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宫秘史
14557200000004

第4章 短暂统治留遗憾——隋杨皇帝篇(3)

李浑拆开看了,不禁面如土色,忙问内侍道:“圣上的敕谕上面,并未说出因何赐死,敢问中使可知其中缘故吗?”一个内侍正色道:“天意高深,下人怎敢窥测,只知奉命前来,赐死李洪儿,其他并不知情。此刻圣上正候小的们复命,事难久延。李洪儿在哪里,公爷速速交出,俾得遵命行事。”李浑迫于君命,不得不从。可怜李洪儿年幼无知,刚从被中拽出来,便给四个内侍,灌下了鸩酒。待到洪儿一命呜呼,内侍回宫复命,隋主方始安心睡去。过了数日,隋主以梦杀人的消息,已是传遍了都城,人人都说隋主残忍无道。

光阴荏苒,又是大地回春的季节。一天,隋主进过了午膳,便同宣华、容华二夫人,到了仁寿宫里边,各处闲游。到得御花园,只见万紫千红,触目芳菲,花气袭人,中人欲醉。一双双的蛱蝶,穿舞花丛。一声声的鸟语,婉啭枝头。绿芊芊芳草,碧绿绿柳条,都令人精神愉快。隋主如醉如痴,由两个美貌夫人扶持了他,信步前行,不觉到了梅花别苑跟前。

隋主猛抬头,瞧见了一片梅林,不禁勾起了前情旧事,兜上了心头。想起了那销魂一夜,便成了阴阳之隔的尉迟贞,不禁站定了脚步,痴痴地发怔。宣华和容华两人,见了隋主这般光景,非常疑惑,正要问原因,只听隋主微叹一声道:“尉迟贞死了,独孤皇后也死了。朕也风烛残年,恐也不久的了。”

宣华夫人见隋主说出了如此不吉利的话,急忙说:“圣上自有千秋,快快收拾了闲愁,不要伤怀。这里没什么可观看的,我们上前面玩去。”宣华夫人一边说,一边向容华夫人使了个眼色,便不待隋主开言,竟一边一人挟持了隋主,离开了梅花别苑,免得隋主触景生愁。隋主毕竟上了些年纪,不能多走。

饭后这样走了一回,已觉十分乏力,此刻又感念前情,更觉无心游览,索然无味,便对宣华夫人道:“朕已经疲倦了。”宣华夫人指了前边的芙蓉轩道:“圣上既觉疲倦,那边也有睡榻,就到里面休息一下好不好?”隋主点头允准,一行人便进了芙蓉轩中。宣华容华二夫人,侍奉隋主登榻。隋主在午膳时,本多饮了几杯酒,再加上刚才游玩乏力,一倒头便自睡去。

宣华和容华,便命宫女取来棋局,两个人悄悄对弈,作为消遣。哪知隋主却又入了梦境。梦中他自己走出了东华门,四野一片荒凉。正走间,迎面见有一所破寺庙,红墙剥落,门户尘封,他便信步走了进去,突然见正殿上有一个女尼,正低垂了头,端坐蒲团。见有人进了殿,那女尼忽地抬起头道:“阿坚你来了,你还认识我吗?”

隋主吃了一惊,破寺中老尼怎么知道自己的小名呢?定睛仔细看时,原来是早年的师父蕃连布,急忙双膝跪倒说:“想不到师父就在此间。弟子十六岁时和师父分离,何时不在怀念,及至统一了南北,也曾遣人寻访师父,满想报答昔年抚养的深恩,岂知终未如愿。此刻却好,竟会亲身相逢,就请师父一同回去了。”

只见蕃连布不答隋主的话,却摇头问道:“阿坚啊阿坚,老尼昔日嘱咐你的言语,怎么就全部忘记了呢?”隋主听了此语,不禁模糊起来,记不起师父嘱咐过什么话。蕃连布见他迟疑的神色,便道:“莫近女色的一句话儿,难道记不起来?”隋主方始陡地想起,不禁羞得满面通红,慌忙说:“弟子该死,竟违背了师父的训诫,从今后力图改悔,还望师父见恕。”蕃连布摇头叹息道:“已经晚了,晚了。”

隋主听了,急忙说:“师父不准弟子悔罪不成?”蕃连布说:“老尼也是无能为力,只是尚有一个法子,还能解救,你能按我说的办吗?”隋主忙说:“只要师父嘱咐,弟子都会听从的。”蕃连布点头说:“只要看破红尘,剃发为僧。”隋主听说要他出家,顿时现出了为难面色。蕃连布哈哈一笑道:“阿坚阿坚,苦海无涯,彼岸难登了。”说完后身子一晃,已是无影无踪。

隋主正惊疑间,忽闻娇滴滴的声音,在他身后说:“圣上来此,贱婢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回头瞧去,却是尉迟贞,竟忘了她已死去,便含笑道:“好久没能与爱卿相见了,此处破寺荒僻,没什么好玩的,我们回宫去吧。”说完就上前携了尉迟贞的纤手,想要走出。尉迟贞笑道:“圣上说些什么话,好好的梅花苑,怎说是荒僻破寺,没什么好玩的呢?”隋主留神一看,竟真的在梅花别苑中,不禁笑道:“朕敢是做梦不成?”尉迟贞说:“朗朗白日,哪里是做梦呐。”

隋主见了娇俏的尉迟贞,不由勾起了往日情意,便欲重温那一夕云雨情,上前搂住了尉迟贞,拥着就往绣榻上倒去。二人正在宽衣解带的时候,忽见独孤皇后满面怒容,闯入了苑中,指着尉迟贞骂道:“你这淫荡的贱婢,又来迷惑圣上了,还不快跟我走。”说着,一把扭住尉迟贞,竟头也不回地扯着去了。

隋主恐怕尉迟贞吃亏,赶忙放步追出,到了苑外,已不见了她们踪影,非常纳闷。这时候,忽然听到有一阵娇呼救命的声音,远远传来。隋主一想不妙,定是独孤后拷打尉迟贞了,要想前去求情,又不知在哪里。一时救命的呼声,却越来越近,猛地抬头看时,只见宣华夫人钗落发散、花容失色地在前面奔逃,却有一只如牛般大的鼠子,在后狂追。

隋主便朝她喊着说:“宣华不必惊慌,朕躬在此。”语声未毕,那只大鼠子就不再追宣华夫人,而是径向他扑来,他想躲开,但是已经来不及,大鼠咬住他的咽喉上面,他顿时觉得痛彻心肺,大叫一声:“痛死我了。”突然听到耳朵旁边有人喊道:“圣上,您醒醒!”隋主睁眼看时,见宣华、容华二人,立于榻前,自己还是好端端地睡在芙蓉轩里,方知做了一个恶梦,心头还在怦怦乱跳。

宣华斟了一杯香茗,呈与隋主道:“圣上做了什么恶梦,在梦中大喊一声,贱妾手中的棋子,都叫圣上吓得跌落地上。赶忙过来呼唤,圣上却也醒了。”隋主呷了几口茶,便将梦中的情形,说给二人听了。宣华夫人笑道:“这不过是有所思才有所梦,圣上方才在梅花苑受了感触,睡后才做出这个梦来了。”容华夫人也说:“白天的梦,是非常不准的,您不必信这个。”

隋主虽对梦中情景觉得奇异,给两个美人左一句右一句地宽解,早已丢在了一边。看看时刻不早,便命在芙蓉轩中设下酒宴。当下宫女内侍,排好了筵席。隋主左拥右抱,开怀畅饮,宣华、容华又是各有媚态,把个隋主迷得魂飞魄散。一席酒直吃到黄昏已过。

隋主酒后兴浓,雄风大振,便在芙蓉帐里令宣华、容华侍寝。宣华、容华喜不自胜,着意服侍,百般作态。隋主仗着酒力,着实用功,各自宠幸一回,赏了两朵白芙蓉。事情过后,不禁骨软筋酥,瘫化在榻上,丝毫不能动弹。宣华和容华,兴犹未尽,恃了隋主的宠爱,娇痴惯了,犹在榻上互相戏谑,闹作了一团。隋主只是望了她们痴笑,并不介意。哪知年过花甲的隋主,酒后周旋了二美,已是大汗淋漓,此刻赤身望着二美嬉闹,不觉被春寒所侵。到了半夜过后,不觉心烦口渴,身子像火一般发烧。急忙召医诊治。

第二天,便有人报知了东宫太子杨广,不多时,在朝的王公,以及一班大臣,全都知道了隋主得了疾病,便纷纷来仁寿宫问候。隋主便命一个内侍出外,宣了口诏道:“朕躬偶感风寒,并无大病,朝事一切,暂由太子代理。着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柳述,相机辅理。众人不须进谒,各自退去。”众人听了谕旨,只好退出。从此,隋主万机暂卸,安心调养,在芙蓉轩里,日夜由如花似玉的宣华、容华二夫人,伺奉汤药。

隋文帝有着怎样的悲剧结局

据说隋文帝杨坚出生时,寺中一位尼姑对他母亲说:“这孩子非同一般,不能放在一般的房子里。”并把杨坚放在一间密室中抚养,还说:“这孩子,有朝一日必得天下!”这个传说无疑是封建史家的附会之语。但杨坚信奉佛教确实是事实。他生活节俭、勤于政务,与他受到的佛教教化有着很大的关联。尤其是晚年的文帝,他性格中的弱点开始占据了上风,这不仅导致了他自己的悲剧,甚至导致了整个隋朝的悲剧。

在我国历史上的各代皇帝中,隋文帝还算是比较贤明的皇帝,这主要因为他早期的生活节俭、勤于政务、不沉湎于酒色,而且为了国家他励精图治,为大隋江山的巩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也取得非常大的成绩,尤其使隋朝完成了大一统。

除此之外,隋文帝还抓紧编修大隋律例,废除前朝酷刑,民众要是有了冤情,当地的县官如果不受理,那么可以越级上告于上级官员。他删削刑条,保证刑法的简要,为减少冤狱,他命令:死罪要经过三次奏请才能行刑。隋文帝对官员往往小罪重罚,甚至在朝廷上杖杀官员,而对民众犯罪,大多数都是该宽恕的宽恕,该减刑的减刑。

当时,齐州一个叫王伽的小官,送囚犯李参等七十多个人去京城,到了荥阳时,王伽对李参等人说:“你们犯了国法,受罪是该当的,你们看护送你们的民夫,多么辛苦,你们心里难道就过得去吗?”说完,李参等人羞愧难当,承诺绝不逃跑,连累别人。

没想到,王伽居然遣散民夫,释放李参等人,并与他们约定,到了时候一起到京城报到,接受惩罚。王伽还说:“如果到时候你们有谁不到,我只有代你们受死。”但是,让人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指定的日期,竟然一个人也没失约。

没过多久,隋文帝就听说了这件事情,他为此非常惊讶,于是立即召见王伽,对他夸奖了一番,还免除了李参等人的罪罚,又下了一道诏书说:只要官有爱民之心,民众并非难教,要求官吏像王伽一样,以至诚待民。此诏一出,人们无不感恩隋文帝的宽厚仁慈。

另外,隋文帝非常关心民间疾苦,有一次关中闹大饥荒,他见百姓食豆粉拌糠,伤心地大哭,并怪罪自己没有才能解决饥荒,让百姓受苦。为了表示决心,他不吃肉不喝酒,还带领民众到洛阳去吃饭,重罚驱赶人民的士兵。遇到扶老携幼的人群,他还把自己的马匹让给别人,遇到道路狭窄的地方,他亲自扶助挑担的人。由此,人民看到了隋文帝一心为民,对他更是信任,隋文帝也博得了百姓的极大赞扬。

当然,隋文帝的仁政,也只是他的一个美好梦想,因为这实行起来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隋朝的官吏积习成弊,贪求多财,在他约束不到的地方,往往有不法之举。为了杜绝这种现象,隋文帝又严刑峻法,一旦发现有人触犯了法律,一定会严加惩罚。

在隋文帝还很小的时候,相面人赵昭曾秘密告诉他说:“你将来该做皇帝,必须进行大诛杀,皇位才得稳定。”当时的人们非常相信相面人的话,于是,等他当上皇帝后,就实行宽严两法,使官吏不敢过分作恶。他还经常派人侦察京内外百官,发现罪状便加以重罪。他甚至派人秘密给官员送贿赂,他们如果接受,立即处死。可见,他对自己的手下非常的严格。

隋文帝对待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他的儿子秦王杨俊,因生活奢侈,建造了很多的宫室,他严肃地指出杨俊的过错,还惩罚了他。太子杨勇,奢侈好色,为此,这也成了他废黜杨勇的主要原因。

除了以上的措施之外,杨坚为了政权的长治久安,在他统治过程中不断地补增律令,甚至有的过于严酷。开皇十五年,杨坚下诏规定:凡是偷盗边粮一升以上的人,立即处死,家人也被关进大牢。之后,又命令凡盗一文钱以上者,斩首;四人共盗一桶、三人共偷一瓜,都要问斩。这些在我们常人眼里,算是非常残酷了,但是杨坚对苛律的执行也是一样说一不二。

一天在上早朝的时候,一名武官衣剑佩戴不够整齐,而御史没有及时纠正他,隋文帝就将御史处死。还有一天,蕃客馆的庭中有马屎,还有几名仆人在地毯上游戏,文帝知道这件事后,将主管官员和游戏的人全部处死。朝堂是君臣商议国家大事的场所,可杨坚把它也当成了刑场。文帝在朝堂上,设置木杖,哪位大臣触犯龙颜,就会立即被杖刑,很多大臣因此被活活打死。如果有大臣站出来劝阻,也一样受罚,甚至比当事人更为严厉。有一天,隋文帝又因为一点小事在朝堂上杀人,兵部侍郎冯基进谏,居然也被处死。

可见,隋文帝非常重视和利用严刑峻法,也正是因为这样给他带来的不是百姓的信服与社会的稳定,而是百姓对这个政权的恐惧,并且对隋朝统治的逐渐厌恶,那么隋朝的统治基础也由此发生了很大动摇。

此外,隋文帝还有听信谗言的弱点,那么他听信了谁的谗言呢?就是当时被称为“二圣”之一的独孤皇后。当时,杨坚要通过独孤氏,收揽宇文氏以外的鲜卑贵族,因此十分害怕独孤氏,并且让她参与政务。

隋文帝的五个儿子都是独孤氏生的。独孤皇后在世人眼中是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但事实上,独孤氏凭借自己的身份地位,对杨坚的施政指手画脚。尤其是到了晚年,独孤后屡进谗言,废立太子也与她的坚持有着很大的关系。后来,隋文帝的贤相高颎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独孤氏,她就进谗言,要隋文帝罢免高颎,结果隋文帝果真就因此而失去了一大忠臣。更可悲的是,在罢贤相高颎的同时,杨坚却重用奸臣杨素。

于是,杨素就借机制造了两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废立太子和谋弑隋文帝。隋文帝一直认为杨广是最好的接班人,可惜直到最后他才发现杨广的真面目,当他后悔万分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隋文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罢免了一代贤相,最终被自己看好的佞臣所弑杀,也葬送了整个大隋王朝。

杨广戏宣华的后果是什么

隋主杨坚自芙蓉轩中偶感风寒后,竟然一病不起,于是不得不将朝中政事统付于太子杨广。身边靠宣华、容华二位夫人侍奉。虽是汤药不断,隋主病情却是一天重似一天。一连三个月,隋主已是骨瘦如柴,奄奄待毙。两位夫人内心焦急,却是爱莫能助。

宣华夫人原本是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隋灭南陈后,陈朝的宫人姊妹,都被送入了隋宫。陈叔宝共有三姊一妹,其中两个由隋主赐予杨素,一个赐予贺若弼。最小的一个妹妹,生得黛绿双蛾,鸦黄半额,腰肢如柳,须发如墨,幽妍清倩,依稀越国西施,婉转轻盈,绝胜赵家飞燕。她艳冶销魂,容光夺魄,真是“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确是绝世美人儿。

但是她进入宫中后,因独孤皇后奇妒,凡美貌女子均不得擅自出入,禁止与隋主见面,无缘奉身。待独孤氏死后,隋主方从宫中寻得这一佳色,即刻宠幸,册封为宣华夫人。可惜,好景不长,正当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之时,隋主偏一病不起,于是令宣华非常忧伤悲痛。

可是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听说隋主病状,不但毫无悲伤,却暗暗十分欢喜,只盼隋主早早死去。此人就是东宫太子杨广。太子杨广闻知隋主病重,一天便和杨素、柳述、元岩三人,同至隋主寝榻前视疾。隋主正在神思恍惚地自言自语:“倘使独孤皇后尚在,朕躬也不致有此重疾了。”这也是隋主自悔的话,本来独孤皇后在世,绝不会让隋主纵欲到这般光景,隋主此时悔懊,已经非常晚了。太子杨广听了,却是心中一动,认定父皇是个易悔之人,唯恐临终前对立东宫之事反复,将于己大大不利,心中默忖了一回,才喊了声“父皇”。隋主张目看了他一眼道:“我已念了你好久,怎么才刚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