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14505900000001

第1章 问题提出

一、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形成、发展和特征

自从跨国企业产生,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作为单方面的东道国(host country),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也逐步成为跨国企业的母国(home country)。60年代,亚洲、拉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始到国外建立子公司,70年代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快,并且随着一些石油输出国把大量资金从贷款转为对外直接投资,更扩大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规模和数量。1970~1972年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年均对外直接投资额为4 300万美元,1978~1980年间增加到68 200万美元。80年代以后,对外投资的增长率更快,1983~1987年期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年均流出量为4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4%,1988~1992年期间相应的数字分别为152亿美元和16%,1994年和1995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年均流出量分别为386亿美元和470亿美元。随着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全世界国际投资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流量与存量方面所占比例的提高。1975年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占全部对外投资流出量的比例为2 。 3%,1985年为5%,1995年则为15%。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也由1980年的1%提高到1998年的近10%。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意味着企业国际化生产活动的增加,以及跨国企业数量或规模的上升。根据哈佛大学跨国企业研究中心资料,7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有跨国企业963家,国外子公司1 964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至少达到50亿~100亿美元。80年代初,在全世界483家最大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发展中国家的份额由1962年的0. 6%提高到5. 6%。

据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当时全世界跨国企业共4 。 5万家,国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近28万家,其中发展中国家分别约为7 900家和13万家,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实施不同发展战略的国家或地区,均拥有数量不等的跨国企业。

但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和相应的跨国企业母国在分布上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50家大型跨国企业中,有34家属于亚洲,主要来自韩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5 0家大型跨国企业境外总资产的2/3属于亚洲国家和地区(UNCTC,1997)。不过对本书而言,有意义的是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形成已经变成一种持续的现象,并呈现加速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且通过统计数据的简单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些跨国企业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江小涓,2000)。首先,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行业分布,以多种经营和传统制造业为主,而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则相对集中于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中;其次,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以跨国化指数反映的跨国程度相对较低,如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企业的跨国化指数为35 。 1%,其中跨国程度最高的5家只有一家该指数超过90%,而全世界最大100家跨国企业的跨国化指数为54 。 8%,其中跨国程度最高5家的该指数全部在90%以上;最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国外投资项目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如全球最大100家跨国企业国外雇员人均资产占有量为30 。 4万美元,而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企业国外雇员人均资产占有量为6. 4万美元。此外,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股权安排较多采取合资方式,地区分布较多地集中于邻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威尔斯,1983)。对上述特点的描述和分析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出发点,这些特点均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或发展水平较低有关。进一步的问题是,(1)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较低的阶段或水平会出现跨国企业,而发达国家过去在相同的阶段并非如此?即相对于发达国家,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在阶段上具有超前性?(2)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存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为什么能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进行竞争,并能生存和发展?即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相对优势是什么?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把客观现象及其趋势作为“未知事物”,对其做出解释和预测,提高人类活动的自觉性程度。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出现,既不是标准的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原理所预期的,也与分析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所形成的理论不相符合,因此经济学家试图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特有优势及其特征(相对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进行解释,对它们的形成条件进行探讨,并试图揭示其政策含义,已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一方面任何一种理论只能是从特定角度、层次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把握;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始终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总是不断给理论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因此,这里始终存在着理论创新的空间,任何一项研究成果均可以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

威尔斯(L。 wells,1983,1986)在已有概念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掌握的资料,归纳出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生产的特有优势在于小规模、适用型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以及依靠接近市场和低成本的营销技术。但是,威尔斯只是把发展中国家企业作为产品周期的“尾部”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相区别,没有分析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上述特有技术优势的形成过程。拉奥(S。 Lall,1983)则重点探讨了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它们技术优势的形成过程,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够根据当地经济条件进行自主的技术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特有优势,发展为跨国企业。坎特维尔和托伦惕诺(J。 Cantwell&;P。 Tolentino,1987)以及托伦惕诺(P。 Tolentino,1993)作了进一步推进,指出与经济发展过程及其结构转变相适应,发展中国家企业随着学习、模仿以及知识不断积累,其技术能力会稳步提高,这种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它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直接相关的,特别是发达国家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对后者的企业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以及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经验积累,不仅会形成企业的特有优势,出现跨国企业,而且这种优势会随时间过程而向发达国家跨国企业趋同,于是跨国企业的部门和地区分布特征也均会向发达国家趋同。陈(Chen,1990)根据技术累积性进步假说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前提,提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两阶段模型,解释不同技术水平国家跨国企业形成的顺序。但企业的技术积累不是孤立的过程,它是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特别是研发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也与企业的对外投资决策相关,如战略资产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J。 Dunning,1993a)。冼国明和杨锐(1998)利用邓宁“附加策略变量的动态折衷理论模型”,对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加快技术积累进程和增强所有权特有优势,从而建立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这种战略性行为进行了分析,试图构建一个关于发展中国家企业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型。

邓宁(Dunning,1981,1986)则把宏观层次的经济变量与折衷理论的微观因素结合起来,提出“对外投资发展阶段(路径或周期)论”,旨在解释经济发展阶段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演变规律,并预期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是该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函数,由此也可以预期发展中国家随经济发展阶段的升级,跨国企业会自然出现。阿加威尔和阿格蒙(R。 Aggarwel&;T。 Agmon,1990)则从经济发展中一国比较优势动态转变的角度,对经济发展过程与该国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生产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发展目标通常会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一个输入变量,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国内和国际化成长战略;另一方面企业的知识和经验、技术和技巧也会随着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不断积累。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企业必然走向国际化经营并成长为跨国企业。

综观上述理论,虽然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特有优势的性质和形成,以及跨国企业随经济发展进程必然出现的内在机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未能从企业成长的角度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特有优势的形成,因此,不能反映这种优势形成的内生性和动态性。第二,没有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背景和发展过程特点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形成联系起来,从而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在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或阶段出现跨国企业的原因。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出现的超前性,就是与其发展背景和发展过程的特点有关。因为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意味着企业成长的环境存在差别,发展过程的特点则会影响企业成长的方式、路径、能力和战略,它们均会对企业的国际化成长以及跨国企业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相对于发达国家早期,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的较早阶段就出现企业的国际化生产,可能就是与经济发展背景和发展过程的特点有关。第三,忽视了管理能力积累和创新所形成的特有优势对跨国企业形成的重要性,而这可能正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国际化生产的关键性条件。本书就是试图在弥补上述不足方面有所贡献。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出现以及在世界经济中作用的提高,使得对其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已经成为全球跨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投资国和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均日益显著,为了制定有效的管理跨国企业进入政策和管理本国企业对外投资政策,需要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第二,发展中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认识到经济开放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但是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注意到资本和技术等资源流入的作用,而忽视了利用本国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注意到通过出口利用国外市场的作用,而忽视了通过企业跨国投资更直接地利用国外市场,因此,制定和执行的经济开放政策也自然是不全面的,主要表现在侧重于鼓励资源流入的政策,而缺少系统的促进和协调资源流出的政策;侧重于贸易政策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政策,而对投资政策以及与投资有关的贸易政策重视不够(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2)。实际上,在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条件下,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世界范围的经济活动实现的,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是相同的,全球跨国企业的国际性网络导致了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通过跨国企业子公司提供到国外市场的商品和劳务总量已大于世界出口量,大部分贸易、技术和金融流动都与跨国企业有关,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一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在更深层次上联系的机制,这在客观上要求重视对外投资政策以及贸易政策与投资政策的协调,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研究是制定较全面的经济开放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这对中国也是适用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加快国内经济的发展,必须重视本国企业通过国际化生产实现的国外资源向国内转换这种方式,并制定相应的政策。第三,据外经贸部统计,1999年末,我国境外企业已达到5 976家(非贸易型企业约40%),协议投资总额104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总额69 。 5亿美元,1999年当年的对外投资额为6 。 2亿美元。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超阶段性,因此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必须充分考虑对跨国企业的引导、规范和扶持。随着中国经济开放度的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会逐步提高,国内企业只有具备国际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面向国际市场。而随着贸易主导型国际分工转变为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冼国明,1994),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也由贸易转变为跨国生产,因此,可以预期,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和国际化生产将成为主要的成长方式之一,跨国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将快速增加和扩大,为了给企业微观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不仅要进行描述性和对策性的研究,更要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形成条件和动因、行为特点、运作管理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