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走进科学丛书:发现未知的世界
14565200000024

第24章 纳粹藏宝之谜(1)

玄奥的纳粹藏宝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法西斯对被侵略国的财宝大肆抢掠,贪得无厌。德国空军元帅戈林曾向他的部下指示:“你一发现有什么东西可能是德国人民所需要的,就必须像警犬一样追逐,一定要把它弄到手……送到德国。纳粹德国每占领一个国家,它的财政人员马上便夺取这个国家的黄金和外国证券、外汇等。接着还向这些国家征收数目惊人的“占领费”,到战争结束时,单单“占领费”的收入就有600亿马克(约合150亿美元)。德国法西斯还用种种理由迫使占领国支付“罚金”、“贡金”。据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处的统计,共榨取金额达1040亿马克(约合260亿美元)。

希特勒政府在征服波兰后,戈林下令掠夺波兰文物。半年后,他得到这样的报告:“这个国家的几乎全部文物,已经被接受了。据德国官方的一份秘密报告表明,到1944年7月为止,从西欧运到德国的文物共装了137辆铁路货车,计有4174箱,21903件,单单绘画就有10890幅,其中不乏名家杰作。纳粹头目们借机扩充“私人”收藏,仅戈林一个人所收藏的文物,据他自己估计就达5000万德国马克。他的家简直就是一个“博物馆”,有5000幅世界名画,16万件珠宝镶嵌的宝物,2400多件古代名贵家具,其中1500件属于世界稀宝。上面的财宝都是有案可查的,那些不在案的恐怕没有人搞得清楚。

纳粹分子掠夺的大宗财富,经过瓜分形成了令人垂涎的八大宝藏,即希特勒金库、隆美尔藏宝、墨索里尼东林宝藏、勒色林财宝、福斯希加潜艇藏宝、南太罗的三处宝藏。纳粹法西斯灭亡后,人们只见到极小一部分。1945年4月20日,戈林离开希特勒,坐着他的装甲“梅塞施密特”汽车飞快地开往巴伐利亚——他认为安全的地方,后面紧跟着装满财宝的卡车护送队。最后一批在运送途中被美国部队截获,其中有27箱绝了版的书,4箱贵重玻璃器皿,8箱金银器,无价的东方地毯等。希特勒自杀后,在其宅邸里发现了一些油画和为数不多的资金。纳粹大量财宝藏在什么地方呢?谁也不知道。

战后,寻找这笔财宝的不乏其人,盟军曾组织一支寻宝队。作家们根据这些寻宝事件构成了引人入胜的故事,《第四帝国行动》就是由福斯希加潜艇藏宝的传说演化而来的。故事围绕着寻找一只金虎展开,这只金虎内部藏着一份纳粹分子复兴第四帝国的总计划,计划内包括20艘潜艇藏宝的所在地点等,而金虎又被纳粹分子狡黠地藏进瑞士一家银行。故事曲折离奇,最后以纳粹分子的阴谋被粉碎而告终。小说所表达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这样大笔的财宝至今未发现一份。盟军所派遣的寻宝队只找到一部分,他们在一个盐矿里发现一批黄金、银器、宝石、瓷器、雕像、名画,总共装了2600辆卡车。

尽管法西斯德国长年穷兵黩武,最后彻底灭亡,但人们仍认为他们有许多财宝藏在世界各地。传闻最多的是纳粹有相当一部分宝藏在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中,寻宝队严密搜寻了那个地方,结果一无所获。后来,在那里还是发现了一些线索。1945年,一位瑞士向导宣称,在山中见到一架纳粹飞机和驾驶员的遗骸,人们马上想起,1943年墨索里尼已到山穷水尽地步,为了维持这个独裁者苟延残喘的危境,希特勒下一密令用飞机运去相当于1亿美元的黄金,那架飞机在阿尔卑斯山阿丹墨罗峰触山失事,当这位向导带着一群人前往时,发现一条移动的冰河掩盖了这个地方,飞机、驾驶员、黄金荡然无存。

1949年,奥地利警察在美国占领区拘捕了一个名叫兰兹的嫌疑犯,发现他的外衣里缝着一张奇怪的单子,上面开列有瑞士法郎、美钞、黄金、钻石、鸦片等总值约1亿多美元的东西,签署这张单子的是原纳粹德国少年先锋队的将军史坦弗?佛罗列屈。但是这些珍宝藏在何处,兰兹守口如瓶。1950年5月17日,美国驻奥地利占领军拘捕了一个名叫希姆尔的人,他当时正在一座寺院里埋藏一个箱子,箱中有500多万美元钞及金条。据说也是史坦弗?佛罗列屈叫他保管的。史坦弗?佛罗列屈被拘捕审讯时,承认希特勒命令他保管战时掠来的财宝,但拒不说出这些财宝藏在何处。

1954年,一位名叫佛兰克的德国人在奥地利度假,偶然发现了阿尔卑斯山脱蒂峰上纳粹藏宝的地方。他利用过去曾是纳粹党员和被希特勒授勋的身份,设法打进了掩护宝藏的组织,最终看到了那严密守护下的窖藏,每一个地穴上都清楚地标明了50万、70万的字样。佛兰克从看管这些财宝的人员口中听到许多以度假为名来寻宝的人被杀的事,当这件事公诸于世时,震动了欧洲。

纳粹宝藏,听起来有点玄乎,有人怀疑这些珍宝的真实性。但是从已经发现的资料看,肯定不是无稽之谈,即使没有传闻中的八大财宝,至少也有几笔可贵的宝藏。

传说中的希特勒“狼穴之宝”

“狼穴之宝”是一笔推测性的藏宝,因而也更令人难以捉摸。

在波兰的格鲁贝尔河畔有一座小城名叫凯特尔赞,以前它又叫拉施坦尔。该城的地理位置大约是跟巴黎在同一条子午线上。1938年,希特勒曾在这里兴建了一座日后被作为大本营的地下基地——“狼穴”。“狼穴”建在地下20多米深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钢筋混凝土城堡,四周有80处野外防御工事和犬牙交错的地雷网与死亡带。在战争期间,拉施坦尔是一个禁区。从1939年到1944年,“狼穴”是希特勒的参谋部,一系列秘密的军事攻击计划都是在这里拟定的,在欧洲各占领国推行的许多社会施政方案也是从这里出笼的。为了确保“狼穴”的绝对秘密,1万名修建“狼穴”的工人在工程结束后都被枪杀了。制定“狼穴”工程方案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们也被送上一架飞机载往德国西部。但是,就在降落的刹那间,飞机突然爆炸了。关于“狼穴”的传说有许多,无论传闻有多么神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确实存在着一个“狼穴”。在这个一直延伸到地下50米深处的“狼穴”里,有办公室、套间、图书馆、档案室、宿舍、兵营、食堂、娱乐室和健身房、游泳池,以及一座负责照明、取暖和空调的发电站,一座跟科尼格斯贝格里格铁路线相连接的地下铁道网车站,一座地下降落场,一座医院和一条高速公路。在“狼穴”里还有一座造币厂(历史上从托普利兹湖里捞上来的假美元和假英镑可能也是在这里印制出笼的)和一座银行。据传,纳粹分子在这座神秘的地下金库里存放着数量相当惊人的黄金、白银和各种珍宝。据说这笔财产是为一个神秘的政治目的而准备的,也就是说,是遵照希特勒的命令,按照希特勒的设计,为使大德意志帝国在20世纪末能重新崛起而准备的。战后10多年来,无论是苏联人还是波兰人,都没有能找到这座令人难以捉摸的地下金库。很可能有一些秘密通道,其出口处大概在离“狼穴”20公里或更远一些的地方。不过无论传说中的“狼穴之宝”多么惊人,人们却从来也没有发现有关这笔财产的编制清单。因此,可能完全是凭估计,如果确实存在“狼穴之宝”的话,其价值可能将高达几十亿法郎。

隆美尔的珍宝

希特勒手下最精明而狡诈的将军之一、著名的陆军元帅隆美尔在预感末日来临的时候,派一支队伍把大量财宝埋藏在突尼斯的一个沙漠小镇——杜兹。这支队伍在突尼斯的撒哈拉成功地埋藏了这批财宝以后,在返回杜兹途中遭到一支英国部队的伏击。在其后的战斗中,他们都战死了。所以,没有一个人知道隆美尔的金银财宝埋在何处,甚至隆美尔本人也不知道。

1943年3月8日清晨,希特勒手下最精明而狡诈的将军之一、著名的陆军元帅隆美尔的末日到了。他的装甲部队残部已经向突尼斯城方向退却。

在突尼斯城里存放着从意大利的基地运来的大批金币,还有隆美尔从阿拉伯人手中掠夺来的大量财宝。

在失败已不可挽回的情况下,隆美尔决心不让他的财宝落入英国人之手。他曾考虑到把财宝从突尼斯城海运到意大利的南部,但战局对他的想法是有力的回击,英国已完全控制了海、空权,德国巴无法进行海上运输了。隆美尔只好另外想办法了。

就在3月8日这天,有几个隆美尔的亲信负责将隆美尔的财宝偷偷运走并隐藏起来。当时有15辆到20辆军车,负责装运隆美尔的财物。这些财物中有大批举世珍宝,分别装满36个大金柜,每个大金柜重1吨以上。这些军车在半夜三更开车,消失在茫茫黑夜里,驶向一个秘密的沙漠目的地。隆美尔的亲信之一汉斯?奈德曼陆军上校负责押送这队军车,他们要把这批财宝埋藏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某个安全地点,不使它落入英军军队之手。隆美尔知道英国情报部门对他的黄金来源是一清二楚的,因此他们竭力想搞到手。隆美尔为了迷惑敌人,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他派出一支快艇舰队,装了部下从博物馆和宫殿里抢劫来的若干箱艺术品,运送到意大利沿岸的一个秘密目的地。同盟国军队早就等待着这一行动,他们的侦察机一发现这些快艇,就准备截获,如有必要就把它们击沉。

隆美尔声东击西的策略完全奏效,当英国轰炸机和海军舰只竭力设法捕获这些满载财宝的快艇的时候,装运隆美尔大部分珍宝的车队正在另一个地方加快速度,沿着隐蔽的土路,朝西南方向驶向杜兹,那是突尼斯的一个沙漠小镇。

按照计划,这批金银财宝要在这里用骆驼队送到一个安全地点,埋藏在遍布该地区的成百上千个沙丘当中的一个。至少,原计划是这样的。

隆美尔的骆驼队可能就是在1943年3月10日左右离开杜兹的,在沙漠里走了1~2天。安全地埋藏一大批珍宝,是不需要走更多的路程的。可是埋藏在什么地点呢?这是一个无答案的谜。

只是在几周以后,收听到的一则英国无线电新闻广播称:在杜兹附近沙漠边缘的一次战斗中,英军截击并歼灭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德军小分队,它显然是被派去一个边远地点执行任务后准备与所属部队会合的。据广播称,德军士兵全都战死了。

实际情况是很清楚的:这支队伍在突尼斯的撒哈拉成功地埋藏了这批财宝以后,在返回杜兹途中遭到一支英国部队的伏击。在其后的战斗中,他们都战死了。所以,没有一个人知道隆美尔的金银财宝埋在何处,甚至隆美尔本人也不知道。

战后,为了寻找和占有这些珍宝,西方各国的政府和各种各样的公司、团体、冒险家,纷纷登台,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探宝闹剧,许多人还为此死于非命。其中最为甚者,大概要算围绕“弗莱格案件”所展开的隆美尔珍宝之争了。

1948年6月的一天上午,法国驻德国什图特加特领事馆里,走进一个25岁的瘦高青年。他自称皮切尔?弗莱格,前来申请去法国科西嘉旅游的签证。法国代办得知他曾是党卫军驻意大利潜水分队的司务长时,顿生疑窦,便说:“我可以考虑您的申请,但您必须讲出前往科西嘉的真实目的。注意,别拿鸡毛蒜皮的事来蒙我!”

弗莱格一怔,但他略加思索后,就讲出一段令人震惊的往事来:1942~1943年,弗莱格曾在党卫军驻意大利某海港的潜水分队服役。1943年9月的一天,他突然奉命带上潜水具前往科西嘉向党卫军中校路德维格?德里尔报到。9月17日,德里尔等四名军官,又带他出海来到巴斯提亚市外的圣弗罗伦海湾。弗莱格的任务是:在海底寻找一个能容纳六只铁箱的隐蔽处。经过几天下潜后,他终于在水深55米的海底峭崖上,找到了一个洞穴,便用浮标做下记号。次日凌晨,四名军官又带弗莱格出海,这一次,艇上多了六只体积为80厘米×40厘米×40厘米的铁箱。来到浮标处后,弗莱格开始做下潜准备。这时,一个军官用六分仪测下了这个点的坐标,并记在了纸上。弗莱格“无意”中瞟了那纸一眼,便牢牢记住了上面的数字。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根据几个可见的岸上地物(一幢被炸毁的房屋、一座灯塔、一小片树林),估算了沉物点的方位。

但两天之后,弗莱格在科西嘉突然被盖世太保逮捕。受审中他才知道,箱子中装满被那四个军官偷出来的金币、珠宝、首饰之类的贵重品。弗莱格一口咬定自己只是执行命令,其他事一概不知,更说不出藏宝点的准备位置。后来他在军事法庭出庭作证时,得知四个军官也没招供。最后,德里尔等军官被枪决,他也被罚在东方战线去打仗。

当天,一份绝密电报飞向巴黎。紧接着,一个专门鉴定委员会成立了。专家们对弗莱格提供的情况做了仔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疑问。例如,党卫队军官们怎么会让一个素不相识的潜水员来干如此诡密之事呢?如此重要的坐标会让弗莱格“瞟”去吗?弗莱格既然与犯罪毫无干系,事先又不知箱中何物,为什么不向盖世太保供出准确的藏宝点呢?总之,鉴定委员会对弗莱格的话充满怀疑,但法国政府还是决定利用弗莱格去寻找这批珍宝。而莱恩伯格公司则自告奋勇地承担了具体工作。

在巴斯提亚,弗莱格显得非常自信,在同当局代表谈判时,他坚持要以得到三分之一珍宝为条件,才肯对探宝工作提供帮助。当局则要在找到珍宝后才谈报酬问题。双方最后还是达成了协议。几天后,弗莱格手持藏宝点示意草图,领着莱恩伯格公司的全部船只,浩浩荡荡地向海上开去。但很快就出现了混乱:弗莱格图上的方位,同他“瞟”来的坐标对不上号,而且,沿岸数十公里内,根本就找不到他所说的地理标记。

弗莱格显得手忙脚乱,不是抱怨岸上变化太大,就是咒骂那个军官根本不懂六分仪。最后,专家们只得根据弗莱格的草图和他那充满矛盾的解释,划定了一个大概搜索区。十名职业潜水员依次下潜,弗莱格也下了海。这时人们发现,这个前党卫军潜水员,对潜水却几乎是个门外汉。

时间一天天过去。几个月后,探宝费用已达100万法朗,可连宝藏的影子也没见到。人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上了当。最后,莱恩伯格公司总经理找到弗莱格,只说了一句话:“骗子,你害得我破了产,但你这个恶棍也绝无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