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衣食住行指南针
14437400000150

第150章 用药有哪些误区

(1)迷信新药。不少慢性患者喜用新药,希望尽快取得疗效,但新药一般应用时间短,需经较长时间验证,才能肯定效果,故不应迷信新药。

(2)喜好习惯用药。有些慢性病人偏好于某些药物,自认为疗效好,长期使用,不肯轻易改变,这样经常使用会产生抗药性。

(3)相信输液。有些病人认为输液“好得快”,其实未必。要看病情,能口服就不输液。

(4)认为价格贵的药,疗效就好。实际任何药物都有一定适用范围,对症就是好药。

(5)中药“保险”。认为中药“安全保险”,无副作用。其实少数中药也有毒性,有的可引起严重后果。

(6)认为“抗生素万能”。有的人一头疼脑热就用抗生素,这是错误的,抗生素不但不能包治百病,长期使用,还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7)喜用滋补药。绝大多数人认为,有病必虚,虚就要补。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虚证”不一定要补。

(8)有感冒就吃药。因感冒而滥用药的现象相当普遍,甚至几种药同时吃。这既造成浪费,又因用药过多而直接伤害机体,还酿成许多病毒的抗药性。轻症感冒,不用药在短期内病情好转自愈。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应多休息、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

在感冒初期,流清涕、头痛、全身痛等一些现象属中医的风寒感冒阶段,这时室内温度可暖和一些,衣被多穿多盖一些,多用热的饮食,如生姜红糖水、热面汤加生姜或胡椒。感冒中晚期,身发热、鼻子流稠涕、咽痛、便秘、口干渴思饮等一些现象,属中医的风热感冒。此时室内不宜过热,衣被不宜过多,多喝开水、多用清淡饮食、蔬菜水果等。风热感冒是感冒逐步恢复的阶段,一般不需用药,过几天即可自愈。如一个星期后发热不退,咽痛咳嗽加重或有发喘等症状,恐有合并细菌感染,应请医生诊治,不要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