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药学五字言歌诀
14537200000001

第1章 阴阳说

阴阳朴素观,解释人体病,

阴阳失平衡,疾病随而生,

阴阳相互根,阴阳相斗争,

阴阳相联系,生命在其中。

如心阴不足,致心阳不充,

阴阳有消长,不可太过盛,

消长太过盛,就会发生病,

阴虚如过盛,必致阳亢生。

高血压病证,失眠多头痛,

性情躁易怒,舌干经脉细,

阴虚致阳亢,大热阳过盛,

阴液亏耗多,肝风将内动,

阴阳相消长,一定要记明。

阴阳相转长,治病常能见,

重阴而必阳,重阳必阴现,

阴可转为阳,阳可转为阴。

由实转为虚,由表入里阴。

由热化为寒,风寒阳表证,

可化热入里,邪虚变实证,

可转为虚证,阳盛则热证。

过凉变寒证,由里则出表,

由虚转实证,由寒则变热,

例如患麻疹,麻毒内陷入,

治疗透发疹,麻毒从里出。

气虚血不行,郁成血瘀证,

里寒证温燥,劫液伤阴生,

阴阳互转化,可转内热证,

临床应用上,发病则常用,

阴阳相平衡,正常生理动,

阴阳失平衡,疾病由此生。

阴盛则阳衰,身寒手足冷,

面白多自汗,小便长而清,

舌淡脉虚细,阳气不足证。

患有肺阴虚,例如结核病,

潮热兼盗汗,咳痰颧发红,

寒邪久郁热,化为肺热证,

舌红脉滑数,痰血胸背痛,

阴阳互损及,诊断灵活用。

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

分析病情时,四诊与八纲,

症状则是标,病因而是本。

审病须求因,急标缓治本,

首要是阴阳,虚实慎勿忘。

寒热与表里,合而为八纲,

四诊望闻问,切脉求其因。

辨证而施治,八法要认真,

得以平为期,改变偏衰盛,

调整阴阳证,恢复相平衡。

阴虚用阳药,目的泻其余,

药性分四气,寒热与温凉,

寒性凉性阴,温性热性阳。

药物分五味,辛酸甘苦咸,

辛甘淡味阳,酸咸苦味阴,

药物有趋向,浮沉与升降,

沉降吐泻阴,升浮散发阳。

兼知药归经,能执简驭繁,

施治能辨证,治病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