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轻轻松松降血脂
14503800000053

第53章 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降脂方案

在医学史上,糖尿病是由于机体绝对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作用不足而引起血糖异常升高的疾病。事实上,胰岛素不但掌管着血糖的高低,而且还是人身体内其他两大类物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这两类物质分别是:脂肪和蛋白质。所以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出现脂质代谢异常,俗称“高血脂”。

在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治疗中,担任着极重要角色的是饮食疗法,患有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的控制饮食,对于饮食疗法患者充分的予以重视。总的来说,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有:保持理想体重;限制碳水化合物和动物脂肪的摄入总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首先具体的要求是:

1.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饮食疗法:

(1)常饮食豆类食品,如常饮豆浆,因为豆浆中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有效阻止糖的过量吸收,因而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2)多吃对身体有益的粗杂粮,如燕麦面、荞麦面、玉米面以及大豆等粗杂粮,这些粗杂粮中都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血脂有良好的作用。

(3)多吃瓜果和蔬菜,如叶茎类蔬菜、瓜果中含水分特多,并且含多种营养素,如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等,在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多用。

(4)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甜食水果中含的果糖和葡萄糖,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少吃或不吃,对于患者所要吃的一日三餐要相应地减少进食量。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或睡觉前吃,对于病情控制不好的病人最好不吃水果。

(5)遵照医嘱,患有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患者最好戒烟戒酒,医务工作者在多次临床中发现,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对于吸烟,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它不但对无益,还会加重或诱发糖尿病的并发病,如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足坏死等。

2.高血脂并发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在临床中发现,体力运动减少及体重增加是发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之一,因此,对于治疗糖尿患者进行体育运动疗法也是降低血糖的主要措施之一。对于身体肥胖的患者,更加需要参加一些适当的户外运动,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适合于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患者的运动项目有多种:

如散步、慢跑、保健操、太极拳、爬山、气功等,运动量大小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具体而定。对于多数患者,散步这个运动项目是比较适合的,它安全又和缓,每天都可以进行,且时间随意。

运动强度的大小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体力、血压、心脏情况及并发症的程度而定。随着身体的好转,运动负荷量可以由轻量逐渐增加,运动时间由短时间逐渐延长。运动时间长的患者,应随身携带碳水化合物食品。预防低血糖现象的发生。对于血糖控制很不稳定、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的神经病变或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糖尿患者,不宜选择负荷量较大的体育运动。亚型糖尿病患者或重度Ⅰ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严重不足,再加上体育运动,肝糖输出量会明显的增多,体内的葡萄糖利用减少,血糖就会随之升高,这时病情会加重,所以特别不适合做运动。有一点需要注意:对患有严重心血管合并症患者,在各种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易发生低血糖,且合并急性感染者,这类患者在空腹及饭前都不适合使用运动疗法。

3.高血脂并发糖尿病的心理疗法

(1)帮助患者摒弃悲观的心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患糖尿病的患者人数日渐上升,患者一旦被诊断出这一病症,大都情绪悲观,尤其被诊断出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症状,情绪更是悲观。因为这种病症是一种终生疾病,它还极易并发为高血压、冠心病、失明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有可能危及生命。正缘于此,糖尿病患者才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抑郁等等,这些消极心理都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这些不良的心理情绪极易使病情加剧,尤其是抑郁、紧张、愤怒更可能使病情发展。医学专家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糖代谢的调节能力降低,可导致空腹血中胰岛素含量降低和血糖升高,这也正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亚型糖尿病)的特征。所以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在患糖尿病这种病症前,情绪都较平常人的情绪低落抑郁,可能他们自己不明白,正是抑郁使他们易患糖尿病。所以医务工作者常告诫糖尿病患者,要心情开朗安定一些,这样能使病情缓解,因此糖尿病病人要面对现实,控制情绪,稳定情绪,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医务工作者要帮助糖尿病患者充分意识到患有糖尿病这种病症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病症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医学发展到这个阶段,虽已攻克了许多疑难杂症,但限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糖尿病仍是终生性的,这也不以糖尿病患者的意志为转移。当然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是否是终生疾病还有待于科学的发展来确定。

虽然糖尿病的攻克是未知的,但糖尿病患者的心态却自己可以掌握,这个心态是以病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可以把情绪由正性调到负性,也可以把情绪由负性调到正性。主宰糖尿病病人的情绪变化的主人就是糖尿病患者自己。

(2)帮助患者树立与糖尿病做斗争的信心

有一部分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后,由于他们自己用已有的知识在认识到糖尿病是终生的疾病,且容易并发危害生命的这一疾病时,他们失去了与糖尿病做斗争的信心。心理产生了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由于患者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原有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由于长期控制饮食,自己想吃的一些东西无法享受,更不能和亲朋好友推杯盏,感到自己脱离了人群,心理产生了悲观失望的厌世情绪,有的甚至失去治愈的信心。

其实糖尿病患者只要谨遵医嘱,配合进行治疗,保持乐观的情绪,谨遵医嘱控制饮食结构,就可以和普通健康人一样,也可颐养天年。

对于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患者更应提供必要的支持性心理治疗,这些心理可以用同情、鼓励、安慰等心理抚慰方法,提供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向;调整患者对“挫折”的看法,帮助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患者认识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这种病症是一种人生中的挫折,让患者懂得调整对挫折的感受,改变对挫折的态度;把能利用的对于病情有益的方法都用上,可以用家属的鼓励及朋友的帮助等等,可以举一些事例告诉患者,有些中年患者在遵医嘱的情况下,控制饮食,调整情绪,配合治疗,治疗的效果很好,比平常人活得寿命还长。所以鼓励患者要树立战胜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信心,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地配合治疗,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3)避免患者受到心理刺激

由于患者受到社会环境的改变,例如骤然的惊吓、亲人亡故、人际关系紧张、婚姻危机、职称住房不满意、诬陷等等,诸多原因会造成患者的情绪改变,如紧张、抑郁、焦虑、愤怒等多种不良状态,这些不良状态可降低胰岛素的分泌,并能使血糖升高或诱发糖尿病,且尿中的糖和酮体含量增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受到心理刺激。如果无可避免地遇到心理刺激,患者要尽量正确对待,保持情绪稳定,这是防止糖尿病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

医学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糖尿病性别间在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情绪上也有明显的差别,女性比男性更加容易焦虑、抑郁和愤怒,所以对女性患者要特别地进行心理治疗。

(4)提高对饮食的监控意识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人吃得很好,却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由于体力运动的减少,致使营养过剩,所以体重超重者日益增多,也是导致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病例增加的原因。患者如能谨遵医嘱,养成进餐的良好习惯,做到定时定量地进餐,并经常自我监督饮食结构的执行情况,定能使病情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一些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患者,对饮食的自我监控意识薄弱,自我调节的能力差。在病情稳定时打破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从而造成病情反复,这不利于病情的好转。

习惯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来的。就是说人的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人可以按照一定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养成某种习惯。患者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也是完全可以养成的,有了这个良好的习惯,对糖尿病患者将终生有益。

(5)集体心理治疗

对于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的患者可以采用以合理情绪疗法为主的集体心理治疗。

在开始时,首先建立医患关系,通过谈心与自我介绍,让患者自己说出对心理治疗的期望;作为医务工作者,要了解患者的糖尿病病史、自我感觉症状、个性特征以及生活质量现状;建立尿糖曲线图,每天作4次尿糖检测,可以把结果标在一张上,画成图状,并连成曲线,作为敏感“生物反馈仪”,来指导每位患者的情绪与行为。

在中间时期:根据尿糖曲线的变化,找出可能影响病情变化的因素,学会做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坚持一日两次,时间为一早一晚,学会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及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应对生活工作的压力与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技巧。

最后时期:进行巩固治疗,反复强化。

?健康提示

根据医学专家的考究,糖尿病在古代为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体形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限于目前的医学水平,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尚无根治办法。因此患者应积极行动起来,限制自己的饮食结构,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规范自己的生活。这很重要,也是最牢固的防线。

如果患者已被诊断为高血脂症并发糖尿病这种病症,也不必悲观。只要长期有效控制,是可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或发展的。当然,如果进入了慢性并发症期,那就需要百倍警惕,延缓慢性并发症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