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总有一条道路抵达心灵
14497500000065

第65章 卑躬屈膝,称儿太荒唐

石敬瑭,太原人,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即后晋高祖。年轻时,石敬瑭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乱世中成为一方诸侯,受到后唐末帝的猜疑。石敬瑭不愿束手待毙,决意谋反,但力量稍弱,便求援契丹:请称臣,以父事契丹,约事捷之后,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契丹。

称臣、割地、贡帛就足够丢人了,为什么还要称儿呢?石敬瑭也是有“理由”的:原来石敬瑭是明宗的女婿,明宗在世时曾与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结拜为兄弟,这样一算,石敬瑭就比耶律德光低了一辈。其实,论年龄石敬瑭要比耶律德光大十一岁。石敬瑭为了换取一个“儿皇帝”的地位,不惜出卖国家利益,还甘心给别人当儿子,真是丧尽了人格和气节,这是千古受人唾骂的可耻行为!

契丹主耶律德光当时正好做了一个梦,梦见神人从天而下,说道:“石郎使人唤汝,宜速去!”他醒来后把这个梦告诉了母亲述律太后,但没有引起太后注意。等石敬瑭的使者来到,耶律德光看石敬瑭的表书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天意”,便马上答应了石敬瑭的请求。

到了秋高气爽的九月,耶律德光按约亲自率领五万骑兵,号称三十万,杀气腾腾扑向晋阳。一场激战,解了石敬瑭之围。石敬瑭当即杀羊备酒,慰劳契丹兵士,并跑到耶律德光的营帐中,与耶律德光共叙父子之义,同时商定继续南下,进逼唐军。

为了争取契丹对自己的支持,石敬瑭百般奉承巴结耶律德光,不断向“父皇帝”表示自己的忠心。十月的天授节(契丹皇帝的生日),石敬瑭知道这是向主子献殷勤的大好时机,他一大早就领着妻子和全家老少,前往耶律德光的驻地,给“父皇”送礼祝寿。他还和妻子轮流为耶律德光斟酒助兴,以博得主子的欢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耶律德光认为石敬瑭的确是一个忠实的奴才,才把石召到面前说道:“我率大军从千里之外赶来救你,此事必能成功。我看你的相貌和才能像个当皇帝的样子,所以打算立你为中原天子。”石敬瑭听了这番话,顿时心花怒放,又惊又喜。但为了掩人耳目,石敬瑭不得不假惺惺地推托、谦让了一番,又经过部下一阵“劝请”,石敬瑭装着不得已的样子答应下来。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十一月的一天,耶律德光命人在晋阳城南修筑了一个土坛,在这里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为了显示“父皇帝”的恩德,耶律德光脱下自己身上的帝服,摘下头上戴的冠冕,一起赐给了石敬瑭。石敬瑭双手接过“父皇帝”的恩赐,视为珍宝,马上穿戴起来,举行登基仪式。即位以后,首先拜谢“父皇”,并保证兑现他过去所答应的条件。

穿上异族的帝服即位登基,在我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中,石敬瑭可谓独一无二,空前绝后了。

天福三年十一月,契丹改元会同,国号大辽。石敬瑭听说契丹改辽,赶紧派使者前往上辽尊号。这次带去的礼物非同一般,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厚礼——幽、云十六州的图籍(地图和户口册)。这份厚礼,一是作为酬谢恩主的册封,二是向契丹改国号表示祝贺。耶律德光接到图籍,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立即调整了各州府官员,并把幽京改名为南京。十六州正式成了契丹的统治区域。把十六州的土地和人民尽数割与契丹,酿成了中原地区差不多三百年的外患,石敬瑭当是罪魁祸首!

石敬瑭卑躬屈膝,出卖民族利益,献媚异族,甚至拜他人为父,以此达到自己实现统治的目的,实在让人不齿,遭到臣民的唾弃。所以虽然石敬瑭建立了后晋政权,但帝位并不稳固。而且尽管石敬瑭卑屈地侍奉契丹,仍常遭到契丹的责备。天福七年石敬瑭忧郁而死,侄子石重贵继位,继续称孙不称臣,但契丹主还是驱兵南下,最终后晋灭于契丹,可见天道好还,早知今日,石敬瑭何必称儿献媚,不仅政权不保,还背负千秋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