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衣食住行指南针
14437400000133

第133章 家用电器中的环境保护

电子技术在家庭的广泛应用造成的电磁污染,已被公认为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公害。如果做好适当的防护工作,还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电磁辐射对身体的伤害。就电磁污染问题,提醒读者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合理使用电器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减少辐射危害;

(2)饮食注意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机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3)老人、儿童和孕妇属于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在有电磁辐射的环境中活动时,应根据辐射频率或场强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护服加以防护。虽然电磁波导致异常妊娠的研究还在进行,但本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建议孕妇在孕期,尤其在孕早期,全方位加以防护,对于电磁辐射的伤害,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4)选择电磁辐射防护服时,应看清其产品说明、产品的防护频率范围及洗涤、贮存的方法,以免因防护功能不同或使用不当,没有起到防护效果;

(5)平时注意了解电磁辐射的相关知识,增强预防意识,了解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保护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不受侵害。

传统家电在使用中发生的噪声、射线等,往往对环境和人体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如今的家电,除了要求它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功用外,还要求它具有对环境的安全性。具体说,家电产品均要求降低噪声污染、降低能耗和辐射,改善其构件的再生性,多推出诸如资源节约型、低污染排放型、低噪音型、减少废物型、低毒安全型等环保的产品。

比如,在空调中增加负离子发生器,可以净化室内空气;采用触媒技术的空调,能有效消除室内因装修等原因带来的甲醛。冰箱可用新型R410型冷媒代替氟里昂,以防止臭氧层被破坏。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的彩色显像管,可以消除彩电X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目前,国家规定的电视辐射安全标准为0.5毫伦/小时,而“绿色彩电”已降至0.05-0.08毫伦/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