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美丽的家园
14496800000035

第35章 五台山

“五顶嵯峨接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毒龙池畔云生懆,猛虎岩前客过舒。冰雪满山银点缀,香花遍野锦铺疏。展开坐具长三尺,已占山河五百余。”当我一脚踏入五台山,就被古人诗中所描绘的清凉环境和磅礴气势所惊叹折服。

这是一座清凉秘境

五月下旬的太原,与我家居的南方一样,似乎一同携手走进了炎夏。午间走在大街上,虽已穿短袖,但不需多长时间,就汗流浃背了。然而,当驱车北向赶到230公里外的五台山时,气温却骤然下降。我们一行人穿着原先的衣着下车,不料个个被冷得直打哆嗦。到了宾馆,赶紧添衣加裤。说“骤然”,其实用词不当,因为我们不了解五台山的地理特点:一是纬度高。地处东经113°29′~113°44′、北纬38°50′~39°05′之间,属偏东高纬度地带。二是海拔高。五台山地区方圆500里,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三是山峰高。东台望海峰,海拔2796米;西台桂月峰,海拔2773米;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米;中台翠岩峰,海拔2895米;最高的北台叶斗峰,海拔达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自古就有“躺在北台顶,伸手摸星星”的说法。五座山峰恰似五根擎天巨柱,近距离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围成了一个小盆地,将南侵而来的热气挡在山外,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气候,冷气不出,热风难入。即便在盛夏,平均气温也只有摄氏17.9度。

此外,较之其他区域,五台山的降水量相对丰沛,年达400多毫米,利于许多植物的生长。据统计,五台山的植物种类多达600余种,这在黄土高原同纬度地区是极为罕见的。更为奇特的是五座山峰虽高耸峻峭,然而座座峰顶却平坦如台(五台山由此而得名),远远望去,排空山峦,如浪拍天,似澜逶迤。高山峻岭之上,不仅有层次分明的植被带,诸如接连天际的草甸、与时盛开的花事、苍茫碧翠的树林,在山阴古洞还能见到“千年冰,万年雪”等奇观。《清凉山志》就十分真实而形象地记载了这里的独特风貌:“雄据雁代,盘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周五百余里。左邻恒岳,秀出于峰;右瞰滹沱,长流一带;北陵紫塞,遏万里之烟尘;南拥中原,为大国之屏蔽。山之形势,难以尽言。五峰中立,千障环开。曲屈窈窕,锁千道之长溪;叠翠回岚,幕百重之峻岭。岿巍敦厚,他山莫比,故有大人状焉。其间,鸣泉历历,万壑奔飞。嘉木森森,千峦弥布。幽涵神物,蓄泻云龙。萦纡盘踞,无非梵行之栖;隐显环匝,尽是真人之宅。虽寒风劲冽,瑞草争芳。积雪夏飞,名花竞发。白云凝布,在万里之澄江;杲日将升,见一陂之大海。此其常境也。”如此险要而舒展、壮美而典雅之地,岂是一般山水可望其项背。

优越的自然环境与佛教提倡的“心静则凉”梵语奥秘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组合,就诞生了这样一座名满天下的“清凉秘境”了。

这是一个佛国圣域

历代以来,五台山与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被称为佛教的四大名山,而五台山又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宏大的规模荣居榜首。

历史上,曾经有个“感梦求法”的记载,说是东汉时期的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端坐祥云,从西方飘然而来,知是有佛感应,随即派遣大臣向西寻访。使臣在大月氏恰遇正在当地传教的天竺国(今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便邀请到中国。东汉永平十年(67),一行人以白马驮载经卷和佛像,辗转到了洛阳。刘庄一见释迦牟尼塑像,与其梦中所见一样,从此越加崇信佛教。于是下令修建洛阳白马寺,让两位高僧进驻传播佛教。次年,二位高僧到了五台山,看到这里山水特异,知是一方传教胜地,就开始广募资金修建显通寺。从此,五台山飘起了第一声悠扬的经声佛号。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更是在这里大兴土木,广建寺庙,掀起了五台山佛教盛事的第一个高潮。后虽遭“周武灭法”的打击,但大隋开运,正教重兴,寺庙复修,又现生机。到了大唐,每代帝王更是崇佛有加,五台山佛教达到空前鼎盛,成了世界驰名的佛教圣地和佛教交流中心。进入宋代,太宗及之后的几位圣主都“眷思灵峰,流光五顶……”使之与时又盛。元代诸帝,不仅信奉佛教,尤尊喇嘛,藏传佛教就此进入五台山。明代帝王,都想借佛教化愚导顽,辅助王威,崇佛尊僧,蔚然成风,自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清代诸帝,为了怀柔蒙藏,稳固江山,更是大兴黄教,将藏传佛教推向了高峰,促进了五台山佛教的再次繁荣。

据有关资料统计,五台山从汉明帝时始建,到北魏时有寺庙30座;北齐时有寺庙200余座;唐代最为繁盛,寺院多达360余座;宋代时72座;明代时104座;清代时有100座;民国年间,有寺122处;现存寺庙94处,古寺庙遗址153处。如此庞大的寺庙群落集于一山,自然是其他三座佛教名山不可比拟的。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使五台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佛国”。而要名扬天下,当然少不了传播者的努力。这就不得不说到文殊菩萨。佛教传说文殊菩萨是般若的化身。在佛经中,般若即智慧,所以文殊是主司智慧的大智菩萨。还说文殊是为了拥护释迦牟尼主动入世化生人间,协助佛祖弘扬佛法的,是释迦牟尼的上首大菩萨,大乘空宗的奠基人,佛教的祖师之一。在佛教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一万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而《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也说:“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间有山号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大振那”指的就是中国,而五台山不仅位于当年唐都长安的东北方,也处古印度的东北方。这样,经文指向与实地状况的惊人吻合,就无须争议地把文殊道场的位置明确了下来。在佛教中,文殊菩萨的般若智慧被喻为能劈开一切蒙昧、斩断一切烦恼、断除一切魔障的锐利武器,是一种追求绝对平等的根本智慧,是体现“空”与“不二法门”的思想理论,在佛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文殊道场被越来越多的外人传知,文殊菩萨的形象也不断高大起来,直至上升为“七佛之师”、“三世诸佛以为母”,成了各民族佛教信徒最崇拜的佛教神,五台山也随之被称为“金色世界”、“清凉净地”。

正是由于中国历代帝王的莫名崇佛与高僧的佛法弘扬,引来了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韩国、日本、越南、缅甸等国的僧人纷纷慕名而来传法取经。使五台山成了“万圣朝五台,祖师创宗派”、“天下学佛道者,多宗皆于五台”的中国佛教“首府”,国外信徒留学听经的“高等学府”。如今,在台怀镇的腹地,又新建了一所“女子佛教学院”,以期五台佛学香火永续,这就让五台山真正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佛国圣域了。

这是一处文化硅谷

在五台山,一抬头、一睁眼可谓处处都是文化。

一是规划设计文化。五台山现有遗存中,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八个时期的建筑,七个朝代的彩塑,五个朝代的壁画和无数石、木、玉、铜等雕刻的作品。在近200个景点寺庙中,有国保单位6处,省保单位15处。这些遗存,大到院落建筑,或依山就势,或独立旷野,或傲然峰巅,或隐形山坳……比肩离合,错落有致,布局精妙,堪称一绝;小到壁画雕刻,尺幅比例,安放位置,处处讲究,得体醒目。不愧为中国古代建筑规划的示范宝库。

二是建筑文化。在五台山无数的寺院中,建筑风格迥然不同,各具特色。如堪称与河南洛阳白马寺势成双璧的显通寺,是五台山建筑群落最集中的著名古刹。院落虽多,但每座建筑按位置、功能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材料建造出风格迥异的瑰丽殿宇。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主殿,占地1.1亩,面宽34.4米,进深21米,构架为上四阿顶,下四出廊,由108根上等木柱环周围建,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无量殿则全用灰白色的磨砖建造,面阔明七暗三,28.2米;进深4间,16.2米;高两层,20.3米。采用重檐歇山顶,二层上饰檐廊,殿内由3个拱洞构成,拱壁为上墙,墙上有拱门,串通三洞,四壁全用青砖砌就,殿内无大梁、无立柱,壁上有走廊一圈,有梯道可上,在走廊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看清全殿面貌;殿外无廊檐,正面每层都辟有7个拱洞,显得巍峨敦厚,雄伟壮观。而铜殿(也称万佛殿)因地处山坡,规模较小,则采用50吨铜修铸,殿宽4.7米、深4.5米、高8.3米,外观为两层,内部却为一室,造型优美,结构严谨。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塔院寺里的大白塔。大白塔为喇嘛塔的造型,状如覆钵,高75.3米,周长83.3米,塔刹、露盘和宝珠均为风磨铜制成。铜顶高5.3米,铜板边缘吊着36块铜制垂檐,塔身为砖砌,须弥座为石建。塔的垂檐和束腰上均挂风铃,上下共计252个,清风吹起,铃声叮当,悦耳动听。据说释迦牟尼圆寂火葬后,印度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阿育王,曾用五金七宝铸造了84000座塔,每座塔内供一枚舍利子,分布到大千世界,五台山大白塔就是其中一座,下有佛祖舍利,至今尚未发掘。是否真有舍利暂不探究,仅就这座造型奇特、气势恢弘的大白塔在明永乐五年(1407)的当时条件下是如何重建而成的,就足以让人望塔兴叹了。如此完美的巨型佛塔,自然要成为五台山的象征与标志了。

三是经音艺术文化。五台山现存有经书达3万多册,既有汉传佛经,也有藏传佛经,不仅是世界佛教经典的密藏之所,也是研究汉、藏佛教和平共处、交融和谐的典范之地,对于研究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历史的借鉴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此外,还有佛教音乐。在各种佛事活动中,僧人们都要吹奏“佛曲”。因为五台山有青庙(汉族寺庙)和黄庙(藏族寺庙)之分,音乐也就有了青、黄之别。青庙音乐以笙为主,管、梅(一种古老的平均孔笛子)辅之,以汉曲为主旋律,哀怨幽雅;而黄庙音乐则以管为主,笙、梅辅之,以藏曲为主音调,雄浑淳朴。每当大型佛事,两种音乐交融在一起,那旋律和着淙淙泉水、阵阵林涛飞扬而起,恰似天籁之音,给人不尽的静寂轻松、安养清心的审美享受,现代音乐创作不也可以从中得到启迪和灵感么?

四是书法艺术。在五台山,随处可见历代文人墨客在牌匾或石柱上留下的墨宝,意境隽永,笔势苍劲,风格各异,大观荟萃,让人仿佛置身在历史举办的书法大展的长廊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菩萨顶。清乾隆皇帝曾6次朝拜菩萨顶,不仅留下了山门外木牌楼的“灵峰胜境”和文殊殿前石牌坊上的“五台圣境”的御笔,还在文殊殿的正梁上题写了“人天尊胜”的墨宝。更为难得一见的是在东禅院的两座高3米、宽1米的四棱碑石上,他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的碑文。其语句信手拈来,纵横捭阖;其笔势酣畅淋漓,高山流水,不愧为书法的稀世瑰宝。在占地面积仅9160平方米的菩萨顶上,能留下一代圣君如此洋洋大观的墨宝,实属难见。

无论你是建筑学家、音乐家、书法家还是佛教信徒,都能够在这里获取到前所未有的文化震撼和心灵的感应,直至身心都让不同的文化元素激活起来。

这是一方传说的摇篮

盛名人事,传闻必多。踏入五台山,视觉与听觉始终都被导游所述说的传说萦绕。其中有些带“谜”的人物最叫人难忘。其中一位是康熙。他的父亲顺治皇帝(1592~1643),在位时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为完成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就是这样一位蛮有治政能力的皇帝,不知什么原因离家出走了,给历史留下了谜团。康熙为了寻其踪迹,遍访天下。一次在五台山,碰到一个老僧正在寺院扫地,总觉得他仪表堂堂,气宇轩昂,非凡人应有之相,便主动上前与之搭话。可问了许多问题老僧就是避而不答。他觉得这是一个怪僧,自找没趣,准备离去。此时老僧说了一句“八”后旋即离去。康熙苦思冥想后突然醒悟,这“八”相加不就是“父”字吗!原来老僧就是自己苦苦寻找多年的父亲。他立马尾随而去,但一转眼已不知去向,之后再也不见踪影……这就是康熙为何对五台山情有独钟而多次上山的谜底。另一位是毛泽东。1948年春天,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夜,毛泽东率领中央领导机关在转战陕北、东渡黄河、向北平进行战略大转移时,路经五台山,在塔院寺的方丈院住过一夜。在与方丈的交谈中,毛泽东询问了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方丈始终听而不答。到了第二天凌晨,他带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行到菩萨顶的文殊殿前让他们自寻答案。毛泽东在殿前稍看了一会儿,就会心地笑了。搞得其他人一头雾水。毛泽东得到了答案:因为他看到了文殊殿前有一块檐瓦,水滴不断地滴落下来,把檐下的一块雕龙汉白玉滴成了蜂窝状,他明白“滴水穿石”的寓意了。毛泽东,字润之,“泽”、“润”都饱含着水;蒋介石,一顽石尔,终要被水滴穿,答案昭然若揭。离开前,方丈还给毛泽东口授一组数字:8341.也许毛泽东觉得方丈是一位高人,从此就把自己的警卫连改成“8341部队”,一直到他逝世。他生前是否知道自己能活到83岁,执政41年,这又是一个永远的谜了。

“文殊造像起崔巍,八部天龙顶札来。古刹风光归饱览,华严楼阁得重开。曼陀天雨呈奇彩,法界真源助辩才。最上清凉诗在眼,高台闻呗一徘徊。”我和诗人虞愚一样,在五台山这座集自然、人文与宗教精髓于一体的境界中,目能所及,耳能所闻,心中能会无诗么?只是他吟了,而我却吟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