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四季养生万年历
14557300000001

第1章 春季养生(1)

春季气候特点与养生

春季气候特征

春季从立春开始,于立夏结束。其间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季是冬夏季风转换交替的季节,太平洋的暖流与西伯利亚的寒流交汇,造成冷暖气流互相争雄,于是就出现了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导致天气的变化无常。

地球赤道与其公转轨道交角是四季更迭的根本原因。春季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逐渐北移,春分之后越过赤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在春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由近渐远。每年的1月3日左右地球距离太阳最近。从黄道平面看来,太阳位于宝瓶座、双鱼座、白羊座的背景上。

由于热空气开始北移,而冷空气还依然徘徊不定,同时土地、水域与空气温度上升的速度不同,春季里许多地方是最多雨的季节。在江南地区有著名的黄梅天气,而在北方多数地方会出现大风天气。

春季,气温开始升高,随之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涨。各种植物开始发芽生长,鲜花绽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鸟类开始迁徙,离开越冬地向繁殖地进发。许多动物在这段时间里发情,因此中国人也将春季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

春天到夏天是阳气逐渐升发、阴寒逐渐消散的过程,到了夏至,阳气到达顶峰。在这个过程中,气候日趋暖和,但阴寒未尽,天气变化大,而且春季多风,人体的皮肤腠理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仍然很低,容易感邪致病。所以顺应季节适时养生,对于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春天的自然条件适合于睡眠,加上春天比冬天夜短,所以易于出现“春困”;同时,人体生理状态正处于调适过程中,尚处于滞后和低潮状态,故易导致“春眠不觉晓”的现象。

春季气候骤变,影响人体免疫功能。这时开始滋生繁殖的致病微生物便会乘机肆虐,易导致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腮腺炎、猩红热、水痘、风疹等病的发生与流行。

忽冷忽热的气候,易使人体的血管不断收缩扩张,很不稳定,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危害极大,易诱发中风、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

春暖花开、繁花似锦的多风天气,空气中漂浮着各种花粉颗粒、杨柳絮、尘埃、尘螨、真菌等,过敏性体质者最容易诱发变态反应,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

春季多风,易出现皮肤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此外,春天还是鼻出血、高血压、痔疮出血、女性月经失调、流行性出血热、结核病、甲肝的高发季节,对此均应重视预防和治疗。

春天气候多变,对人体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影响较大。因此,春季应随时注意增减衣服,积极参加室外活动,早睡早起,以适应春天生机勃发的特点,维护身心健康。

春季六节乏的乏候特点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处于春季三月,此时寒气开始消退,气候渐渐变暖,万物复苏萌发,气候变化以风为特点。下面对各个节气的特点分别叙述如下:

立春

每年公历2月5日左右为立春,处于太阳黄经31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从这一天起春天开始,万物有了生机。

我国古代还将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五天为一候,立春十五天的三候为: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这是说立春后,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是冬寒向春暖转化的开始,天气乍寒乍热,严寒之余威尚未退尽,春日之阳光也尚未充沛,春风仍带着冬天的寒意。

雨水

每年公历2月20日左右为雨水,处于太阳黄经330度,表示少雨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逐渐增多,并含雪散为水之意。

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此时冻土层变浅,土壤表层夜冻日化,开始返浆,有利于小麦返青,是适合播种的时节。雨水节气中的三候为:

“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说明雨水节气中,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正值“七九”期间,离立春已有半月,以立春作为阳气升发的转折点,到雨水则阳气已逐渐旺盛,此时,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更会随春阳升发而上升,所以此时更应特别注意肝气的疏通。

惊蛰

每年公历3月5日左右为惊蛰,处于太阳黄经345度,此时春雷响动,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它们在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所以叫惊蛰。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震醒,出土活动。此时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土壤已解冻,春耕可以开始了。

惊蛰三候为:

“一候桃始华;二候鸽鹧(黄鹤)鸣;三候鹰化为鸠”。

在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正如华中地区农谚所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此时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天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春分

每年公历3月21日左右为春分,处于太阳黄经0度,为春季的中分点,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从这一天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

常年平均气温8℃左右,北方冷空气仍不断侵入,天气时暖时寒,终霜期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季水量依然稀少,一般为5~10毫米,蒸发量明显增多,十年九春旱为常规。春分节气中的三候为:

“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之日,天地间阴阳交合,春气调和,万物新生,人们可以晚点睡,早点起,多去庭院散步,使情绪舒畅,赏心怡情,才能与“春生”之机相适应,符合春季保养“生”机的道理。

清明

每年公历4月4日左右为清明,处于太阳黄经15度,此时天气晴朗,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芽现青。

“清明”含义是气候温和、草木萌发,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清明三候为: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在农业生产中,清明作为重要的节气,更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拖延”和“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在我们城市里也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之说。由此可见,不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清明都是一个让人们值得重视的日子。

《孝经纬》中说:“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此时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

谷雨

每年公历4月21日左右为谷雨,处于太阳黄经30度,为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雨水明显增多,植物茁壮生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降下绵绵的细雨来,而且这时桃花正在开放,所以也有人称这时候的雨为桃花雨或桃花泛。自谷雨节起,是农事忙碌的开始。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其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润,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

谷雨三候为:

“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为戴任降于桑。”

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此时正是种花养草的大好时机,春天种花,夏天赏花,能陶冶情操、焕发青春、活动筋骨、增强活力。

春季气候对生理的影响

乍暖还寒易诱发疾病

祖国医学认为,春天属于“百草回芽,百病易发”的季节。此时冷暖气团、东西气流交替活动频繁,天气时冷时热,忽燥忽湿很不稳定,加之风沙大,人体对春季这种多变气候适应性较差,容易产生精神疲乏或诱发疾病。“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王安石的这首诗把春季的气候特点描写得惟妙惟肖。春天,既是绿的信使,又是疾病的祸首。

春天,天气转暖,致病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腮腺炎、猩红热、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尤其是外感较多,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更应重视。

春天百花争艳,花粉随风飘扬,气候多变,容易引发过敏性、免疫类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咽喉炎、皮炎等。某些难治的免疫性疾病如牛皮癣、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和类风湿病等也易在此季节发作或复发。慢性病如慢性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窦炎、慢性结肠炎等也易在春季发作或复发。

早春的气温和大气压变化比较大,易导致人体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变稠,尤其是老年人血管硬化,更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有关研究表明,超过每秒6米的大风便会令人烦恼,有碍于人的正常思维和工作心情,大风卷起的风沙、尘土刺激鼻腔和咽喉黏膜,扰乱人的情绪;多风还使空气中负氧离子大大减少,正离子猛增,使人体内化学过程发生变化,血液中产生大量的血液素,让人感到紧张、压抑、疲劳,易导致精神紊乱;春季还容易产生低频的风(即入声波),对人体的中枢神经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多风的春天交通事故、精神病患者的自杀率明显增多。年老体弱者、孕妇等由于生理机能调整速度缓慢,更容易受“风”侵袭致病。

春季出现的“倒春寒”让人重回冬季,有关实验证明,当气温在零度左右时,风力每增加二级,人体会感到外界气温下降了5℃~6℃,这个特点在早春表现得更为明显。

防寒保暖仍是春季重要的保健规律,这就是所说的“春捂”。千万不可因天气乍暖就过早地脱下棉衣,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更应注意春季的保健,因为乍暖还寒。

南方春湿对人体影响

在南方潮湿的春天里,气压经常偏低,呼吸不太舒畅,身体的氧气供应便不足,因而人易感到头晕、疲倦、精神不振。缺氧也会导致血液流通受阻,四肢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就会酸痛麻痹。此外,潮湿的空气黏住毛孔,令水分无法经毛孔散发,以致停留在体内,令身体机能受湿阻以致呆滞。由于人体有七成是水分,若水的运行停滞不顺,身体便会处于“湿”的状态,症状是四肢沉重、脾胃不和等诸多不适。

从大寒到惊蛰是一年里最寒冷的时期,在广东则多在立春后至惊蛰前是最寒冷的日子,寒潮多袭、春雨连绵,人体常受风寒之邪,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此时痹痛更甚,所以要祛湿。

怎样才知道有没有“湿”呢?一个人若“湿重”,表现为倦怠、手重脚重、食欲下降,严重者甚至不想喝水,口有古怪甜味。中医认为形成湿底的原因,主要可分为外在和内在两大类:

1.外湿

以中医的角度来看。外在环境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如曾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都有可能形成湿底。

2.内湿

可能由于脾脏欠佳,容易水湿内生,也可能关乎饮食习惯,常吃湿热的食物,例如芒果、柿子、香蕉、菠萝、虾、蟹等,都会形成内湿。

顺应气候对生理的影响

祖国医学提倡养生需要顺应气候对生理的影响,是和“天人相应”的思想相吻合的。也就是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之与外界的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从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外界自然环境发生反常的变化,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适应时,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即遭到破坏而产生疾病。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不仅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而且受到社会的制约和影响。这种把人体生理现象、精神活动与自然、社会结合起来考察人类生命规律的观点,就是中国古代文化所特有的“天人相应”的思想,也就是宇宙万物一体的观念。从文字记载考证,最初人们的这种认识还是比较蒙眬的,如《管子》书中这样写道:“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这里从天人关系中提出两者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到了西汉初年,《淮南子》用人同天相比,发现一些类似之处,说:“头之圆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五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予、喜、怒。”这种简单的类比,说明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两者有一定关系。《黄帝内经》的问世,科学地奠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这些论述非常清楚地阐明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它们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

一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既各有其特点,又是互为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充分表现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连续性方面,春天到来,气候温暖,草木萌发,东风解冻,蛰藏之生物又开始活动起来,整个自然界充满一片新生气象。到了夏季,气候炎热,一切植物长得十分茂盛,各种生物活动更加活跃,整个自然界显现蓬勃景象。秋天来了,气候开始凉爽,果实成熟,草木凋落,生物活动逐渐减少,整个自然界呈现一片清肃收敛景象。冬季一到,气候变得寒冷,植物枯萎,泉水冰冻,许多小生物都蛰藏而停止活动,整个大地好像封藏起来一样。似这春温而生,夏热而长,秋凉而收,冬寒而藏,虽然四季有各自的特点,但实质上却又是不可截然划分的整体。因为有了春温而生,才可能有夏热之长,秋凉之收,冬寒之藏。可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是有连续性的,每个季节总是在前一个季节的基础之上发生发展起来的。没有温热,也就无所谓寒冷,没有生长,也就无所谓收藏,这里我们仅以气候为例说明宇宙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统一整体,万物之间彼此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万物从天地自然而生,最后又归于自然,反复循环,无有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