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衣食住行指南针
14437400000085

第85章 家庭生活须防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各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任何物质,对人体造成污染。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01年第9号通告后,北京的一些消费者打电话到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进行咨询。一位家住在北京市方庄的詹先生说,几年前小区邮局在他家仅一墙之隔的室内建了一座800兆的微波发射站,由于长期生活在微波辐射的环境中,詹先生和爱人出现了严重的头疼、耳鸣等症状,只要离开家里几天,症状便消失。据悉,武汉市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在一座雷达发射站对面近距离地盖了一栋公寓楼,居民害怕电磁辐射污染,至今无人敢购买入住。

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以及手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会产生各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人体造成污染。长期暴露在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的辐射剂量下的人体,体内细胞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导致病变。国内外关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研究已经进行多年,多数学者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宋主任说,近年来,国内外对电磁辐射危害的相关报道很多,专家们归纳了6个方面:

(1)造成儿童白血病。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

(2)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癌细胞增殖;

(3)影响人的生殖系统。男性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

(4)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5)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

(6)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会造成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和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

怎样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污染

(1)购买家用电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时,一定要买正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因为合格产品的电磁辐射值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以内;(2)保持人体与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距离,彩电的距离应在4~5米,日光灯距离应在2~3米,微波炉开启之后离开至少1米远;(3)注意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安排,不要集中摆放。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等,不易集中摆放在卧室里;(4)生活和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尤其是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等,要特别注意电磁辐射污染的环境指数,如果室内环境电磁波污染比较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请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5)注意使用办公和家用电器时间,各种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启用。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使用时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脑最好安装电脑防辐射屏;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屏幕前工作,要穿防辐射大褂、马甲、围裙等系列用品,也可以饮用防辐射茶。电磁波也如同大气和水资源一样,只有当人们规划、使用不当时才会造成危害。一定量的辐射对人体是有益的,医疗上的烤电、理疗等方法都是利用适量电磁波来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国家对电磁辐射的控制标准

1988年3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了《电磁辐射保护规定》,规定了电磁辐射的保护限值范围为100KHZ-300GHZ;1989年《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被正式批准为国家标准,限值是0.4毫瓦/平方厘米;1989年批准的《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提出了电磁波辐射污染的二级容许限值:一级标准为安全环境,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的健康不受任何影响;二级标准为中间环境,长期居住生活在这种地区的人群,可能会产生潜在性不良反应,要加以限制;超过二级标准以上的环境,会给人体带来有害影响,周边环境只可以用作绿地和种植农作物。

居民在购房时无法了解居室内电磁辐射污染的状况;提醒房地产开发商,在规划盖房时要确定所在地的电磁辐射环境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