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14452100000026

第26章 书山有路勤为径——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

小朋友们,你是不是很羡慕那些大科学家呢?是不是希望有一天也能像他们那样为祖国做出大贡献呢?

你知道他们是靠什么成功的吗?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的劳动 正确的方法 少谈空话。”这就是一个大科学家的答案。

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

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

爱因斯坦读中学时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的一家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难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

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三十五岁的人了。

养成勤奋的好习惯

合理安排时间。

学习懒惰常常与生活散漫分不开。养成有规律的生活节奏是矫治懒惰习性的第一步。日常生活井然有序的人,做事就不会拖拖拉拉、疲疲沓沓。

对学习充满兴趣。

兴趣是勤奋的动力,一个人对某项事物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消除怠惰。

吴小同学原来对课本学习不感兴趣,上课随便讲话,做小动作。班主任老师在一次家访中,发现了他爱饲养小动物。于是老师有意让他参加生物兴趣小组,并委托他饲养生物实验室的金鱼。由于他的兴趣得到合理引导,使得他不仅在课外活动中主动积极,而且生物课学习也表现得十分认真。

独立解决问题。

依赖性是懒惰的附庸,而要克服依赖性,就得在多种场合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独立地解一道数学题,独立准备一段演讲词,独立地与别人打交道等等。

加强体育锻炼。

有时候,我们变得懒惰是因为身体虚弱或疾病,使得身体容易疲乏,学习进行不下去。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前提条件。一个人一旦身体虚弱,那么他稍微多看一会儿书,就会感到疲惫。所以,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

学习懒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不同的起因灵活采用不同的纠正方法。另外,懒惰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学习中的懒惰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要鼓励这些同学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改正学习懒惰的行为。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他看书入了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弄得满脸花,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却还不知朋友笑他什么。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妻子给他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妻子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妻子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