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衣食住行指南针
14437400000110

第110章 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有哪些好处

研究表明,公交车和私家车在人均排污方面的比例:氮氧化物为1:11,碳氧化合物为1:15和1:16,完成一次同样的出行,使用公交车与小汽车所占用的道路面积比为1:7;而一列地铁或轻轨可同时解决500~600人的出行,相当于减少125~150辆轿车的使用量。在目前巨大的交通压力下,应优先选择大运量、高效率的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和轻轨为主要干线,各集散点辅之以各种公共汽车组成子网,形成便利的换乘系统;同时开辟公交专用道,使它在滞留事件上少于其他交通工具。这也是发达城市居民出行的模式,如香港人口不到上海的一半,但公交客运量却与上海持平,说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吸引大多数出行者。

中国人口多、土地少,若建立一套如美国那样以汽车特别是私车为中心的运输体系的话,侵占耕地,加剧人口过剩,给多数人带来的只能是灾难。提倡使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系统——在限制轿车生产的同时,加速扩大自行车的生产——对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是大有好处的。自1969年以来,自行车因其健身、休闲、环保等优势,作为物美价廉的交通工具,普及程度一直在提高。由于对空气污染、交通堵塞、二氧化碳排放和土地缺乏等等的担心,以及在今后几年粮食短缺形势的严峻,自行车将因其节省土地和稳定气候的长处而更受欢迎。特别是当距离不是很远,或时间不是很紧的情况下,骑自行车或步行除有利于环保外,更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巴黎用“单双号”限制地面车辆,惟独对公共汽车网开一面且让人免费使用,还要为之加装空调,以提高舒适度。连被私人轿车挤出路面多年的有轨电车,也被请了回来。公共汽车的主要问题是不守时,乘客心中无数,心情烦躁,为解决这个问题,卢森堡市各车站都设了电子线路牌,向等车人显示着车辆的实时运行情况,乘客据之能计算出车到各站的时间。当司机预感误点时,则可通过中央调度系统改变面前的信号灯,随即一路绿灯行驶。相比之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被光怪陆离的私人轿车给搞花了眼,忘记了大众利益,忽视了公共交通。某大城市快把公共汽车挤出马路了。个中缘由,值得深究。这恐怕已超出纯粹的交通问题了。“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诚哉斯言。还有人说,有身份的人不乘公交。如果说,靠小车的豪华去摆谱,去哄抬身价,那叫俗气和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