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爱心故事
14564000000009

第9章 刚愎自用(2)

第二天,宋庄公叫子突进去,对他说:“郑国新君打发使臣来,托我把你杀了,还答应送我三座城,作为谢礼。我不忍心这么做,因此才暗中告诉你,你可得特别小心哪!”子突跪着说:“我的生命在您手里了,只要您给我出个主意,我凡事都听您的,您要什么我就给什么,哪儿只是三座城呢?”宋庄公说:“你要回郑国,必须要依赖郑国,依赖祭足帮忙方行,咱们找他来商量着办吧!”他就把祭足、华督一起叫进去。宋庄公说了一番动听的言辞,表示他本来想置身事外,不愿过问这件事,如果不是因为当年郑庄公待他厚道,子突又表现杰出,他根本不愿给子突出主意。不过,大家有言在先,免得以后反悔。他也不图什么谢礼,只要求子突给他三座城、一百对白璧、一万两黄金,每年再给他两万石谷子就行了。子突一心想回国,就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宋庄公的条件。宋庄公是个城府很深的人,做事一向谨慎,还叫子突和祭足落款签名,作为证据。他又怕子突和祭足各怀心志,使郑国不得太平,就要子突答应把郑国的大权交给祭足掌管,又叫祭足把女儿许配给宋雍氏的儿子雍纠,再拜雍纠为郑国的大夫。这样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才叫子突跟着祭足悄悄回到郑国去。

祭足回到郑国,装病躲在家里。大臣们都到他家去问候。他们一见祭足脸色红润,衣冠整齐,都惊讶地问他:“听说你病了,可是你的神情哪儿像病了呢?”他说:“倒不是我有病,而是咱们的国家病了!先君宠爱子突,把他托付给宋公。现在宋公派南宫长万当大将,率领大军护送子突回来,很快就要来攻打我们了。怎么办呢?”大臣们听了这番话,你瞪着我,我瞪着你,都不敢多说。祭足又说:“想要宋国兵马退回去,只有立子突当国君这一个办法。好在公子突就在这儿,咱们大家分析一下吧!”高渠弥一向支持子亶,平常跟子忽就格格不入,虽然他不是真心要帮助子突,可是废了子忽也觉得非常痛快,于是他率先站出来,坚决地抚着宝剑说:“这是咱们国家的造化,我们愿意拜见新君!”大家以为他早就跟祭足约定好了,都不免有几分疑惧,又看到了角落里都是武士,更是惊魂不定,不敢提出异议。祭足马上请出子突跟大臣见了面,他又取出预先写好的一个奏章,叫大臣们签了字,再送去给子忽。奏章写着:“宋国出兵护送子突进来,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好请主公退位。”祭足另外又偷偷写了密信给子忽,说:“请主公暂时退避一下,将来一有机会,我一定设法来迎接您。这是我的肺腑之言,决不失信。”子忽知道自己孤立无助,就出奔到卫国去了。随后,祭足立子突为国君,就是郑厉公。

郑厉公刚即位,宋庄公就打发人来给他道贺,还提醒他说话要算话,把当初许诺的东西送给宋国。郑厉公对祭足说:“当时急着回国,他予取予求,我都答应了。现在如果真的照办,郑国的国库就空了。再说刚一即位,就断送三个城,岂不叫人笑话吗?”祭足说:“白玉、黄金,多少先送点儿去,跟他们说:其余的以后再补上。至于三个城,是郑国的土地,不方便交割,干脆改送粮食好了。”他们真的就这么办了。宋庄公看到这么少的谢礼,非常生气。他原以为子突多有出息,没想到他当了国君,竟这般吝啬!他立刻逼迫郑国按照当初的约定,交付一切。他说他倒不是贪图财物,而是要子突信守诺言,做事做人慷慨一点!这样来来去去地折腾了好几次。郑国还托鲁桓公辗转说情。鲁桓公也讲义气,当面跟宋庄公谈了好多次。到最后,宋庄公不但无动于衷,反而派人对鲁桓公说:“这是我跟子突的事,别人管不着!”鲁桓公怒不可遏,破口大骂宋庄公。然后他转到郑国去,联合子突共同出兵攻打宋国。

宋庄公听说鲁国和郑国的兵马攻过来了,大吃一惊,急忙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公子御说:“打仗固然要讲究兵力,也得考虑是非曲直。以前郑伯好意收留了主公,又护送主公回国,还邀约诸侯开会,正式确定了主公的君位。这么大的恩典,咱们不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现在我们贪图郑国的谢礼,逼迫着郑国,同时也得罪了鲁国。这是咱们自己理亏,我觉得,不如跟他们讲和吧!”南宫长万不甘心,嚷着说:“对方已经打到咱们的城门底下来了,如果咱们一下都不打,就去求和,那还像个诸侯吗?”太宰华督接着说:“这话不错!咱们总不能示弱呀!”

宋庄公就叫南官长万出去迎战。双方摆开阵势,你来我往,交锋了几个回合。结果南宫长万打了败仗,宋国兵马死伤惨重。宋庄公只能眼看着郑国人和鲁国人凯旋而归。谢礼非但没要到,反而挨了一顿打,怎么能甘心呢?于是他立即打发使臣到齐国去,请齐僖公出兵相助。

守国的使臣对齐僖公说:“郑国子突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我们的主公很后悔当初送他回国。现在想邀您一起去攻打他,再叫子忽出来当君主,请您务必帮帮忙。”齐僖公本来打算把女儿嫁给子忽,虽然事情没成,不过对他还是很有好感,就说:“子突赶走他哥哥,我也不敢苟同;但是我现在要去攻打纪国,没办法兼顾贵国的请求。如果贵国愿意先帮我去打纪国,我一定帮贵国去打郑国。”宋国真的就答应了齐僖公。

齐僖公又派人去约卫宣公发兵相助。卫宣公是齐僖公的女婿,不可能不帮齐僖公一把的。可是直到宋国的使臣又来约定出兵的日子,卫宣公仍然没有派人来。卫国可能是发生什么意外了!

过江之鲫

“过江之鲫”比喻追逐时潮的人很多。

此典出自东晋初年的一句俗语:“过江名士多于鲫。”

西晋时,司马炎和他的集团的统治是极其腐朽的。他们不但阴险毒辣而且极端荒淫无耻。这个统治集团,不但皇室司马氏是东汉以来的世代大官僚,就是一些大臣和高级官吏,也大都出身于东汉、曹魏以来的世家大族。他们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权利,在经济上残酷地剥削人民,以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公元311年,洛阳被刘聪占据以后,北方的世家大族和各级官僚纷纷迁居江南,依靠驻守建业的琅邪王司马睿。公元317年,晋愍帝被刘聪杀死,司马睿在建康(建业改为建康)称帝,建立了东晋王朝。

虽然东晋王朝和西晋王朝在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当时北方的一些知名人士怀着各种目的,抱着各种幻想纷纷来到江南,从而使人们觉得他们像成群活动的鲫鱼一样,不可胜数。

海屋添筹

这个故事是讽刺那些吹牛皮说大话的人。

此典出自《东坡志林》。

有三位老人相遇在一起,有人询问他们的年龄。

第一个老人说:“我的年岁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年少的时候,曾和盘古有过来往。”

另一位老人说:“每当大海的水变成田畴时,我就记下一个筹码,现在我的筹码已经放满了十间屋子了。”

最后一位老人说:“我所吃的仙桃不计其数,每吃一个仙桃,我就把桃核丢在昆仑山下。现在,那些丢掉的仙桃核已经和昆仑山一般高了!”

在我看来,这三位老人呀,与生命非常短促的蜉蝣和朝菌有什么区别呢?

好大说者

“好大说者”用以讽刺那些靠吹牛皮、说大话过日子的人。

此典出自《艾子杂说》。

公孙龙求见赵惠文王时,想以夸夸其谈来打动他,便向文王滔滔不绝地讲起大鹏展翅、连钓六鳌之类的故事。

文王听了,讥讽地说道:“您说的海巨鳌,我从来没有见过,还是让我为您讲讲我们赵国的一个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