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走进科学丛书:特立独行的大科学家
14566100000019

第19章 莫兹利开拓人类机器时代(2)

1794年,莫兹利终于制造出第一台车床。这台车床便是现代车床的鼻祖,它比以往的车床有三点重大的改进:一是车床的全部零部件由铁制成;二是采取了蒸汽驱动;但主要的改进还是采用了滑动刀架。有了它,刀具不再拿在工人手中,而是固定在刀架上。刀具用两根丝杆送向工作件,还可以沿工件的旋转轴平行移动,车工只须操作手柄就可以了,这样就使车工省去了为按压和操纵刀具付出艰苦的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有了滑动刀架,可以大大提高加工的精密度,车刀可以以百分之一英寸的精度移动,不会再因为车工的无意动作或肌肉收缩而产生颤抖和冲击。另一个优越之处是,滑动刀架和蒸汽机的结合不但大大提高了加工速度,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加工范围。有了这种发明之后,机器各部分所必要的几何学形状,就能容易地、准确地、迅速地生产出来,即使最熟练的工人积累的经验,也不能做到这样。的确,在此以前要加工平滑如镜,没有坑坑洼洼的表面很少获得成功,而现在每个车工都能做到。

人们也许以为,有了车床就可以向纺织机制造、蒸汽机制造等行业提供迫切需要的精密零件了。但在1794年莫兹利发明第一台车床时,其直接目的还是着眼于提高布拉马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所以此后莫兹利又造了几台这样的车床,都是作为秘密武器在工厂内部自用。布拉马为了保持自己在本行业的竞争优势,也不希望把车床在社会上普遍推广。1849年,布拉马的一位朋友约翰·费亚利在回忆中记叙了当年的情景:“在布拉马的秘密工厂里,有几台新奇的机器,这是当时其他同类工厂中所没有的,这些机器都是由莫兹利制造的。”由于这个原因,这项伟大发明的巨大社会效益,在他最初发明的几年中被压抑住了。恰在此时,莫兹利的命运中出现了第二次重要的转折,从而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转机。

发明家兼企业家

1793年,莫兹利与布拉马家中的女佣人萨拉·台茵达尔结了婚。1797年,由于家庭人口增多,莫兹利要求增加工钱,但是遭到了布拉马的拒绝。于是,在工作了八年之后,他离开了布拉马工厂,并在牛津附近的威尔士大街建立了自己的新工厂,开始独立经营。当时莫兹利只有26岁。自立后的第一批主顾是前来定做新式铁画架的艺术家。他带领工人们小心谨慎地制了尺寸正确的优质产品,由此取得了信誉,订货便接踵而来。莫兹利的名声逐渐传开了,这使他在1800年赢得了第一项大宗订货——为海军部制作大批的船用索具的标准滑轮。他于1801年画出了图纸。但要完成这样大规模的生产任务,工厂现有的场地和人手都显得力不从心。为此,莫兹利于1802年把工厂搬到珍珠大街,将工厂规模扩大,雇用了80个工匠,并在同一年自制了制作滑轮的全部机械设备,仅制作的机床就有44台。经过莫兹利的努力,终于顺利地完成了海军部的这批订货。这批滑轮制成后被海军部安装在普茨茅斯港,成为该港长期使用的重要设施。这使得莫兹利的名声更高了,生意也更兴隆了。

尽管生意兴旺,可是莫兹利还是没有忘记自己心爱的车床。就在他独立办厂的第一年,即1797年,他对车床又作了一个重要改进。在此之前,他的车床刀架在工件轴向的移动仍需靠手动,这一次他在车床的床身中又设置一旋转的丝杠与驱动轮连接,使丝杠的旋转带动滑动刀架均匀地沿着工件的轴向移动,使刀架在工件的轴向进给实现了自动化。这样一来,车床上转动的任何材料都能够自动地加工成为一只精密的圆柱体。它的大小取决于工件的最初表置,而且只要装置好了,车床就能生产出任何数量的同样的圆柱体。由于这样的改进,就使车床在社会上普遍推广的条件更为成熟了。

事实上,莫兹利不仅是一个高明的技术权威,而且还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这时,他已经开始考虑要把他的发明实现产业化,要把车床作为商品到市场上去销售。当时虽然已经有了以纺纱机、机械织布机和蒸汽机为产品的机械制造厂,但几乎都是一些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小作坊和制造所。由于缺乏机械化工具,这些机器全是工匠用手工工具,通过砍、凿、铲、削等方式一台一台单独制造出来的,不但成本高、产量低,更为严重的是,机械零件缺乏必要的精度,很难令顾客满意。如齿轮常常不能完全咬合,丝杠和螺母互相撞击,蒸汽机的活塞同缸壁间的间隙甚至能容下两个手指,为了不漏气、能动作常常不得不用破布填塞。

因此,在机械制造业中采用机器生产,不但是机械行业自身的迫切需要和当务之急,而且关系到工业革命能否最终得以完成的大局。莫兹利看到了这一前景,也看好了这块大市场。作为一个发明家,也许他首先想到的是发明的完善化;但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市场,因此就要把发明的成果商品化。

1810年,莫兹利的工厂迁移到兰帕森,并进行了扩建。与此同时,他吸收了一个出资者,成立了莫兹利·福尔德商会,把原来的工厂发展成为机床生产厂家。

莫兹利在他的机床厂中,又搞出了许多新的发明。如他发明了锅炉钢板的打刻机,使过去的手工打刻改用机械进行了。此外,引人注目的是,他通过改进车床而实现了各种尺寸标准的螺纹的制造。

自从螺纹问世以来,它就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设备和日常生活中,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注意螺丝、螺纹的制造。但以往都是靠手工操作,制造出来的螺纹精度较差,配合效果不好。莫兹利为了改进螺纹的制造,又发明了可以带动刀架平行于车床中心线运动的耦合器具,这样就能在圆柱体上刻出螺旋状的痕迹,然后再用刀具沿螺旋线切削成螺纹。此外,他还采用了齿轮组合体把主轴箱与丝杆连结起来,只要选用不同直径的齿轮,车床就可以多级改变丝杆的转速,从而可以实现加工不同螺距的螺纹。

莫兹利不但创造出正确加工螺纹的方法,而且还利用螺纹机构制作了各种测量器具,对提高加工精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一项,便是他所制作的准确测量零件尺寸的千分尺,其精度可达00001英寸。这种千分尺直到今天仍然被机械工厂的工人们应用着,用来测量加工零件的尺寸。

在莫兹利的工厂中,还制作了极为平整的平面,作为加工平面的标准检测设备。在机械制造中,除了圆柱体和螺纹以外,平面部件或真正的平面也是不可缺少的。如在车床床身上,平面对于保证滑动刀架的平稳移动十分重要;蒸汽机滑阀的启动部位也需利用平面。以往生产平面的方法是将一个铸件或者锻件的面用铲子修成大体上是平的,然后再用另一个已制定为是平的面来研磨它。利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平面是很不精确的,因为即使两个面在所有点上都接触,也不能保证两个平面就一定是平的,而很可能出现一个平面凹一个平面凸的情况。在莫兹利的亲自指导下,他的徒弟——后来也成为著名机械专家的约瑟夫·惠特沃斯,研究并解决了真正平面的制作问题。惠特沃斯认识到,两个在所有点上紧贴的面并不一定是平面,但要是有三个面能两两紧贴的话,那它们就一定是真正平的。这样,在实际制作平面时,用三个平面互相研磨,就可以同时研磨出三个平面来。在莫兹利的工厂中,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制出了标准平面。这以后就可以将这种标准平面放在操作者身边,供作加工新平面的标准使用。莫兹利的另一位高徒、蒸汽锤的发明者詹姆斯·纳斯米希当时曾经赞赏地称这种方法为“空前的绝招”。

经过莫兹利本人和他众多的徒弟们的不懈努力,莫兹利工厂的机械制造技术达到近乎完善化的程度,莫兹利本人被公认为是英国机械制造业的最高权威,他和他的工厂指导着英国的机械工业,莫兹利工厂生产的机床都要打上莫兹利的刻印。在生产机床的过程中,莫兹利还注意使其结构不断简化。他的工厂里整天顾客盈门,用户们都赞叹他的车床名不虚传。1832年,美国技术家塞勒访问了莫兹利工厂,后来他称赞说,莫兹利所发明的切削螺纹车床,堪称一切车床之父,这是一种靠齿轮的组合而切削不同螺距螺纹的绝妙的机器。

莫兹利的一生,以其众多的发明奠定了近代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基础,而他带头推进其发明的产业化又使他成为“用机器生产机器时代”的开拓者。正是由于车床的发明和普遍推广,才使得用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的第一次革命得以最后完成。

注重人才培养

在莫兹利一生的众多发明中,最重要的还是滑动刀架的发明,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正是由于莫兹利发明了滑动刀架,启发了整整一代机械发明家。他们通过掌握滑动原理,并以不同的形式把它运用于自己的发明活动中,相继发明了镗床、刨床、插床、钻床和其他各种机床。其中刨床是由莫兹利的高徒之一约翰·克莱门特于1825年发明的。

莫兹利的一生,为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竭尽了全力,同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机械人才。在莫兹利工厂工作过的许多机械技师,在莫兹利的亲自教诲和指导下,都练就了一身坚实的技术功底。莫兹利积极推进发明革新的产业化和勇于创业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这些人后来都成了领导英国工业界的优秀技术家。除了发明刨床并积极推进精密机床制造工作的约翰·克莱门特外,还有发明船用发动机的詹姆斯·西瓦德,有制造机床的威廉·姆亚;有创办机车工厂、发明自动纺纱机,使动力织机最早付诸实用的理查德·罗伯茨;有成为19世纪最大的机床制造商的约瑟夫·惠特沃斯,以及建立了许多机械工厂,发明了落锤高度可调节的蒸汽锤的詹姆斯·纳斯米奇。

在众多的高徒中,有一位值得专门提到的是约瑟夫·惠特沃斯。他曾想出了“空前的绝招”

,制作出标准平面;曾制成了能测量出一英寸百万分之一误差的标准螺旋规;经他改进的精密车床、刨床、磨床和牛头刨床,使他在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上赢得了全球性的声誉。但是他的最大功绩是结束了螺纹尺寸和种类杂乱不堪的局面,创立了标准化螺纹的生产。这是现代互换式生产的开端。以后,美国的伊莱亚斯·惠特尼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标准化——互换式的生产体制,后来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又将其与流水作业相结合,形成了近代机械工业的大批量生产体制,并为当代的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1831年1月,莫兹利为了探望一位患重病的法国朋友,远道前往波洛纽,在那里呆了一个星期,直到朋友的病情好转方才离去。在归途中他患了流行性重感冒,回到兰帕斯便一病不起,不幸于1831年2月14日去世,终年59岁。人们为一代机械技术宗师的辞世而悲伤不已。按照他生前的设计图,人们在圣·麦利教堂里为他修建了墓葬,以此来缅怀这位伟大的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