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总有一条道路抵达心灵
14497500000013

第13章 太累的时候需要歇歇

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在拼命工作,是为了将来可以“少干活”或“不必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整天游山玩水,过着享乐的日子。但对某些人来说,他们之所以工作,是因为他们无法从工作中自拔,离不开工作,他们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完全无法让自己停下来。

2006年5月28日,年仅25岁的华为固网产品线硬件工程师胡新宇,因长期加班导致急性脑炎,经抢救无效去世。两天以后,5月30日深夜,广州市35岁的服装厂女工甘红英猝死在出租屋内。此前4天,她的工作时间长达54小时25分钟,她生前一直在喊“累”。

太多的人在底层为生存为前途拼了命地工作,疲于奔命。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导致精疲力竭,甚至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继而出现致命的症状,这样就潜伏着“过劳死”的危险。如今,疯狂工作不注意休息的人真是太多了,这种不尊重健康的现象不仅在中国,在全球都是如此,不仅有底层的人士,还有高层的人士。

2005年4月10日上午8点44分,陈逸飞因上消化道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去世,享年59岁。这位广受赞誉的“视觉艺术家”,因为劳累而在离60岁还有4天的时候结束了生命。陈逸飞广泛涉足电影、时装、环境、建筑、传媒出版、模特经纪、时尚家居等多个领域,他太有才华了。但是,陈逸飞的去世是因为他玩命工作,是因为他一直没有停下来的蒸蒸日上的事业,虽然他已经拥有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有显赫的名声。陈逸飞的去世,似乎不仅仅是给那些才华横溢的艺术界的人士以提醒,也是给常年辛苦工作的企业老板以警示:“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虽然老生常谈,却是传世名言。

我们只要稍微回顾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人的去世都让人遗憾:2004年11月7日晚,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年仅38岁;2004年4月8日,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由于心跳骤停在京突然辞世,终年54岁;2004年3月4日,52岁的大中电器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逝世;2002年,青岛啤酒老总彭作义游泳时突发心肌梗塞去世……这些都是大名鼎鼎的企业家,都是叱咤风云、令全球关注的企业领袖。

胡新宇事件发生以后,曾经在华为担任副总的李玉琢在访谈时说:“年轻人参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经验和生活积累,为了提高业务,做出成绩,工作上肯定要付出,但绝对不能极端到以损害健康甚至是死亡作为代价。企业也应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一种人文关怀,对年轻人的生活给予适当关注。对于某些不会休息的工作狂,甚至要逼着他去休息。”

王均瑶英年早逝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闻知消息,立即发去唁电表示哀痛,同时也要集团公司的干部职工要健康工作。能工作还要会休息,这是南存辉一贯的原则。他经常说,一个人每天只有6个小时的有效工作时间,工作时间长了没有效果。他主张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不主张打疲劳战,能站着开会的,不坐着开,能在桌边开会的,不在会议室里开,能写便条的,不下文件。南存辉不提倡主管天天加班,天天熬夜,搞得心脏病突发,有本事的主管应该是把事情交给部下去做,而自己却是轻松的。

会休息的人才是会工作的人。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必须吃好、睡好、玩好,身心的轻松愉快才是最好的休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应该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工作轻松一会儿,在紧张的工作中松弛自己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