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候补局长
1448600000023

第23章 考核成绩 (2)

肖明轩说:“我也接到过这样的电话,我想,省上有关人员的面子固然要顾及,但干部管理的基本原则还是要坚持的嘛。只要市委班子里的意见一致,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

“问题就在这里,”尚文天说,“市委里有人就极力推荐吕四权,非要吕四权当这个局的局长不可。非常为难的呀!”

肖明轩知道,尚文天说的“有人”,主要是指霍海之流,这些人在省上重要部门的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处理不当,谁知哪天给你捅一个娄子,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这也是尚文天难下决心的原因之一。他想了想说:“在干部使用的问题上,还是要以工作为重,当然,该平衡的也得平衡,这也是中国特色嘛!不过,陈志之他们考核的事,既然有人为的因素,还是干预一下为好。”

尚文天说:“是呀,我们不能老冤枉了好人,也不能亏了干工作的同志,更不能助长不正之风。”稍许片段,他说,“这样吧老肖,考核的事,我了解一下情况,如果有错,该改正的还得改正过来。至于这个局班子的事,你我都考虑考虑,听听方方面面的意见,让组织部拿出个方案,上会定吧,你说呢?”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他俩又说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事,肖明轩就告辞了。尚文天沉思了一会,电话叫来了霍海,就陈志之他们考核的事情,向他询问了一些情况。霍海坚持说,考核中没有舞弊行为,考核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尚文天没有表态,就让他走了。之后又叫来童湘仁,他坐下来后,尚文天问道:“有人反映,在对陈志之他们的考核中,有舞弊行为,你凭良心说,有没有这种情况?”

童湘仁不知尚文天的深浅,听口气似乎有点不满这样的考核结果,就想尽量推卸责任,把不当行为推给别人,于是说道:“我也是根据领导的指示,在民主测评这个环节上,放得开了一些,他们内部有没有人作弊,我就不知道了。”

“你们在谈话中有没有发现问题?”

“情况比较复杂,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

“说不好的,有没有说出具体的实例?”

“这倒没有。”

“陈志之的评分低,是普遍打得低还是特别低的分拉下来的?”

“是有几个人打了零分,这样一平均,综合分就下来了。”

“打零分?很明显,这不是泄私愤,就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有意贬低别人。”

“书记说得对。”

“这样,你们再过去了解一下,多找一些人,特别是多找一些基层的同志了解点情况,凡事要拿事实说话,不要凭感情就对一个班子和一个领导同志做出评价。但要记住,不要张扬,不要给下面造成什么错觉,好像这个局的问题有多大似的,明白了吗?”

“明白了,尚书记。”

“好吧,抓紧去做吧!”

童湘仁连连称是,倒退了几步,瞅一眼尚文天,转身出去走了。尚文天望着那扇门,发了一会儿愣,低头批阅他的文件。

因书记和市长的介入,派另外的人对M局重新进行了测评,二次测评的结果与前一次大相径庭:局里上上下下,决大多数人对陈志之都给予了正面评价,而且评价还蛮高的。相反,对吕四权就不那么客气,甚至有人认为,那不过是个人渣,这样的人怎么也能混到领导岗位上?为此还扯到什么“干爹”、“湿爹”这样难听的话。听到这样的结果,吕四权就有点紧张了,他意识到,他和陈志之竞争的天平,已经向对方倾斜了。就这样眼瞅着煮熟的鸭子让它飞走吗?当然不能,要不,他就不是吕四权了。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他也顾不得是不是时候,就去市委找霍海。

他坐下来,霍海不冷不热地对他说,你先倒水喝吧。说罢就低了头阅他的文件。

吕四权嗯了一声,站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坐回原处,一声不吭地喝水。过了一会儿,霍海把阅完的文件夹合起来放到一边去,抬头望着吕四权,叹口气说:“我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还没有遇上你这么难缠的事。这些日子里,省上没有少跑,成效不能说不大,人家招呼也打了,都打了,给尚书记打过,给肖市长也打过,可就是迟迟定不下来。不但没定下来,还节外生枝,冒出个考核事件来。”

“让你费心了,霍书记。” 吕四权沉默了一会儿,话锋一转,有点不屑地说:“我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次考核吗,还能翻了天?我就不信这个邪!”

霍海一听这话,就有点不快。他轻蔑地笑笑,揶谕道:“在这方面,你蛮精明的哈。是,一次临时安排的考核,对一个班子成员的人选,其影响微乎其微。但你想过没有,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本来就不看好你,”说到这里,霍海停下来,过了一会儿,他说,“不瞒你说,那天尚文天问我考核的情况,我感觉不对头,尽管我替你说了不少话。他依然没有表态。据我了解,尚文天在问我之前,和肖明轩接过头。你知道,这个肖明轩对你的成见很深,他要是在尚文天面里说几句不利于你的话,可就是雪上加霜呀!”

吕四权听到这里,就有点气,他不好气地说:“这个肖明轩,软硬不吃。那天我去找过他,他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我也不知道我什么地方得罪了这松人,就这样讨不了人家的好。”

“你什么地方也没有得罪人家,他是仗着自己是票箱里跳出来的,就以民选市长自居,给社会一个清廉的形象呗!”

“这就怪了,我这事跟他清廉不清廉有什么关系?”

“你说呢?也就是我们之间,好赖是吃一个沟里的水长大的,有啥难事,千方百计地护着,遇到这样的机会,尽力往上推荐。出了这个圈子,还有谁认为你是个好干部呢!”霍海直言不讳道。

“我也没有干什么坏事,怎么口碑就这么差呢?”吕四权好像有多大的委曲似的

“好了,闲话不说了。事情走到这一步,实在不易,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霍海说着话,拿起电话听筒,拨了一个号,那边接起来,这边就说开了,吕四权一听,正在和省上的某个人物说自己的事呢。不禁心中一阵狂喜,望着霍海认真的样子,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霍海打完电话,对吕四权说:“你也听到了,人家答应再给这边加加压,不怕他们再这样悬而未决了。”吕四权知道,霍海说的这个“他们”,当然是尚文天和肖明轩了。

之后,他俩聊了一会儿,无意间,吕四权把话题扯到霍海的未来,好像他也非常关心霍海的前程似的。霍海听他说到自己的前程,勉强笑笑,说:“有没有前程,不外乎两种力量,上面有人拉,下面有人推。上面拉固然很关键,下面推也很重要呀!”

吕四权听出霍海的话中有话,略加思索,说道:“霍书记,有用得着我吕四权的地方,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得到,我尽力而为。”

霍海就说:“在你们中间流行着一句话,叫做‘不跑不送,原地不动’,这话是说得俗了些,但话丑理端,是有它的道理的。比如说,你不跑,谁认识你,用人之际,谁又能想起你来,而要跑,两个肩膀抬上个头,又有谁理你那个茬呢。”

“明白了,霍书记,要我们做什么,你就直说。”

霍海不经意间笑笑,慢条斯理地说:“最近想到上面走走,左思右想,想不出个名堂来。这鬼地方,又没有什么土特产,就是有,也值不了几个钱。思来想去,想到了一样东西。”

“宝石?”吕四权问。

霍海摇摇头,半天才说:“那东西倒能拿出手,但你能找到多少呢!”

“书记的意思是,这次去拜访的人不少呢!”

霍海点点头。

吕四权又问:“你说的那东西是什么呢,只要我能找得到,我就是跑遍天涯海角,也要去把它找回来。”

“用不着你去天涯海角。”霍海顿了一下,看着吕四权说,“我想把国内的一些书画名家请到天龙来,在天龙市搞一次大型的书画大赛。正准备筹一笔款。你回去和陈志之商量商量,你那儿能筹点,当然不错,更重要的是,跟各县、区和市上各部门掌握实权的老乡、同学、朋友们都打打招呼,大家都出点力,把这次大赛办好,就什么都有了。”

吕四权愣了半天,若有所思地说:“哦,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霍海说着看看表,吕四权知道霍海该说的话已经说完,到送客的时候了。于是,他又说了几句恭维的话,就搭讪着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