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四季养生万年历
14557300000010

第10章 秋季养生(1)

秋季气候特点与养生

秋季气候特征

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从立秋开始到立冬结束,阴历为七至九月,阳历为九至十一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节气。

进入秋季,太阳高度角渐低。

秋季,是冬季风和夏季风的过渡季节。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温热潮润。正常情况下,入秋以后,冬季风从近地面大气层逐步推进,逐渐南下而取代夏季风,但持续时间较长,反反复复形成拉锯战,为期一般为50~60天。这段暑期天气比较稳定,在我国北方形成风力微弱、阳光灿烂的秋高气爽的天气,与春天一样宜人,偶尔也会出现坏天气。

也有些年份,入秋以后,夏季风尚未撤退而冬季风风势已强,冷空气流频频南下。在这冷暖气流相互争雄激荡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秋风秋雨”的反常天气,甚至出现秋雨连绵的坏天气,有时可长达10多天,正是“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季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华西秋雨、南方寒露风、霜冻及低温冷害。

气象工作者研究的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时秋季结束。

这个季节里秋风送爽、炎暑顿消、硕果满枝、田野金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意思是说:秋季三个月,是所谓“收容平藏”、万物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明,应该早卧早起,鸡叫起床,使神志保持安定,避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害,精神要内守,使秋气得以和平,不使意志外驰,而使肺气清肃,这是对秋天“收养”的呼应。如果违背了这个方法,肺会受伤,到了冬天,就会发生顽固不化的飧泄病,供养冬天潜藏之气的能力也就差了。

秋季六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处于秋季。秋季气候特点,由热转凉进入“阳消阴长”过渡阶段。其间各节气的特点叙述如下:

立秋

每年公历8月7日前后为立秋,处于太阳黄经13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立秋是秋季开始的标志,此时农作物快成熟了。

立秋即是禾谷开始成熟的意思,从这一天起开始进人秋天,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此时暑天的闷热天气已经没有了,人身上也不再有黏热的感觉。尽管天气还处于炎热之中,但素有“秋老虎”之称的高温天气却也不同于使人烦闷的暑热。立秋三候为: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这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呜叫。

立秋正值末伏前后,气温虽然开始下降,但还有“秋老虎”的威势,江南地区的气温仍可高达35℃以上,夏日的余威仍然存在。立秋后,虽然气温仍高,但早晚气温比夏天要低一点。

处暑

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为处暑,处于太阳150度。“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即表示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快要躲藏起来;也含有秋季又见暑热气候,仅次于夏季的含义,俗称“秋老虎”。

著有《清嘉录》的顾铁卿在形容处暑时讲:

“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

意思是说,处暑后还要经历大约18天的流汗日。处暑三候为: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里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要收敛的季节。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减少,空气中的湿度也相对减少,使人有秋高气爽之感,但此时燥气也开始生成。

白露

每年公历9月8日前后为白露,处于太阳黄经165度。此时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气候转凉,一天当中早中晚温差变化较大,早晚凉、中午热。因气温降低较快,夜间温度已达白露的条件,因此,露水凝结得较多、较重,呈现白露,故而得名。

白露三候为:

“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是说这个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秋分

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为秋分,处于太阳黄经180度。此时,太阳又直射赤道上,即在黄赤道相交点上,昼夜平分,故称秋分,此时是农作物成熟、收获的节气。因北半球天气转凉,候鸟大雁、燕子、杜鹃等都开始成群结队地从逐渐寒冷的北方飞往温暖的南方。

秋分以后,日降水量也不是很大,暴雨和大雨的机会非常小,但降水的次数却增多起来,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秋分三候为: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风送爽,是人们感觉最舒适的一个季节,故在此时应多去户外活动。

寒露

每年公历10月9日前后为寒露,处于太阳黄经195度。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气候从仲秋的凉爽逐渐转寒,有成冻露的可能,早晚则更明显,故称寒露。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愈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由于此时阴天少,所以光照充足,是全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节气,素有秋高气爽之说。

寒露三候为:

“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二候中的“大水”指的是大海,古时传说海边的蛤贝类,是由三种雀鸟潜入水中变成的。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有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古人认为秋季是土德当令,土为黄色,所以此节令中的花为黄色的菊花。菊花是我国很早便有记载的花卉。夏小在九月章有“荣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说明九月时菊花开放。

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转寒,人们需要随时留意,免受风寒,但同时又要注意适当“秋冻”,即通过慢慢增加衣服来逐渐锻炼肌体抗寒能力。其原则是以穿衣不出汗为度,随气温的高低和运动的强度,及时更换衣服,避免汗孔大开,而使风邪寒气人内。

霜降

每年公历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处于太阳黄经210度。此时气候已渐寒冷,夜晚下霜,晨起阴冷,开始有白霜出现。一天中温差变化很大,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

此时天气变得寒冷,露凝结为霜而下降,所以称之为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最低气温可达到0℃左右。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色白且结构疏松,霜遍布在草水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在我国的文化中,对于霜,是不太有好感的。《淮南子》中说:

“秋三月,青女乃出降以雪霜,霜者丧也,阴气所凝,其气惨毒,物皆丧也。”

所以古人亦将死去男人的妇女称为遗孀。

霜降三候为:

“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这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此时阴气更甚于前,植物开始凋零。此时,切忌受寒,晨起宜较前月略晚为宜,以避霜冷寒气。

秋季气候对生理的影响

秋季从气候特点来看,是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时有阴雨绵绵,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

人体的生理活动,随“长夏”到“秋收”而相应改变。总的来说,秋季的气候对身体的健康有益,但也会对生理上造成某些不良影响。

此时肌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低,易生病,如感冒、腹泻。另外,一些慢性病,在夏季因天热而缓解,秋季随气温降低便有加重趋势。还有人在秋天表现出贪吃贪睡、精力难以集中、性格阴沉、情绪低落、睡眠易惊醒、白天易感疲乏、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喜食甜食者也增多。

顺应气象养生法

人类对气象条件的适应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导致身体不适,出现头痛、恶心、失眠、心情烦躁等症状,被称之为气象过敏症。

气象过敏分为温度过敏、湿度过敏、气压过敏、风力过敏、月光过敏等。德国气象学家根据各地天气的变化,把天气分为6种状态,并把每一种天气状态同某些可能发生的疾病联系起来。科学家们在观察中发现,偏头痛大都出现在大风、湿度偏高、气压下降的天气;哮喘病总是在天气寒冷而又不降雨的日子里发生;诱发心肌梗死的天气因素主要是高压控制下的干冷天气、恶劣天气;寒冷潮湿的天气会加剧风湿病痛的发作。

预防气象过敏症,首先要提高气象意识,注意观察天气变化,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巧用天气养生。收听天气预报,不仅要注意收听气温的升降,而且还要注意风力大小、风向及空气湿度的变化。医疗气象学家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得出: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气温要降低3℃~5℃;当气温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气温要降低0℃~8℃。风向偏北,说明天气要降温,应注意增添衣服。炎热盛夏,当气温在30℃以上,空气湿度超过70%以上,便感到闷热难忍了。此外,在热浪袭人、寒潮来临的日子,老年人要减少外出;春秋季节,冷暖气团交替活动频繁,要遵循“春捂秋冻”的保健规律,适当增减衣服。

秋季少雨“秋燥”伤人

秋季干旱少雨,燥邪当令。秋季又是夏去冬来的转换时期,人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由此秋燥之邪就易乘虚侵入,引起许多疾病,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秋天发病特点在于“秋燥伤肺”,意思是指秋季好发肺系疾病、呼吸道疾病最多见。早秋之时,从立秋至秋分,夏日暑热尾气未消,湿邪燥邪合并伤人,称为温燥,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病复发等,此外还有其他疾病出现。若至中晚秋,从立夏至秋分后,天气转凉,寒邪与燥邪结合伤人,称为凉燥,除导致上感、咳嗽、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病以外,由于寒邪侵入、血管收缩,脑血管的病变特别是中风也随之而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特别要小心为是。

根据秋季的发病特点,必须增强防病意识,适应气候变化,努力避免秋燥伤人,防止外邪侵入。早秋气温虽高,但温差较大,昼热夜凉,需注意增减衣被,不可贪凉露卧,尽量不用空调风扇;中晚秋气候逐渐变冷,需注意保温,加强饮食调护,保持心态平衡。早秋多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之类的物品,如百合、银耳、水果、西洋参等,中晚秋多用温补食品,保持心态平衡,尤其老年、高血压患者,更需防止因情绪激动而诱发中风;重视适度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例如晨起锻炼健身、打太极拳、做气功、按摩迎香穴等方法,都是秋季保健的好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调动体内积极因素,以达到御邪抗病。

秋季养生原则

秋季养生原则

养阴护阴慎防津散

秋季阳消阴长,人体阳气逐渐内敛而阴精之气日盛。人要与季气相和,秋季要保持体内阴精。一方面,这是适应了自然界明生而旺的规律,顺势敛藏、内聚精气、滋养五脏、抗病延年;另一方面,是一个冬季潜藏的准备,为来年阳气升发打下基础。阴精,是精、血、津、液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通称。

秋季一定不能损伤阴精之气,正所谓“秋冬养阴”,同时,秋季养生还要防止因劳伤过重而外泄阴气,过度的剧烈运动会使人出汗过多、阴气耗散。

寒凉之秋,脾胃机能多健旺,是营养物质易于蓄积的大好时机,因此宜加强营养,多吃温热之物及血肉有情之物,以达“温阳则阴不穷”。对于素体阴亏者来说,还可进食养阴滋液之品,如阿胶、龟肉等,使阴阳协调平和,生化无穷。

防燥防干养肺为先

秋季暑热已过,阳气日衰、阴寒日生,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日渐进入“收养”状态,此时,对肺脏的保养日居正位,要注意保养人体阴液,避免燥邪伤肺。

秋季天干地燥、气候多变,人体的代谢机能也开始由盛转衰。肺脏娇嫩,主呼吸,性喜润而恶燥,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脏很容易受到外来燥气的侵扰,轻则干咳少痰、痰黏难咯,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

一些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也会不请自来、死灰复燃。

因此,中医认为防止秋燥伤肺,保持肺气清新是秋季的养生之道。

秋季养生调养之道

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防病等方面的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方能安全度过“多事之秋”。

起居重“调养”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于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叙述。

早卧,以顺应阳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张,使肺气得以舒展。秋燥常会使人的皮肤和口角干裂、口干咽燥、毛发脱落、大便干结。这时应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要多吃水果、多饮生津养阴的饮料,以补充体内水分。秋天气温多变,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此需多备几件秋装,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致病。

风寒最易犯肺,从而诱发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不过,适度的“秋冻”对人体增强抗寒能力非常有益,所谓“秋不忙加衣”即为此理。

饮食重“摄养”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如百合、银耳、秋梨、柿子、甘蔗、藕、蜂蜜、乳品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秋季饮食除了用酸、润为主外,还必须注意不要过于进补,以免“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精神重“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