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美丽的家园
14496800000040

第40章 天山天池

天下天池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我所游过的天山天池,美绝人寰。

天山天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著名湖泊,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方向100公里处,博格达峰北坡山腰上。湖面海拔1910米,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最深处约105米、面积4.9平方公里,以“天山明珠”的称号饮誉古今。

天山天池成因于远古的堰塞湖,天造地设少有人工痕迹。正因此景象愈发地显现一种空灵的美。宽广的湖面,宛如一面刚擦拭过的明镜,锃亮耀眼,把四周的倒影洗濯得纤尘不染,水灵灵似出浴的处子。当微风轻拂,水波涌起、清澜荡漾、碧波旖旎之际,那池碧水似乎失却了大漠边关的雄浑和野性,更多的呈现江南秀水的温情与柔意。但沿湖四周的地势却嵯峨崔嵬,斧劈刀削,龙脊逶迤,露出大西北特有的狂野和狰狞。尤其是横贯新疆全境绵延两千三百多公里的天山山脉,在此隆起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主峰,携带着左右次岗,形成三峰连体,突兀插云,以其雄拔的身躯站就成大地一处擎天犄角,把万古不化的雪山冰川托给行云流岚;高傲的头颅在初起的曙色中,从遥远的天边微微地向湖中偷偷一探,就将碧湖漂染得银光闪烁,金辉四溢;高触云端的雪岭,不仅以其钢铁般的筋骨构架出从帕米尔高原就开始鼓动的雄健,用涓涓的水线开辟出千沟万壑、挂瀑溪涧,还用母亲一样的乳汁哺育了这方土地上的生生万物。在风化的峭壁、崩裂的断崖上,远远近近地生长着绿茸茸、红灿灿的爬山虎、骆驼刺和红柳,临风摇曳、立石葳蕤;而在峭拔冈峦、折叠沟壑上,则高高低低地簇拥起片片的雪岭云杉,圆锥刺立、墨绿凌空,改写了高海拔荒山秃岭的本性,分送出一篇篇生命的神奇乐章。清澈湖水、成群游鱼、皑皑雪峰和葱茏云杉,就这样远近次递、动静相宜地定格成天山天池独特的风光。

天山天池的空灵之美不仅在于场景的壮阔与大气,还在于它的细节与特写。博格达山峰从何而来?传说很久以前,天山脚下居住着维吾尔族的祖先,有一位名叫塔格莱丽丝(意为雪莲花)的维吾尔族少女,美若仙女下凡。当地有一个恶少却想占有她。姑娘为了摆脱恶少的死缠滥纠,就化作一座冰峰,即现在的博格达主峰。然而,这个恶少还不死心,企图爬上峰顶去吻姑娘的脸庞。为了坚守自己的节操,姑娘把情况告诉了两个弟弟。于是,大弟变成了“灵峰”,二弟变成了“圣峰”,站在姑娘的前面阻挡恶少。可恶少从正面靠近不了,就绕过“灵峰”和“圣峰”,企图从东北侧(现今的登山队所走的路径)爬上山顶图谋不轨,但当他爬到半山腰时就被雪崩活埋了。不知过了多少年,被活埋的恶少变成了一条恶龙,仍然贼心不死,还想爬上峰顶去玷污姑娘。村民听到后,个个义愤填膺,其中有5位心善性豪的青年,合计决心除掉这个妖孽。他们历尽艰险,穷追恶龙,恶龙无处可逃,就连滚带爬地向博格达主峰逃去,青年穷追不舍,在峰顶与恶龙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鏖战,5个青年都已精疲力竭,昏倒在山上。恶龙便趁机将他们一个个向东方抛掷。当他抛掷到最后一位时,这个青年醒了过来,毫不迟疑地紧紧抱住恶龙从博格达主峰南面的山崖上跳了下去。后来,这5位青年在博格达主峰的周围也变成了冰峰,即今天主峰东南侧排列着的5座5000米以上的“雪海山峰”。而恶龙却在山崖下变成了野狼,但仍心怀鬼胎,至今还在打着姑娘的主意……当然,这只野狼在人们的意识中只能是流着口水望峰兴叹,永远别想登上山顶了。

而关于“定海神针”的传说一样充满着迷人的情节:传说有一年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蟠桃会,各路神仙都应邀赴宴了,唯独瑶池水怪未被邀请。于是它便兴风作浪,翻池倒海,一时间波浪滔天,一泻千里。洪魔所过之处,墙倒房摧、田地淹没、鸡犬殁命、人尸遍野……灾难报到西王母处,盛怒之下,她顺手从头上拔下一枚宝簪,抛向池边北岸,顿时水怪被镇,瑶池风平浪静。后来,在插宝簪的地方,长出了一颗榆树。说来也怪,按树种特性,榆树只存活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地带,而这棵榆树却能在1900多米的高海拔上独生独长,并且格外繁茂,实属罕见。传说这棵榆树就是当年西王母的玉簪变成的,所以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定海神针”。更为神奇的是,这颗树冠如伞,状如帝王金舆华盖、面南孤芳傲立的古榆,正遥遥对着博格达雪峰,仿佛是一位怀春的少女,错过了一次定期的约会一样,每当微风吹过,显得是那样的焦灼不安,总把一冠柔美的秀发,借湖中微澜向雪峰飘逸,分送出亘古难绝的缕缕思念……一池碧水,就这样成就了一个山与树、白与绿的永恒和坚贞的爱情故事。真得感谢西王母,随手抛出的一枚玉簪,却给了人世间多少情侣不尽的启迪和想象。如今还矗立于东边山脊上的西王母庙,就是人们祭祀和供奉西王母一直到永远的心灵驿站。庙宇虽不恢弘,但外墙鲜艳,建筑严谨,结构玲珑。正面为西王母殿,金身闪耀,面容慈祥;略低两侧,左为观音殿,右为吕祖殿,泥塑金身,栩栩如生。观音殿门柱有联:“雪造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云排罗汉风吹移步往西天”;吕祖殿门柱有诗:“地灵翔玉龙,物丰飞丹凤”。细细品读,含义隽永,都以写实的手法把眼前景色信手拈来进行巧妙地拟人物化,再用飞白的修辞手法委婉地表达了对一种美好愿景的追求和向往。虽圣地俗身,也能让游人顿觉得道成仙、羽化龙凤了。难怪海内外华夏子孙到此寻梦者络绎不绝。1990年11月29日,台湾“西王母朝圣团”一行两百多人,专程到此朝拜;1992年,台湾道教“慈惠堂”还在原娘娘庙遗址上兴建了今天巍然屹立的庙宇。从古到今,朝拜之风日甚一日,跨越时空,不分疆界。

如果说天山天池的景象与传说给人的是一种空灵的美,那么,边疆辞赋家王宇斌临摹在天池旁、巨石上的《天池赋》石刻带给人的则是一种磅礴的美:

君不闻天池清冽不胜寒,泛波天山云雾间,大漠烘托紫烟护,世人指作瑶池传。雪峰崔嵬,雄峙西门户,松林蓊郁,深藏蟠桃园。坡前牧草,常驰汗血马。山外稻浪,漫接火焰山。峰端冰炫久不化,洞畔云迷不见仙。危崖列壁堪惊梦,松剑青岩直破天。展一轮明镜,王母晨妆,柔云忘返。酿一池春酒,明月醉酣,星河倒悬。

地脉环灵气,天机鉴自然。送绿者为使,润物雪开源。景中文章丘壑里,静里真趣云水间。

花动晓风馨,泉响孤月明。寒波滞雁阵,冷露润花唇。白云冰峰一色,绿波层林难分。波漾冰心接天河,山凝玉龙近斗星。一经瑶池开睡眼,方知昨日井中行。

寻幽览胜,蛱蝶逢迎。灵鹊唱晚,牧歌催晨。雨后蕈肥,皆因土沃。花期雁归,亦关乡情。野趣存至乐,应答喜回音。一任笑语远,只恐游伴分。草头露重,湿足透履。岩壁苔滑,眩目惊魂。风来松涛乱耳,岚过雾露潮身。请朋援手渡危崖,与友倾怀话雨声。登援处,千年烽烟过眼底。临风时,拂面流香涤轻尘。直教纪昀捻须,诗心难骋。义山擎杯,诞语放情。穆王西来,为作瑶台托霞梦,香妃东去,难泯牧野餐花情。碣石拍浪,横槊漫有遗篇。天山立马,长啸便是诗魂。

小别当入梦,久恋为心倾。骚人留碑皆兴至,侠士葬剑为世宁。福寿寺前长春子,亦曾听波夜叩门。天涯慕名来海客,瑶琴吐臆感知音。山人奉酒千杯少,神仙散漫彩云轻。经路不辞远,花雨至此停。奇珍列盛宴,蟠桃祝遐龄。瑶池阿母绮窗开,琼宫八骏华辇临。环佩星光争璨灿,金樽玉露乐酩酊。许飞琼鼓瑟,董双成吹笙。妙曲轻谐凤绦舞,玉液乱染碧罗裙。执夜光杯,倚红蕤枕,与金凤戏,和玉龙吟。一曲清笛醒百鸟,三叠阳关遏行云。

鸟鸣鹊答,艳羡花林双影。曲散歌杳,难留机缘一瞬。当此凌霄逸世之地,惟感寒冰卧雪之高洁,塞北浩瀚之胸襟,百年人生之短促,青山明月之永恒。雪峰宁静,实乃君子之本色。飞瀑豪纵,不失达者之遗风。山额虽白,浩气托月。鹰羽未丰,壮志凌云。劲松芳节见傲骨,雪莲清韵远铜腥。云杉笑看波起落,山花何计月亏盈。当身与自然相合,心与天理交融。凝慧于静,砺志以恒。寒夜不悔,丹心无尘。极目茫茫琼宇,天地可翱翔。回眸朗朗乾坤,方寸能立身。赞曰:禀王者之气,蕴宇内玄真,合文武之道,涵清和之形,真乃瑶池之谓也。小悟白云回一笑,洗心归去不虚行。

整整花了一个小时,边读边把此赋抄录于纸上,情绪早已不能自持,任随作者炽烈饱满的激情和诗意盎然的笔调去观景、探幽、如梦,一同把大西北浓郁的地域风情豪纵得淋漓尽致,把对天山天池的一腔情感倾泻成流动曲线,在天地间共同交织出振聋发聩的生命绝唱。从此,天山天池就以一种丰美的记忆与澎湃的文字络绎在我的心中、鼓荡在我的梦里,难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