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写作指南
14558100000010

第10章 布局(1)

学习指导和要点提示

布局,通常叫结构,指题材的安排。即在主题的统帅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各部分材料安排好,构成一篇层次清楚、详略分明、首尾连贯、中心突出的文章。所谓布局的逻辑顺序,就是既要符合全篇的结构要求,又要符合各个段落的结构要求。这一章就是分别讲篇和段的布局要求。

考虑一篇文章的布局,最重要的是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即理清思路。思路是布局的基础,布局是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思路清楚、严密,文章才顺畅、严谨。文章布局,必须重视锻炼思路。其次是掌握谋篇布局的一些技巧,如区别详略,过渡呼应等。第一节就是针对以上诸方面谈整篇的布局要求。

本章第二节讲段落的布局要求。段落的布局同全篇的布局相近,也要围绕段旨安排层次,层次间要有逻辑联系。文章段落结构分为开头段、中间段和结尾段,各有不同的布局要求。

本章第三节讲布局的错综变幻。这是对布局的创新要求。一,二节是讲布局的一般规矩,第三节是讲在规矩中求变化,讲技巧。断续、曲直,以及开合、虚实、抑扬、主宾、正反等等,都是常用的布局变幻的技巧。这只有在长期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仔细揣摩,刻苦练习,由把握规矩进而求变化,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些布局技巧。

这一章的作文训练是命题作文(三)

一般地说,经过立意、构思之后,文章的结构轮廓就大体拟定,布局就是对文章的构成部分作具体地仔细地安排。古人称布局为章法,就是结构一篇文章的规章、法则。清人唐彪《读书作文谱》中指出:“文章大法有四:一曰章法,二曰股法,三曰句法,四曰字法。四法明,而文始有规矩矣。四法中,章法最重,股法次之,句法、字法又次之。重者固宜极意经营,次者亦宜尽心斟酌之。”这是说,写文章安排材料,首先要考虑章法——整篇的安排,然后再考虑股法——段落的安排,其后才是字和句的斟酌。动笔之前,对文章的布局考虑周至,胸有成竹,写出来才能条贯统序,结构严谨;否则,随心所欲地写下去,必定是“异端丛至,骈赘必多”。正如指挥作战,除了有作战方案和兵力装备之外,还要摆阵势。“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朱光潜《选择与安排》)文章布局同作战摆阵势一样的道理,一样的重要,它关系着一篇文章的成败,质量的高低,教育和感染力量的大小。

全篇的布局

一、理清思路,突出主旨

文章布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言之有序,顺理成章。这就必须从思路入手,首先要求思路清楚。

什么叫思路?就是思想进行的路数,思维的线路。好比旅行,从哪里出发,朝什么方向前进,沿着哪几条线路运行,最后会合到一个集合点,到达目的地。人的思路很象蚕丝的丝路。蚕吐丝做成茧,茧网尽管由千回百转的蚕丝织成,但蚕茧却只有一条“单一定向直线进行”的丝路。缫丝工人要顺着丝路把蚕丝缫出,然后加工成绸缎。人的思维要比蚕丝做茧复杂得多,但任何思想,也应遵循有一定规律的思路运行,才是有条理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否则就会思维混乱,令人不知所云。所说思路条理,也就是思维的逻辑性。文章的布局,说到底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段落层次。要提高文章布局的本领,必须首先提高逻辑的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必须从培养训练思路的条理性做起。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思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观察、理解的结果。对客观事物有了全面、深透的认识,把握住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才能形成一条合理的严密的思路。

思路清楚,集中体现在对层次的逻辑安排上。

布局一篇文章,要根据内容划分为一个个有相对独立意思的部分,在文章结构中,这就叫层次。一篇文章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层以下再划分段落(有时一段内再划分几个小部分,那就叫段内的小层次)。所谓安排层次,就是安排文章各个部分的次序和位置。层次的划分及其排列的次序,应该根据文章内容和体裁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常见的安排方法:记叙文多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和时间的顺序(事情发生发展时间的先后次序)安排层次;议论文多是按照人们思维的逻辑顺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层次;说明文多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一件事情的几个不同侧面(即把具有同一性质的材料,或同一性质的问题,分类归纳组成一节,一节构成一个层次)来安排层次。

一篇文章要划分几个层次,这要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由内容的多寡、繁简来决定,无法机械划一。但是构成文章的每一个层次,必须是文章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好比人有四肢五官,不能多也不能少一样,否则就是结构的残缺或散乱。层次安排的次序和位置,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不能任意删削或颠倒。亚里士多德说:“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被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诗学》)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一书中也指出:“在真正的艺术作品——诗、戏剧、图画、歌曲、交响乐,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位置上抽出一句诗、一场戏、一个图形、一小节音乐,把它放在另一个位置上,而不致损害整个作品的意义,正象我们不可能从生物的某一部位取出一个器官来放在另一个部位而不致毁灭该生物的生命一样。”即使是只有四句的一首绝句,也必须是一脉承贯,不容挪动或颠倒。如李白的怀乡诗《静夜思》,首句“床前明月光”,人们一向是把明月和故乡这两个形象联在一起的,明月照床前,自然触动了诗人的怀乡之情。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下霜标志着秋天到了,可能是离家很久了,秋天又常常被看作悲凉的象征,这正和诗人怀乡欲归不能的悲苦心情相一致,这一句承上而来,进一步写出了思乡的悲愁心境。欲归不得怎么办?那就只能以明月为伴,从明月中寻求寄托?于是就“举头望明月”了。“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月光明亮的晚上,本是亲友团聚的良辰美景,而现在天各一方,月圆而人不圆,更是不胜惆怅,自然要产生对亲友的怀念。望明月,想亲人,但是,既不能飞上明月去望一望久别的故乡,又不能飞回故乡去和家人团聚,就只好“低头思故乡”(第四句):陷入了更为深沉的思念。月——霜——举头——低头,一条怀乡的“夜思”路线,联缀成了一首玲珑精美、严谨无隙的绝句。至于一篇内容较多的文章,更要对层次精心布设,使每一层次在整篇文章结构中都占有必不可缺的重要地位和不可移易的重要位置。因为“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部分是比整体更重要的。”(罗丹)下面再就《谈骨气》(原文附后)一文的结构,看作者是怎样根据思路来布设层次的。

《谈骨气》是吴晗的一篇杂文。全文十二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句话置于冠首,犹如红线穿珠,统摄全篇。以下就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展开论证。

第二层(第2至6段)论证论点,从理论上说明我们民族是有骨气的民族。这里按作者的思路又分为四段,从四个方面展开事理论证。

1.引用孟子的话说明“富贵不能淫、贫贼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是有骨气的人。这里提出的孟子的三句话,不仅紧扣中心,也是全篇行文的一条论证线索。

2.什么叫骨气,又从所提主张、服务方向、坚持斗争三个方面作解释。这三方面从信念、目的到精神,概括了骨气的全部内涵,三者缺一不可,次序也不能颠倒。

3.说明我国每个历史时代都有很多有骨气的人,这是对骨气作历史的分析。

4.说明骨气具有阶级性,这是对骨气作阶级的分析。

这四段文字,从古说到今,从对骨气作概念解释到作历史的阶级的分析,论证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作者的思路是非常清楚的。

第三层(第6至11段)进一步论证论点,从事实上论证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按孟子的三句话列举了文天祥、齐人、闻一多三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三个事例,从时代看,概括了中华民族从奴隶社会以来历史的全过程。文章层次井然,不枝不蔓,思路是这样清晰而严密。

第四层(第12段)是结论部分。这里只有两句话,前一句照应开头,指出孟子的话至今还有现实意义;后一句强调发扬无产阶级的骨气,这是总结全文,也是进二步地论证论点。

这里文章分几层,层和层之间的内在联系,都历历可见,显示了作者按照中心论点层层展开论证的清晰思路。叶圣陶提出阅读文章要“遵路”:“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阅读要“遵路”,就是要把握作者的思路;写文章也要“遵路”,这就是要理清自己的思路。

二、详略疏密,安排适度

文章各个部分的布局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区别处理,分清主次轻重。主要之处要详写,次要处则要略写。详写就是要尽量铺开写,写足写饱,“泼墨如云”。略写,就是轻轻点染,一笔带过,“惜墨如金”。用书法上的术语说:前者叫“密不通风”,后者叫“疏可走马”。“详略”在行文中的表现就是“疏密”。详者称之为“详密”,略者称之为“疏略”。详略和繁简也有区别,详略是从剪裁的角度说,繁简指字数多少,是从修辞角度说。

为什么要区别详略?详略配合,疏密相间,可以使文章波澜起伏,活泼多姿,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旨。详略分明,重点突出,重者会愈见其重,从而增强表达效果。因此安排详略的基本原则应该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唐彪把文章主旨叫“题理”,“题理轻者宜略,重者宜详”。以题理之轻重决定其详略。

绘画中有“众宾拱主”的画法,即布局构图分清主次,突出主体的艺术手段。“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宋·李成《山水诀》)“一幅画中,主山与群山如祖孙父子然,主山即祖山也,要庄重顾盼而有情,群山要恭谨顺承而不背。”(清·布颜图《画法心学问答》)文章布局也是如此。“诗文具有宾主,无主之宾,谓之乌合。”分清了主宾,下笔才有侧重点,才能把笔墨集中在主旨上,“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象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样。”(朱光潜《选择与安排》)如《木兰诗》。从反映的时间看,有十年之久,对这十年战地生活仅写了“万里赴戎机”等三句,占全文的六分之一。对参军前后的情况,如代父从军的原因,奔赴战地途中的见闻感受,以及战后辞封拒赏重返家园等,从时间看,和十年征战比是极短暂的,却写得很细致,占了全文六分之五的篇幅。十年征战,寥寥数笔,未取什么具体材料,对参军前后的情况却选了若干细节大加铺排。因为《木兰诗,主要是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不是写木兰十年征战,主要表现木兰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不是表现她杀敌的英雄精神。这里的详略处理就是由这个“题理”所决定的。

究竟怎样安排材料的详略,不能划定一个框子,刘勰说:“丰约之裁,因宜迫变。”一二言未尝不足。千百言未尝有余。除了服从主旨这个原则要求之外,还要考虑结构上的要求和表达的效果。从结构上说,布局要做到疏密搭配,详略参错。即使文章中表现主体的材料,也不能都是详,详,详,一详到底,必须“全局在握,省于此而留详于彼”,做到详略有致,安排适度,才能形成一个波澜起伏、和谐匀称的文章整体。从表达效果来看,详略都是为了深刻表达文章的内容,略写也不是无所谓,必须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充分发挥略写的表达效能。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的详略处理就非常出色。孔乙己和孩子们说笑,分豆给孩子们吃,他怎样低下身子用手罩住,又怎样直起身子满口之乎者也,这些足足写了五百多字,约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可爱而又可悲的没落读书人的形象,这些详写的笔墨正是体现了作者所要达到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创作意图,详得有道理。孔乙己一生有个大关节,也是他惨死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偷书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但这段情节只用了几个酒客对话的百来个字就交代过去了,连酒客们的长相、姓名都没有交代。可这轻描淡写的几笔,其内涵却是十分深厚的: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残暴,人与人之间如此冷漠的关系,这正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典型环境。“形貌虽疏,内蕴却密。”这里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是酒客顺口说的一句对举人老爷的评语,真是入木三分,一语中的,丁举人横行乡里的赫赫淫威尽在不言之中了,这比正面写丁举人的吊打非刑,龇牙怒目,更耐人寻思,这是虚写,却是达到了比实写还要好的艺术效果。鲁迅先生把这关系到人物命运,关系到作品艺术生命的重要情节,放到幕后去表现,而又表现得如此巧妙深刻,足见善于熔裁的高超技艺。

由此可见,材料的详略处理有不少艺术技巧。详要详得有味,不致使人感到厌烦;略要略得不漏不苟,有内容有情味,尤其不容易。郑板桥在一题画中说:“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减枝减叶之法”,正是他运用略笔的经验。清代的张宾王批评朋友的文章说:“他人说得少,愈多;子说得多,愈少耳。”会处理材料的人,能把有限的笔墨凝聚到主要之点上,而且善用疏笔,疏中见密,以少为多,自然是“说得少,愈多”。相反,疏密不分,拖沓敷衍,徒然浪费许多笔墨,“说得多,愈少耳”。处理详略就是要把握这“多”和“少”的辩证法,把握“以少为多”、“以多为少”的剪裁技巧。

三、过渡照应,浑然一体

过渡照应是使文章达到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方面。

过渡,就是上下文之间的连接转换。主要过渡形式有:

过渡段。单立一段,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一件小事》)

“这真可憎恶”以前的部分紧承上文,是“我”对老女人摔坏这件事看法的总结。“车夫多事”以后的部分,是为了开启下文,因为下面就叙述车夫扶老女人去巡警分驻所。

过渡句。用段落中的某一句过渡。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