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14537800000001

第1章 民俗的本质与特征(1)

习惯者,第二之天性也;其感化性格之力,犹朋友之于人也。人心随时而动,应物而移,执毫而思书,操缦而欲弹,凡人皆然,而在血气未定之时为尤甚。其于平日亲炙之事物,不知不觉,浸润其精神,而与之为至密之关系,所谓习与性成者也。故习惯之不可不慎,与朋友同。

摘自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1912年5月)《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版第2卷第175页

且夫礼俗教化者,入所以行持云为者也,人道以为主宰,奉以周旋者也。何以立身,何以行事,何以云为,何以交接,必有所遵信畏敬者,以为依归,以为法式,此非一日所能致也。积之者数千年,行之者数万万人,上自高曾祖父,至于其身,外自家族乡邑;至于全国,习焉而相忘,化焉而不知,是所谓风俗也。

摘自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4月)《康有为政沦集》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版下册第842页

一切政治、法度、伦理、道德、学术、思想、风俗、习惯,都是建筑在大家族制度上作他的表层构造。

摘自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1920年1月1日)《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下卷第178页

中国的一切风俗、礼教、政法、伦理,都以大家族制度为基础,而以孔子主义为其全结晶体。

摘自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1920年1月1日)《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下卷第182页

风俗乌乎始,始于未有人类以前。盖狂榛社会,蚩蚩动物,已自成为风俗。至有人类,则渐有群,而其群之多数人之性情、嗜好、言语、习惯,常以累月经年,不知不觉,相演相嬗,成为一种之风俗。而入其风俗者,遂不免为其所薰染,而难超出其限界之外。

摘自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1页

现今社会上一切道德、风俗、习惯等,皆封建社会君主时代遗传下来的。

摘自恽代英《革命之障碍》(1926年4月)《恽代英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下卷第807页

如果要从积极方面说,风俗即拉丁文之Mos字,即“祖先的成例”之意。德文作Sitte字,即“群众的习惯”之意。拉丁民族和条顿民族之风俗意义表面上虽然不同,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祖先的成例因教育或模仿的缘故就会变成群众的习惯,所以群众的习惯与从祖先的成例实同物。

摘自崔载阳《初民风俗》《民俗》1928年第10期第3—4页

初民风俗的特性初民风俗有一种特性,就是他之存在是利于前代而不利于后代,利于男性而不利于女性,利于成人而不利于小孩,利于主人而不利于奴隶。

摘自崔载阳《初民风俗》《民俗》1928年第10期第4页

至于风俗能使人跟着社会走更加明显。风俗怎样,人们便要怎样,丝毫不易变更。

摘自崔载阳《初民心理与各种社会制度之起源》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出版1929年版第124页

大约风俗是固定的……风俗是地方的……风俗是无组织的制裁……

摘自崔载阳《初民心理与各种社会制度之起源》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出版1929年版第124页

风俗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一种地方的,颇固定的,无组织而要强迫个人为他的祖先的成例和群众的习惯。

摘自崔载阳《初民心理与各种社会制度之起源》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出版1929年版第125页

风俗为人类遗传性与习惯性之表现,可以觇民族文化程度之高下,间接即为研究文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良好材料。

摘自容肇祖《北大歌谣研究会及风俗调查会的经过》(续)《民俗》1928年第17、18期合刊

风俗的改变何以较思想为迟缓,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家族,团体,或社会的问题。如信仰的问题,个人尽可以不信石头或偶像,但是不能打破家族,团体,或社会的石头或偶像的迷信。家族团体社会的石头或偶像真的毁掉,而他们心理中的石头或偶像没有毁掉,仍是不彻底,石头或偶像仍有随时建立的可能!现在唯一的改变方法,只有普及教育,使一切男女都有受教育的希望。

摘自容肇祖《初民心理与各种社会制度之起源序》《民俗》1929年第52期第2页

风俗,是人们生活的表现,各地风俗的不同,就是各地人们生活的迥异,其中有无限宝贵的材料,给我们欣赏研究之用。

摘自清水《读〈苏粤婚丧〉》《民俗》1928年第35期

民俗学的重要成份,是“民众的”。空想或神怪的传说,不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的作品,而是些不知名的老百姓所作的。歌谣,服饰,器具,剧曲……均与民众的习惯信仰有关,并不是那个皇帝或文人所作的。

摘自清水《本刊通信》《民俗》1929年第67期第49页

民俗的流行于民间,是因为各时代的口头相传的故事歌曲,世世不绝,所以一种民族的民俗,常常代表他们从古到今的平民思想。这样故事歌曲虽然有时载入书籍里边,但就形式之多数是没有完全的民俗精神。

摘自李贯英《“沙士比亚的英国”中的“民俗”》《民俗》1928年第37期第1页

民俗包含许多方面:兽典,鸟典,鱼典,植物典,以及童话,神话,各种故事。都可藉以考查民族思想,风尚,习惯;在文学里也有很大的势力。

摘自李贯英《“沙士比亚的英国”中的“民俗”》《民俗》1928年第37期第2页

风俗之被入学术地注意,社会学很有相当的功劳,然而民俗学或民俗学运动实使这注意增加,渐成为普遍化与系统化的,因此便发生下列的问题:

(1)风俗为民俗学的——部分,不必分立,风俗的研究可附入民俗学中,更不必自成一种学;

(2)风俗学即民俗学,以译英语Foektore均无不可;

(3)民俗学依学术范围及性质的进展的法式来说,至少可使变为可以包括风俗学的涵义,假如风俗学确有另外的涵义;

(4)风俗的重要乃在其与社会学,伦理学,民俗学等发生关系,它自己只是提供材料,而不能成为一种“学”。

摘自陈锡襄《风俗学试探》《民俗》1929年第57、58、59期合刊第5页

在汉语中,风俗的一般意义是:“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诗谷风序疏说:“风与俗对举则小别,散则义通。”我的意思是:风俗分为二字则意殊,合为一词则义一;就它的作用是“殊途而同归”,就事的本质是“一致而百虑”,是一物的两面,是两面的一物。这些话需要详细的说明。就风俗的同义字,:类似字,关系字来说,风化,风教,风纪,风声等是接近风的;风土,土风,民俗,土俗,流俗,世俗等是接近俗的。风是意识的改良,其价值偏于善的;俗是自然的模仿,其价值偏于恶的。然而就“移风易俗”《礼·乐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而外淫于世俗之风”《淮南子·贞》,“余思俗之流风兮”《楚辞·夏苦》这一类话来说,风之意义亦颇近于俗。

摘自陈锡襄《风俗学试探》《民俗》1929年第57、58、59期合刊第5—6页

汉语“风俗”二字实与英语Custom相通。俗字通于惯习,风字通于法律,风俗二字通于Custom,以此相译,义实吻合,所不同者,一重教,一重法,但这或许是中西文化不同的地方,论其法式初无二致。因为法者根据惯习以图意识的制裁,固不宜违反人民的情意,而教者参照习俗以图意识的致善,亦不得垂诸空言。……然“新陈代谢”,教与德固非一成不变之物,其变也必因当时风俗不良,故为之改弦更张,前此之法与教其已渗入风俗的表现的,亦成为流风陋俗并付革除。这就是俗与风的变义。盖据惯习以成法教,此俗近于风,革惯习而株连法教,此风近于俗。风俗循环,互为因果,既不超出于事实的可能,又不被制限于事实的惰性,风俗以能成为文化进步一重要动力者亦即在此。

摘自陈锡襄《风俗学试探》《风俗》1929年第57、58、59期第8—9页

本能只是可能,而不是所能,所能只是环境刺激的结果,是后天的产儿。不过人类因长时期演化的结果,其生理及神经的构造,往往有其特征,那么对于环境的刺激亦常常有迎拒的不同,这内在的迎拒能力——只是极简单的——便可谓之本能。本能成为复杂化,或因环境的刺激而变其迎拒的方向时,方才谓之习惯。

摘自陈锡襄《风俗学试探》《民俗》1929年第57、58、59期合刊第10页

风俗与风尚所以不同,因为风尚是流行的东西,风俗是被时间凝固了的。假如我承认历史是全人类的表现的结晶,风俗便是与历史分离不开的重要的质素。然而你却不能把它认为与历史同样的东西,给加入这一门类中去。它实在是出入于心理,社会,历史三者之中而有其独立的范围的。

摘自陈锡襄《风俗学试探》《民俗》1929年第57、58、59期合刊第12—13页

习惯是有因果律的,它是生理或心理上不断的刺激与反应的结果,它是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解释或试验的,制约的反射法便是最初步的一种试验。

摘自陈锡襄《俗学试探》《民俗》1929年第57、58、59期合刊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