,那比消灭我们一个军要糟糕得多!你现在,没有理由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

这一阵连珠炮,把彭德怀给镇住了,半晌没答上一句话来。

解方在彭德怀身后不免发笑。

“你厉害。”彭德怀悻悻地说,“那就调吧。一定要来,来一个师吧。”

洪学智斩钉截铁地说:“一个师太少,顶不住,我去发令,42军全军过来。”说罢就走。

彭德怀望着洪学智的背影,半开玩笑地说:“这个人,独断专行。”

解方笑出声来。

命令一到阳德的42军,军长吴瑞林把电报一摔,说:“这彭老总尽干悬事!迟早得当俘虏!”他叫来参谋长,叫他看了电报。

参谋长问:“怎么办?去吗?”

“废话!”吴瑞林说,“丢了老帅,这仗怎么打?马上集合队伍!”

其实他也知道有难处,一个小时前部队刚刚赶到阳德,没喘匀一口气又要开拔,他的队伍已经伤了元气了。

山坡上下,很快集合好了黑鸦鸦的队伍。

军长吴瑞林在鼓动:“敌人已经威胁到志愿军司令部了,彭老总跟前没有兵!同志们,现在,保卫志愿军司令部,保卫彭老总的任务落在我们42军肩上。我命令,全军结束休整,立刻出发!”

一听说保卫彭老总,战士们顿时来了劲。有人带头喊:“保卫彭老总!”

全军气壮山河地吼:“保卫彭老总!”

部队随即出发,跑步前进。42军以急行军的速度向空寺洞挺进,辎重都压在后面,先头部队几乎是跑步前进。

两条腿战胜了四个轮子,他们到底抢在美军前面到达了指定地点构筑起工事,这时敌人已经开到了对面,见有42军布防,敌人没敢轻举妄动。

吴瑞林放下望远镜,对政委周彪说:“来得正是时候,再晚一步,敌人就压过来了。”

周彪说:“彭老总也是,他跟前总得有一支部队呀,净唱空城计。”

空寺洞有一片柞木和果松的混交林,至少有十几公顷的范围,是个天然的隐蔽场所。从昨天起,树底下就搭起了大棚,各兵团、各军的首长陆续到来。

远远的山坡、山沟都布上了流动哨。

一些吉普车都插上了伪装。

这里临时搭起一个很大的掩蔽篷,上面盖了土,搭上树枝作伪装,现在这里正召开五次战役总结会。

彭德怀总结说:“五次战役,我方共投入15个军,歼敌82 000余人,粉碎了敌人妄图在我侧后登陆的企图,摆脱了四次战役的被动局面,现在迫使敌人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第五次战役我们虽然胜利了,但很不圆满。第一,准备仓促,我战略预备队刚刚集结就投入了战斗,经验不足;第二,在多山的地形战斗,与现代化的美军作战,采取正面突破的办法,分割包围敌人是困难的,因而形成了平推,未能更多地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第三,战役收尾,主力部队撤出时,我掩护部队的组织和协同都不够好,加上180师师长指挥失误,致使一个整师失散,许多人当了战俘,这是十分沉痛的。”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在军长们中间搜寻,目光盯住了60军军长韦杰,韦杰垂下头。

“韦杰,你站起来!”彭德怀严厉地说。

韦杰站起来。

人们意识到,韦杰将要当第二个梁兴初被盛怒下的彭老总痛责了。

彭总说:“韦杰,你那个180师,是可以突围的嘛,你们为什么说被包围了?敌人不过是从你们面前过去而已,晚上还是我们的天下嘛,你怎么指挥的?”

韦杰说:“他们烧了密码,砸了电台,无法联系,我们为救180师,181和179师都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

“都是你的责任,”彭德怀不客气地说,“你这个军长怎么当的?命令你撤退时,你们就照转电报,为什么不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好?”

韦杰一声不吭。

彭德怀问:“那个180师师长叫什么?回来了没有?”

韦杰说:“他叫郑其贵,副师长段龙章和参谋长王振邦都回来了。”

“他还有脸回来?”彭德怀说,“这样的人,应当军法从事!”

会场鸦雀无声。

彭德怀对韦杰又说:“听说3兵团和你们60军给郑其贵发了表彰电?表彰他什么?表彰他一个师全军覆没吗?”

韦杰缓缓抬起头来,说:“我认为,把板子都打到180师的屁股上是不公正的……”

彭德怀又拍了一下桌子:“好啊,我想听听这板子该打到谁的屁股上!”

会场气氛格外紧张起来。

邓华捅了陈赓一下,希望他出来缓和一下气氛。他是新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因为他资历深,在八路军386旅当旅长时,就是彭德怀的老部下。邓华还知道,陈赓是个乐天派,跟谁都开玩笑,他敢拍朱老总的肩膀,敢当众拿周恩来、邓颖超恋爱时的小故事当笑料。

不过陈赓也怕彭老总。他当旅长时,有一回几个旅部的首长每人凑了点津贴费,买了点酒,弄了一只鸡改善生活,桌子一放上来,警卫员报,彭德怀来了。吓得陈赓赶忙把鸡藏起来。

不过晚了,彭德怀闻到了香味,要吃。陈赓说,以为彭老总天天喊朴素、吃苦耐劳,不喜欢吃肉呢。彭德怀说,我彭德怀不傻又不笨,我不知道肉好吃呀?我只是不赞成享乐主义就是了。

既然邓华今天让他出面,他只好勉为其难。他笑眯眯地对彭德怀说:“老总,该吃饭了,我肚子可饿了。”

彭德怀看了他一眼,给了他面子,气也消了些,大手一挥:“好,先吃饭。”人们都松了一口气。

彭德怀不走,却没有一个人敢动。彭德怀还没注意,陈赓挽起他的胳膊,拖着他先走,人们才陆续离座。

杜鲁门撤掉了麦克阿瑟,用艾奇逊的话来说,麦克阿瑟的阴魂不散,天晓得麦克阿瑟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支持者。据艾奇逊告诉杜鲁门,在麦克阿瑟的专机“巴丹号”抵达旧金山时,尽管此前麦克阿瑟想神不知鬼不觉地过境,可没有办到。包括加利弗尼亚州州长厄尔·沃伦在内的民众,夹道欢迎他们视为神话人物的五星上将。

华盛顿欢迎麦克阿瑟的壮观景象,令杜鲁门好不嫉妒,竟有两万人拥向机场,这等于是对杜鲁门的批评。当初积极主张撤掉麦克阿瑟职务的官方人物马歇尔国防部长、布莱德雷参谋长、柯林斯陆军参谋长、范登堡空军参谋长、谢尔曼海军参谋长,都出席了欢迎仪式,只有杜鲁门和艾奇逊没有去,无形中他们成了“残害忠良”的罪魁,这令杜鲁门心里十分恼火。

更叫他发烦的是此后的听证会,麦克阿瑟在国会共和党人的怂恿下,举行了有关朝鲜战争和对麦克阿瑟处理的听证会,所有的“国会调查”,都是麦克阿瑟对杜鲁门的“控诉”,在朝鲜战争的策略上,杜鲁门成了麦克阿瑟攻击的“绥靖主义”。

艾奇逊说杜鲁门太软弱。他本可以在军事法庭上以违抗命令罪对麦克阿瑟起诉、审判,但杜鲁门没有这样做。

麦克阿瑟在此后的旅行讲演过程中,把杜鲁门描绘成“道德彻底堕落,堕落成共产主义的附庸”。

杜鲁门感到麦克阿瑟好笑,不值一驳。他决心不受他的干扰,而致力于寻求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的途径。

这天,麦克阿瑟又跑到休斯敦去大放厥词,对此已经厌倦的杜鲁门,对来自休斯敦的报告不屑一顾,令他心神不定的倒是国内的反战情绪。

杜鲁门在他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厅里,就听见外面的口号声和军警的哨子声了。

杜鲁门端了一杯咖啡,站在落地大窗前看着对面宾夕法尼亚大街和街心公园。

那里正有游行队伍过来,人们举着的标语牌上写着“不要战争”、“从朝鲜撤兵”、“杜鲁门政府下台”等反战内容。

游行队伍在白宫路段停下来,口号声此起彼伏。

艾奇逊汗淋淋进来,说:“我的汽车差点被示威的人推翻。”

杜鲁门问:“格罗斯那里有消息吗?”

艾奇逊说:“格罗斯试探过马立克,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引起一些谣传。”

杜鲁门想在美军又推过三八线的时候停战,可他摇动的橄榄枝没人表示多大兴趣。他知道,战争再打下去,美国也占不了什么大便宜,现在中国大张旗鼓地源源不断地派兵入朝,美国与一个没有外交关系又不经宣战交火的国家打了8个月,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特例。

更有趣的是中国的名目是志愿军,似乎是民间的,正如美国举的是联合国旗帜一样,杜鲁门称这为“假面舞会”。

这假面舞会还能支持多久?人力、财力都在其次,隔三差五的反战游行和国内反对派的声讨、挞伐,已经令杜鲁门头痛不已了。杜鲁门说:“看来,找莫斯科不行了,也许应当直接去找中国。”

艾奇逊说:“我通过瑞典和香港渠道都试探了,中国同样没反应,好像他们并不急于谈判。”

杜鲁门说:“李奇微总不会像麦克阿瑟那样不听命令,我们必须现在寻求谈判,打了快一年,我们又都回到了三八线。”

艾奇逊眼睛突然一亮,说:“我想起了一个人,乔治·凯南。”

杜鲁门问:“是在国务院当顾问的乔治·凯南吗?”

“是他。”艾奇逊说,“他的正式公开身份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员,他在苏联工作过很久,对苏联颇有研究,又是马立克的老朋友,请他出面大概可以。”

杜鲁门说:“不过,最好别让他暴露我们官方的意图。”

谈判的风最先吹到李奇微那里,是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渠道。

李奇微是在东京第一大厦的办公室里看到布莱德雷的电报的。

这间屋子没有大变化,只是原来挂在华盛顿和林肯画像下的麦克阿瑟座右铭不见了。

希基拿起来又看了一遍,说:“参谋长联席会议又要束缚我们的手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奇微冷笑:“他们想为谈判创造条件了。”

希基说:“范佛里特说,我们有力量打到鸭绿江。”

李奇微说:“说大话反正不缴税。其实,现在我们每前进一公里,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这一个多月,我们又损失了几万人。你知道中国有多少部队开进了朝鲜吗?六七十万!中国有4亿人,如果需要,他们可以动员一个亿的人来同我们拼命,这是十分可怕的。”

希基问:“那我们怎么办?”

“最大限度杀伤中国军队,”李奇微说,“反正极端手段杜鲁门现在不想用。”

“将军所说的极端手段是轰炸中国本土吗?或许还要使用原子弹?”

李奇微说:“当然。”

纽约长岛的夏天是动人的。这个散布着富人别墅的岛上,鲜花盛开,草坪青翠欲滴,碧蓝的海浪无休止地洗刷着金色的沙滩,这里幽静而高雅。

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就住在长岛的格伦克福庄园,这是一幢三层的西班牙风格的建筑。

马立克在豪华的客厅里接待了来访的凯南,他们是老相识,凯南在苏联工作过多年,是苏联通。他们交谈也用俄语。其实马立克已猜到他是替杜鲁门放试探气球来了,但马立克不会戳穿。

凯南的头发全白了,梳理得很整齐,有点像中世纪贵族们的假发套。他有一张皮肤细腻、五官端正的脸,胡子总是刮得那么干净,他脖子底下吊着一副夹鼻镜,只有看什么文字的时候才夹到鼻子上。他真的是一副典雅的学者风范。

话题由长岛的别墅降价开始,凯南说这是因为经济不景气,他说他在美国不算穷人,可仍然不敢奢望在长岛的富人区买一栋房子。

服务员送来一杯带冰的威士忌,恭恭敬敬地放在凯南面前。

凯南啜了一口酒,用俄语说:“我今天纯粹是私人拜访,来见见老朋友。”

马立克笑道:“私人访问也不妨谈谈公务啊。”

凯南说:“我真的不肩负任何使命。”

马立克说:“好啊,我的紧张情绪一下子松弛下来了。”

两个人都笑起来。

凯南说:“尽管我在政府中没有职位,它并不妨碍我关注人类的和平。”

马立克说:“你想谈谈朝鲜战事吗?”

“是的。”凯南说,“美苏两国在朝鲜问题上,似乎正在走向一场可能是最危险的冲突,美国人最怕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我想,苏联也不想拥抱战争。”

马立克已有警觉,却仍带笑地问:“既然美国面临这样的危险,美国似乎应该改变一下了。

主动权在美国手中。”

凯南说:“看来,中国人会把美苏都拉到可怕的漩涡中去。”

马立克说:“那么,难道不是美国人先进入朝鲜,在四个月之后,中国人才介入的吗?”

凯南说:“我不想讨论这个问题。”

马立克说:“可这是回避不了的。去年6月27日杜鲁门的声明侵犯了中国主权,你们派第7舰队占领台湾海峡,又构成了事实上的侵略,你们轰炸了中国鸭绿江畔的城市,中国人出兵是自卫,这错了吗?”

凯南说:“你说的那些,留给后人去评论好了。我想说,有识之士都应当在现在拿起灭火器来,给三八线的两侧浇点水。我很想知道莫斯科有什么打算,有什么积极建议。”

马立克说:“问题是,苏联并未参战,不是参战国的任何一方,美国却是。”他巧妙地把球踢了回去。

话到此,凯南只好正面切入了:“现在,据说美国有和谈之意,苏联难道不希望朝鲜实现和平吗?”

马立克说:“苏联从来都反对战争,但也不能参加朝鲜停火的任何讨论,这个问题应当与北朝鲜和中国商谈。我想,他们也是愿意停火的,打仗要死人,这是常识。”

凯南想攻破马立克这样的职业外交家的防线,自知是很困难的。但谈到这里已经心照不宣,马立克明白凯南的来意,马立克也暗示了苏联的立场:虽不能直接介入停战谈判,但对中国施加影响是可能的。

这总是积极的响应,凯南已经很高兴了,他期望由自己来打破横在两大阵营中间的“朝鲜坚冰”。

艾奇逊对凯南的出使也算满意,毕竟把一块巨大的岩石撬动了一条缝隙,正如凯南所说,对于困难的事,美国应知难而上。

美国摇的橄榄枝全世界都看到了。

金日成为此专程访问北京,他知道和谈与否,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北朝鲜自己,纵然苏联没有参战,这也称得上是一场局部的国际性战争。

毛泽东在颐年堂摆了很多干果、水果,请金日成品尝吐鲁番的马奶子葡萄和哈密的瓜。金日成带来一箱早熟型苹果,朝鲜是盛产苹果的多山国度。

他亲自把箱子里的苹果一个个排列到茶几上,毛泽东和在座的人无不称奇。每个苹果上都有字,苹果是纯红的,字是绿色的。第一排苹果排列起来是“感谢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支援”

,第二排则是“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拿起一个摸摸,原来不是写上的字,也不是贴上去的,而是长在果皮上的。金日成解释说,在苹果长得差不多时,把剪好的纸字贴在苹果朝阳的一面,贴字的地方见不到阳光,变不了红色,等果子成熟再把贴上去的剪纸揭掉,字迹便长在苹果皮上了。

毛泽东把玩着,心里很高兴,难为他们这一片良苦用心。

金日成说:“我早就想来致谢了。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援助,我们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您为了支援我们,儿子都牺牲了,我们都很难过。”

毛泽东又提起了历史上的事。他说:“明朝大将李如松都能率十万大军去援助受日本人欺侮的朝鲜,我们共产党就更应该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不富有,可中国人都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

周恩来说:“主席来得正是时候,美国请了个凯南出面,跟马立克有一番谈话,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

金日成说:“美国可能使用的是缓兵计。”

周恩来说:“从他前一时期的表现来看,有可能是缓口气,施放一个烟雾弹,准备好了再打。”

毛泽东说:“人家摇橄榄枝了,我们不能装看不见,我们从不拒绝谈判,问题是时机。”

金日成说:“从战场实力看,我们现在占绝对优势。”

“是呀,”毛泽东说,“去年秋天他推进到鸭绿江时,他才不会提出停战呢。如果我们能再多歼灭它一些部队再来谈,会更有利。”

周恩来说:“如能讨论逐步撤退外国军队,包括朝鲜前途问题等条件,我方不宜拒绝。”

在中朝领导人就朝鲜停战问题达成一致看法不久,马立克在联合国发表了重要演说,实际上也代表了中朝方的意向。马立克提出,实现朝鲜停火停战,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的主张,在国际引起强烈反响。

这是苏联对美国的第一次正式回应,杜鲁门心里是高兴的,可不能忘记攻击对方,不能显得软弱,所以他在田纳西州航空工程奠基仪式上讲到未来的和谈前景和美国态度时,他说:“我们无法断定苏联统治者将要做什么,虽然克里姆林宫仍在想方设法分裂自由世界,但自由世界仍乐于在朝鲜采取任何有助于世界和平进程的步骤。”

仿佛只有美国在艰难地致力于和平。

私下里,杜鲁门更为关心的是中国的态度,苏联喊得再响亮也没有用,他不是交战国。

艾奇逊说:“我们应该感谢凯南先生,这条路终于走通了,马立克终于有了积极回应。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说得更明确一些,他说应是双方军事司令间的谈判,不涉及领土、主权。”

杜鲁门说:“这话该由我来说,很妙。可是中国人却一直在沉默。”

艾奇逊说:“今天《人民日报》表态了,支持马立克的建议,不过没有忘记抨击我们占领了他们的台湾。”

“北朝鲜呢?他们有什么反应?”杜鲁门又问。

艾奇逊说:“北朝鲜显然不赞成苏联的提议,平壤电台竟然说,他们为自己自由进行的战斗,也将有助于对苏联的支持,又说我们正在武装日本。”

杜鲁门说:“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了吗?”

艾奇逊说:“中国和北朝鲜都不愿意买苏联的账,也许不满意他们的老大哥没有像中国那样肝胆相照。俘虏营里的北朝鲜战俘们一提起中国人,感动得流泪,而说起苏联人,他们说,不够朋友。他们还说,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富朋友躲在一边看,穷朋友却毫不犹豫地上来帮忙。”

对于李奇微来说,他认为谈判的风吹得越多,对士气越不利,要么马上谈,要么打,根本别做姿态。

范佛里特对李奇微说:“士兵们都盼着和平谈判呢。马立克和杜鲁门的讲演电台都播了,记者的报道也满天飞。”

李奇微说:“应当限制他们听这种广播,这会影响士气。”

范佛里特说:“你没有权力把他们手里的袖珍收音机统统砸掉,就像你不能没收他们口袋里的裸体女人照片一样。”

李奇微说:“必须克服任何松懈散漫现象。有两件事不能忘记,其一是克里姆林宫口是心非,善于欺骗,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另一件事是,即使真要停战,从提出到落实,也不知要经过多么漫长的时间。现在战场上一刻也没停止过战斗嘛!我要你提醒部下,在敌人把枪扔下之前的一秒钟,你都必须保持射击的姿势。”

范佛里特问:“你不是说,总统已指示你6月30日要向中朝方表达我们停火的愿望吗?”

李奇微说:“是的。不过布莱德雷也同时要我们把你北面最有利的高地夺到手中,占领这片高地可以在谈判桌上做交易。”

但是到了6月30日,李奇微已经正式通过电台向金日成、彭德怀广播,要求谈判了,他是奉美国政府之命。他和麦克阿瑟不同,他知道真正坐下来签字、撤军,那是很遥远的事,可他不能正面与政府冲突。

那天彭德怀正在吃饭,收音机开着,远东电台在广播,他嫌吵,叫方晋关掉。

一个翻译说:“彭总,李奇微在向你和金日成广播。”

彭德怀很感兴趣地说:“又是劝我举手投降吗?”

“不,”翻译说,“他们建议谈判,地点在元山港一只丹麦的船上举行。”

彭德怀说:“有这样的事?再重播的时候,速记下来,一字不能丢。”

翻译说:“是。”

彭德怀向北京请示的时候,毛泽东甚至连给李奇微的复电都替他起草好了,用电报发了过来。

彭德怀、金日成的复电到了李奇微手上,是7月1日。

希基向李奇微报告:“彭德怀和金日成复电了。”

李奇微问:“他们拒绝谈判?”

“恰恰相反。”希基把电报递给李奇微,说,“他们同意谈判,只是不同意在丹麦军舰上谈,要在三八线上的开城谈。”

“是吗?”李奇微看着电报,说,“看来,历史注定这魔鬼一样的三八线再次显示它的重要。这需要向华盛顿报告。”

这消息对本来厌战的美国兵和士兵家属来说,无疑是一线曙光。美国报纸在着力渲染和平的“近距离感”。

这些报纸雪片一样飘落到李奇微的桌子上。

李奇微恼怒地说:“可恶的报纸,耸人听闻,他们这样呐喊,会使我们的队伍更加厌战,这等于给我施加压力,弄不好会在军事上做出让步。我必须给参谋长联席会议致电,提请他们的注意。”

希基说:“看来,政府是要坐下来谈判了。”

李奇微说:“一旦停战,会瓦解士气。其悲剧之大,莫过于重演上次大战结束后美国部队不光彩行为了。”

希基问:“封锁消息吗?”

李奇微说:“告诉范佛里特,用空中力量加紧对敌人的惩罚,越是要谈判,越是要狠狠地轰炸,要大打!”

说是这样说,姿态还必须做。从这天起,双方联络人员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程序性的磋商。终于达成了7月10日在开城举行会谈的协议。

周恩来拿着这份文件交给毛泽东:“这是双方达成的最后一份协议,7月10日起正式谈判,双方代表团在进入开城时,每辆车上均覆盖一面白旗,以便识别。”

毛泽东看了看,放下,说:“所有的谈判都是军事的延续。美国人有可能在谈判期间发动一次大的攻击,在后方则实行大规模的轰炸,以期逼我订立城下之盟。”

周恩来说:“彭德怀已经发现,敌人加紧调动军队并没有停火迹象。”

毛泽东说:“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嘛!如果敌人来攻,告诉彭德怀,必须大举反攻,将其打败。”

周恩来说:“彭德怀说了两句话,叫做打的坚持打,谈的耐心谈。”

毛泽东赞赏地笑道:“精辟!就是这十个字,打的坚决打,谈的耐心谈。恩来呀,谈判桌可是更复杂的战场啊,得有个谋士才行啊!”

周恩来说:“前面的人都定了,我想让李克农、乔冠华去当他们的幕后参谋。”

“用人得当,”毛泽东说,“李克农是老谈判了,西安事变时与张学良的代表谈判,国共谈判时任军调部中央代表团秘书长,都很出色。不过,跟美国人谈判,毕竟是头一次,叫他不要掉以轻心啊。”

周恩来说:“给他们的班子也配齐了,现在正准备电台、新闻收发报机。”

毛泽东说:“行前我还要同他们谈谈。”

李克农和乔冠华到朝鲜来了,彭德怀称他们是“幕后军师”和摇鹅毛扇子的角色。他和李克农在西北战场时就很熟,1935年,在全国抗日救亡高潮到来的时候,流亡的东北军正被利用来打陕北的红军,彭德怀亲自做东北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张学良要在洛川见中共代表,派谁去呢?有人建议,李克农长期从事白区工作,有丰富的斗争经验,于是彭德怀拍了板。

李克农不辱使命,回来后告诉彭德怀,如我方有诚意,张学良愿奔走于甘肃、南京之间斡旋。这导致了后来的周恩来、张学良的肤施会谈,对1936年的西安事变也具有建设性、开拓性的意义。

在送别李克农去开城前,彭德怀叫食堂多炒了几个菜,还弄了点朝鲜酒,为他们送行。

李克农喝了一口酒,说:“请彭老总作指示。”

“别将我军了。”彭德怀说,“打仗你不如我,跟他们磨嘴皮子、斗心眼儿,我不如你,也没那份耐心,你没看我这嘴唇子总是这么厚吗?没磨出来。”

人们都笑了起来。

乔冠华说:“毛主席说彭老总有一句话特别精辟,叫什么谈的谈、打的打?”

彭德怀笑了:“我是说谈的耐心谈,打的坚决打。”

李克农说:“妙!没有战场当后盾,再有技巧也谈不明白。”

根据彭德怀的指示,杜平又挑选了6个记者,都是精明强干的人才,是准备派到谈判现场去的,彭德怀也摆了一桌缴获的美国罐头招待了他们。

彭德怀在给几个记者讲话时说:“你们几个记者是挑选出来的,让你们到开城谈判现场去,是要你们及时地、准确地把动态、新闻公布于世,美国的记者还是很厉害的,可以说他们无处不在。”

一位正在摆弄照相机的摄影记者说:“首长放心,我准备把美国代表的丑态都拍下来。”

彭德怀笑起来:“人家的家丑不一定让你抓到啊。”

“报告!”突然一声清脆的喊声在门外响起。

一个记者跳了起来:“康乃馨来了。”

果然是她,英姿飒爽地走进来。

彭德怀问:“你的伤全好了?”

康乃馨说:“我都在前方采访半个多月了,你看,不瘸不拐吧?”她在屋中走了几步正步。

彭德怀说:“好。你今天赶不到,他们几个就出发了。”

彭德怀亲手给康乃馨盛了一碗大米饭,好几个记者都吵吵“嫉妒得要命”,说彭老总重女轻男。彭德怀兴致特别高,一人给他们添了一勺饭,才算摆平。

别人都吃完去刷碗了,康乃馨仍然不紧不慢地吃着,一边吃一边不停地说。

彭德怀又坐到了桌旁,说:“你吃饭可不像个军人。”

康乃馨说:“就是吃不快,有好几次,要打仗了,没吃上饭就出发了,光挨饿。”

彭德怀说:“这也是锻炼。四平八稳在战争时期,根本没有这个词儿。”

康乃馨问:“彭老总上我家去了?”

彭德怀故意地说:“没有工夫,没去成。”

“不对吧?”康乃馨说,“我妈妈的西餐还撬了毛主席的湖南菜的行呢,没有这事?”

“你爸爸写信来了?”彭德怀问。

康乃馨说:“一个记者回国送稿子,捎回来的。我爸爸说,由于你的光临我们的四合院蓬荜增辉。只是,我的房间让你见笑了,是吧?”

彭德怀说:“我没有说什么呀!小资味儿,对了,这话是你爸爸扣的帽子。”

康乃馨天真地说:“你真的没嘲笑我?内心?”

“真的没有。”彭德怀说,“进入你的房间,我好像进入了另一种世界。女孩子嘛,应该有你们的世界。你若进我的房间,那可没味道,一个行李卷,一张床,一个脸盆,如此而已。”

康乃馨说:“你没笑话我就好了。”

彭德怀说:“我这一辈子没有孩子,有时候我见了年轻人,常常幻想他们是我的孩子,我可能也并不了解他们。”

康乃馨问:“彭老总,你真的喜欢孩子吗?”

彭德怀说:“喜欢又能怎么样呢?”

“我给您当女儿,你要不要?”康乃馨天真调皮地望着彭德怀笑,“我保证孝顺。”

彭德怀说:“君子不掠人之美呀!你是你父母的掌上明珠啊。”

这时李望来喊:“彭老总,中央电报。”

彭德怀匆匆地走了。

康乃馨和她的同行们赶到开城来凤庄时,这里已经开始布置谈判会场了。来凤庄很漂亮,看上去是一位富绅的宅第,院子里有两棵虬枝盘曲的古松,还有花坛,只是处于战争年月,花圃侍弄得不好,花草不茂盛。

邓华和解方征衣未脱,来到了开城参加谈判。康乃馨跟在他们后头去看谈判会场,邓华说:

“正式开始谈判时,记者就只能在外围了。”

会场的房间不很大,是来凤庄的三间正厅,工作人员在房子正中间摆了一张长条桌,两个参谋在铺了绿呢台布的桌子上,拉了一条红绳作为中央线。邓华说,这是“小三八线”。南日说,谈的时候,双方代表的手不能过线,过线就是“侵略”。人们都笑了。

看完了现场,李克农、乔冠华又带人察看了对方直升机降落的地方,李克农再三强调安全,因为中立区事实在我方控制区内,万一对方代表出现人身伤亡事故,那国际舆论会对我们极为不利。当时担负保卫开城中立区安全的是志愿军47军和朝鲜人民军1军团,李克农让邓华、解方亲自约见了47军军长曹里怀、政委李人林和副军长刘贤权,要他们立军令状,保证不出纰漏。

没想到,事到临头,在交换证书议程上却出了纰漏。按国际谈判惯例,在首次代表会晤时,双方首席代表要递上有长官签名的证书,“验明”后才能坐下来谈判。

我方的证书已经有了金日成的签字,可只有几个小时就到了开谈之时,现去请彭德怀签字已来不及了。李克农亲自给彭德怀挂通了电话,问怎么办。

彭德怀说:“怎么办?我坐飞机去也来不及了。反正洋人又认不得中国的方块字,张三、李四写的他会分得出来?美国中央情报局也不会来查这个。你就代我签了嘛!”

李克农笑道:“彭老总既然授权,我可不客气了,要冒充一回彭大将军了!”

放下电话,乔冠华早在砚台里替他研好了墨,李克农濡了濡毛笔尖,写出彭德怀三个字时,邓华第一个叫起来:“像,太像了,怕是彭老总自己也分辨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