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必读
14566600000105

第105章 清钱莘楣《十驾斋养新录》论古书音读三则(2)

古无轻唇音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诗》:“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檀弓》引《诗》作“扶服”,《家语》引作“扶伏”,又“诞实匍匐”。《释文》本亦作“扶服”。《左传》昭十二年:“奉壶饮冰以蒲伏焉。”《释文》本又作“匍匐”,蒲本亦作扶。昭二十一年:“扶伏而击之。”《释文》本或作匍匐。《史记·苏秦传》:“嫂委蛇蒲服。”《范睢传》:“膝行蒲服。”《淮阴侯传》:“俛出袴下蒲服。”《汉书·霍光传》:“中孺扶服叩头。”皆匍匐之异文也。古读扶如酺,转为蟠音。《汉书·天文志》:“晷长为潦,短为旱,奢为扶。”郑氏云:“扶当为蟠,齐鲁之间,声如酺。酺扶声近蟠,止不行也。”《史记·五帝本纪》:“东至蟠木。”《吕氏春秋》:“东至扶木。”又云:“禹东至榑木之地”,“扶木”,谓扶桑也。《说文》作“榑桑”。古音扶如蟠,故又作“蟠木”。服又转为音。《说文》引《易》“牛乘马”“牛”即“服牛”也。《左传》:“王使伯服游孙伯。”《史记·郑世家》:“伯。”《后汉书·皇甫嵩传》:“义真未平。”注:“,古服字。”服又转为謈音。《汉书·东方朔传》:“舍人不胜痛,呼謈。”服虔云:“謈,暴。”郑展云:“瓜瓝之瓝。”师古曰:“痛切而叫呼也,与《田蚡传》‘呼服’音义皆同。”《田蚡传》:“蚡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謼服谢罪。”晋灼云:“服,音瓝。关西俗谓得杖呼及小儿啼为呼瓝。”广韵:“菢,薄报切;鸟伏卵。伏,扶富切;鸟菢子。”伏菢,互相训,而声亦相转,此伏羲所以为庖牺。伏羲氏亦称庖牺氏。《说文》:“,迫也。读若《易》虙羲氏。”《唐韵》:“,平秘切。”《风俗通》:“伏者,别也,变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伏又与逼通。《考工记》:“不伏其辕,必缢其牛。”注:“故书,伏作偪。”杜子春云:“偪,当作伏。”按偪,迫,别,变,皆重唇。古音负如背,亦如倍。《史记·鲁周公世家》:“南面倍依。”《汉书·徐乐传》:“南面背依”倍与背同,即负扆也。《书·禹贡》:“至于陪尾。”《史记》作“负尾”。《汉书》作“倍尾”。《汉书·宣帝纪》:“行幸萯阳宫。”李斐曰:“负,音倍。”《东方朔传》:“倍阳宣曲尤幸。”师古曰:“倍阳,即萯阳也。”释名:“负,背也,置项背也。”《书》:“坊命圮族。”《史记》作“负命”;《正义》云:“负,音佩。”依《字通》:“负,违也。”按负命犹言背命。古读附如部。《左传》“部娄无松柏。”《说文》引作“附娄”,云:“附娄,小土山也。”《诗》:“景命有仆。”传:“仆,附也。”《广雅》:“薄,附也。”苻,即蒲字。《左传》:“取人于萑苻之泽。”《释文》“苻,音蒲。”《晋书》:“蒲洪孙坚,背有草付字,改姓苻。”古读佛如弼,亦如勃。《诗》:“佛时仔肩。”《释文》:“佛,毛符弗反,大也。”郑音:“弼,辅也。”《学记》:“其求之也佛。”《正义》:“佛者,佛戾也。”《释文》本又作“拂,扶弗反”。《曲礼》:“献鸟者佛其首。”注:“佛,戾也。”《释文》作“拂”;本又作“佛,扶弗反”。《晋书》:“赫连勃勃。”《宋书》作“佛佛”。乞伏氏亦作“乞佛”。佛亦作。《说文》:“,大也;读若予违汝弼。”古读文如门。《水经注·汉水篇》:“文水,即门水也。”《书》:“岷嶓既艺。”“岷山之阳。”“岷山导江。”《史记·夏本纪》皆作“汶山”。《汉书·武帝纪》:“文山郡。”注:“应劭曰:‘文山,今蜀郡岷山。’”《礼记》:“君子贵玉而贱碈。”或作“玫”。《释文》:“玟,武巾反又音枚。”《汉书·高帝纪》:“亡诸身帅闽中兵。”如淳曰:“闽,音缗。”应劭曰:“音文饰之文。”文闽同音,皆重唇。《史记·鲁世家》:“平公子文公。”世本作“湣公”,湣与闵同。闵亦从文声,古读弗如不。《广韵》:“不,与弗同分勿切。”《说文》:“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笔,弗声相近也。古读拂如弼。孟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史记·夏本纪》:“女匡拂予。”古读笰如蔽。《诗》:“翟笰以朝。”传:“笰,蔽也。”《周礼注》引作“翟蔽以朝。”“簟笰鱼服。”笺:“笰之言蔽也。”“簟笰朱鞹”传:“车之蔽曰笰。”《论语》:“色勃如也。”《说文》两引:一作孛,一作艴。《广韵》十一没部:“艴,艴然不悦,蒲没切。”此古音。又八物部:“艴,浅色;敷勿切。”此齐梁后之音。古读繁如鞶。《左传》成二年:“曲县繁缨以朝。”《释文》:“繁,步干反。”繁缨,亦作樊缨。《周礼》:“巾车,玉路,锡樊缨十有再就。”注:“樊,读如鞶带之鞶;谓今马大带也。”《释文》:“樊,步干反。”繁又转如婆音。《左传》定四年:“殷民七族:繁氏,锜氏。”《释文》:“繁,步何反。”《汉书·公卿表》:“李延寿为御史大夫,一姓繁。”师古曰:“繁,音蒲元反。”《陈汤传》:“御史大夫繁延寿。”师古曰:“繁,音蒲胡反。”《萧望之传》,师古音婆;《谷永传》,师古音蒲何反;廷寿一人,而小颜三易其音,要皆重唇非轻唇,则是汉人无轻唇之证也。《史记·张丞相列传》:“丞相司直繁君”,《索隐》音繁为婆。《文选》:“繁休伯。”吕向音步何反。《广韵·八戈部》有繁字,薄波切;姓也。则繁姓读婆音为正。古读蕃如卞。《汉书·成帝纪》:引《书》“于蕃时雍”。于蕃,即于变也。《孔宙碑》又云:“于卞时雍。”卞,变,蕃皆同音。古读藩如播。《周礼·大司乐》:“播之以八音”,注:“故书播为藩。杜子春云:‘播,当为播,读后稷播百谷之播。’”《尚书大传》:“播国率相行事。”郑注:“播,读藩。”古读偾如奔。《礼·射义》:“贲军之将。”注:“贲读为偾,覆败也。”《诗·行苇》传,引作“奔军之将。”古读纷如豳。《周礼·司几筵》:“设莞筵纷纯。”司农云“纷读为豳”,古读甫如圃。《诗》:“东有甫草。”《韩诗》作“圃草”。《薛君章句》:“圃,博也,有博大茂草也。”《郑笺》云:“甫草,甫田之草也。”郑有圃田,《释文》:“郑音补。”《左传》:“及甫田之北竟”,《释文》:“甫,布五反,本亦作圃。”古音敷如布。《书·顾命》:“敷重篾席。”《说文》引作“布重席。”《诗》:“敷政优优。”《左传》引作“布政”。《仪礼·管人》:“布幕于寝门外。”注:“今文布作敷。”敷亦读如铺。《诗》:“铺敦淮濆。”《释文》:“韩诗作敷。”又“敷时绎思”。《左传》引作铺。《蓼萧笺》:“外薄四海。”《释文》云:“诸本作外敷,注芳夫反。”是亦读如铺也。古读方如。《书》:“方鸠僝功。”《说文》两引:一作“逑僝功”。一作“救孱功”。《史记》作“方聚布功”。《书》:“方施象刑惟明”。《新序》引作“施”。《立政》:“方行天下。”亦读为,与《易》“行而不流”义同。传云:“方,四方。”非也。《书》:“方告无辜于上。”《论衡》引作。《士丧礼》:“牢中寸。”注:“今文为方。”《左传》:“衡流而方羊。”《释文》:“方,蒲郎反。”《庄子·逍遥游篇》:“彷徨乎无为之侧。”崔本作“方羊”。方又读如。《论语》:“子贡方人”。郑康成本作“人。”《广雅》:“方,表也。边,方也。”《说文》:“方,并船也。”古人读方重唇,与边,表,并声相近。字林:“,方遥反。,方沃反。,方代反。”吕忱,魏人,其时初行反语,即反语可得方之正音。六朝以后,转重唇为轻唇。后世不知有正音,乃强为类隔之说,谬矣!古音鲂如。《说文》:“鲂,或作。”《春秋》:‘晋侯使土鲂来乞师。’《公羊》作‘士彭。’”是鲂非轻唇也。古音逢如蓬。《诗》:“鼍鼓逢逢”。《释文》:“逢,薄红反。”徐仙民音丰,亦读丰重唇也。尔雅:“岁在甲曰阏逢。”《淮南·天文训》作“阏蓬”。《庄子·山木篇》:“虽羿,蓬蒙不能眄睨。”即《孟子》之逢蒙也。后世声韵之学行,妄生分别;以鼓逢逢读重唇,入束韵;相逢字读轻唇,入钟韵;又别造一逄字,转为薄江切,训人姓;改逢蒙逢丑父之逢为逄以实之。则真大谬矣!《洪氏隶释》引“司马相如云:‘乌获逄蒙之巧’。王褒云:‘逢门子弯乌号’。《艺文志》亦作‘逢门’。即‘逢蒙’也。《古今人表》有逢于何数人。阳朔中,有太仆逢信。《左传》有逢伯陵,逢丑父矣。汉有逢萌。《庄子》:‘羿逢蒙不能睥睨。’《淮南子》:‘重以逢蒙门子之巧。’皆作逢迎之逢。石刻有汉故博士《赵傅逢府君神道》,《逢童子碑》,其篆文皆从夆。魏《元丕碑》有逢牧,《孔宙碑阴》有逢祈,《逢盛碑阴》有逢信,亦不书作逄。”又谓:“汉儒尚借蠭为逢,则恐诸逢当读为‘鼍鼓逢逢’之逢。”洪说是也。汉魏以前,无逄字,其为六朝人妄造无疑!《广韵·江部》又有字,训鼓声,此即鼍鼓逢逢之逢音,转为薄江切,俗师改从音,又改夆为夅,皆所谓不知而作也!古读封如邦。《论语》:“且在邦域之中矣。”《释文》:“邦或作封。”“而谋动干戈于邦内。”《释文》:“郑本作封内。”《释名》:“邦,封也。有功于是。故封之也”封又读如窆。《檀弓》:“县棺而封。”注:“封当为窆下棺也。《春秋传》作堋。”《周礼·乡师》:“及窆,执斧以莅匠师。”郑司农云:“窆,谓葬下棺也。《春秋传》曰:‘日中而塴’,《礼记》所谓封者。”《太仆》:“窆亦如之”。郑司农云:“窆,谓葬下棺也。《春秋传》所谓‘日中而塴’,《礼记》谓之‘封’,皆葬下棺也,音相似。”窆读如“庆封汜祭”之汜。《左传》:“日中而塴。”《释文》:“塴,北邓反,下棺也。礼家作窆,彼验反,义同。”《说文》:“堋,丧葬下土也。《礼》谓之封。《周官》谓之窆。”封,府容切;窆,方验切;堋,方邓切;声皆相似,故可互转。后儒不通古音,乃有类隔之例,不知古音本无轻唇也。古人读封如邦。先郑云:‘窆,塴,封音相似。”是东京尚无轻唇音。古音勿如没。《尔雅》‘蠠没’,即《诗》‘密勿’也。《诗》:“龟勉从事。”《刘向传》引作“密勿从事。”《礼记·祭义》:“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注:“勿勿,犹勉勉。”《大戴礼·曾子立事篇》:“君子终身守此勿勿。”注:“勿勿犹勉勉。”《曲礼》:“国中以策彗卹勿。”注:“卹勿,搔摩也。”古人读勿重唇,故与勉摩声相转。《颜氏家训》云:“《战国策》音刎为免。”古音刎免皆重唇。六朝人转刎为轻唇,故以为异。古读副如劈。《说文》:“副,判也。”判副双声,引《周礼》“副辜”,籀文作疈辜。《诗》:“不坼不副。”读孚逼反。《字林》:“副,判也。匹亦反。”古读罚如。《周礼》:“大驭犯。”注:“故书作罚。杜子春云:‘罚为,读为别异之别。’古读非如颁。《说文》:‘菐,赋事也。’读若颁,一曰‘读若非。’”《周礼·大宰》:“匪颁之式。”郑司农云:“匪,分也。”匪颁双声。古读匪如彼。《诗》:“彼交匪敖。”《春秋》襄廿七年传引作“匪交匪敖。”《诗》:“彼交匪纾。”《荀子·劝学篇》:引作“匪交匪纾”。《春秋》襄八年传引《诗》:“如匪行迈谋”。注:“匪,彼也。”《广雅》:“匪,彼也。”匪又与邲通。《诗》:“有匪君子。”《韩诗》作邲腓与芘同。《诗》:“小人所腓。”《郑笺》云:“腓当作芘。”毛于此文及“牛羊腓字之”,皆训腓为辟。盖以声相似取义。古文妃与配同。《诗》:“天立厥配。”《释文》本亦作配。《易》:“遇其配主。”郑本作妃。剕与膑通。《书》:“剕罚之属五百。”《史记·周本记》作膑。菲与苞通。《曲礼》:“苞屦扱衽。”注:“苞或为菲。”浘与浼通。《诗》:“河水浼浼。”《释文》:“浼,每罪反。《韩诗》作浘浘。”娓即美字。《诗》:“谁侜予美。”《韩诗》作娓。《说文》:“娓,顺也,读若媚。”古音微如眉。《少牢礼》:“眉寿万年。”注:“古文眉为微。”《春秋》庄廿八年:“筑郿。”《公羊》作微。《诗》:“勿士行枚。”传:“枚,微也。”古读无如模。《说文》:“或说规模字。”汉人规模字或作橅。《易》:“莫夜有戎。”郑读莫如字,云无也;无夜,非一夜。《诗》:“德音莫违。”《笺》:“莫,无也。”《广雅》:“莫,无也。”《曲礼》:“毋不敬。”《释文》云:“古文言毋,犹今人言莫也。”无又转如毛。《后汉书·冯衍传》:“饥者毛食。”注云:“按衍集,毛字作无。”《汉书·功臣侯表序》:“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耗。音毛。’师古曰:‘今俗语犹谓无为耗。’”大昕按今江西湖南方音,读无如冒,即毛之去声。无转训为末。《檀弓》:“末,吾禁也。”注:“末无也。”又转训为靡。《释言》:“靡,无也。”古读芜与蔓通。《释草》:“蔓菁。”《释文》云:“蔓,音万,本又作芜,音无。”古读如模。《诗》:“民虽靡。”笺:“,法也。”《释文》:“徐云:‘郑音模,又音武。’《韩诗》作靡腜。”《诗》:“周原。”《文选注》引《韩诗》作“腜腜。”莫来切模,腜声相近。《说文》:“膴,读若谟。”从无声。《周礼·弁师》:“瑉玉三采”。注:“故书,瑉,作璑。”《说文》:“瑉,三采玉也。”瑉声相近。古读反如变。《诗》:“四矢反兮。”《韩诗》作变。《说文》:“汳水。”即汴水。古读馥如苾。《诗》:“苾芬孝祀。”《韩诗》作“馥芬。”古读复如愎。《释言》:“狃,复也。”孙炎云:“狃忕前事,复为也。”《春秋传》:“愎谏违卜。”谓谏不从而复为也。《说文》无愎字,盖即狃复字,后儒改从心耳。今人呼鳆鱼曰鲍鱼,此方音之存古者。古音晚,重唇。今吴音犹然。《说文》:“晚,莫也。”《诗》《毛传》:“莫,晚也。”莫,晚声相近。古读冯为凭,本从冰得声。《易》:“用冯河。”《诗》:“不敢冯河。”《论语》:“暴虎冯河”,《春秋》:“宋公冯。”皆皮冰反。吾衍谓:“《孟子》诸冯,冯妇之冯,皆皮冰反。”按《水经注》:“皇舅寺,是太师昌黎凭晋国所造。”考《魏书》:“冯熙,字晋国,文明太后兄也,封昌黎王。”是魏时读冯姓皮冰反,故或作冯也。俘与宝通。《春秋》:“齐人来归卫俘。”《公》《榖》俘作宝。《一切经音义》引诏定古文官书,枹桴二字同体,扶鸠反。是桴与枹同音。古读望如茫。《释名》:“望,茫也。远望茫茫也。”《周礼·职方氏》:“其泽薮曰望诸。”注:“望诸,明都也。”疏:“明都,即宋之孟诸。”古读务如牟。《荀子·成相篇》:“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隋举牟光。”即务光也。《左传》:“莒公子务娄。”徐音莫侯反。古读发如拨。《诗》:“鳣鲔发发。”《释文》:“补末反。”此古音也。“一之日觱发。”《说文》:“作冹。”此双声,亦当为补末切。《释文》云:“如字。”误矣!《说文》:“冹,分勿切。”

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说文》:“冲,读若动。”《书》:“惟予冲人。”《释文》:“直忠切。”古读直如特。冲子,犹童子也。字母家不识古音,读冲为虫。不知古读虫亦如同也。《诗》:“蕴隆虫虫。”《释文》:“直忠反。”徐,徒冬反,《尔雅》作“爞爞”,郭,都冬反。《韩诗》作“烔”,音徒冬反。是虫与同音不异。古音中如得。《周礼·师氏》:“掌王中失之事。”故书中为得。杜子春云:“当为得。记君得失,若《春秋》,是也。”《三仓》云:“中,得也。”《史记·封禅书》:“康后与王不相中”,《周勃传》:“勃子胜之尚公主不相中。”小司马皆训为得。《吕览》:“以中帝心。”注:“中犹得。”古音陟如得。《周礼·太卜》:“掌三梦之法曰咸陟。”注:“陟之言得也,读如王德翟人之德。”《诗》:“陟其高山。”笺:“陟,登也。”登得声相近。古音赵如。《诗》:“其镈斯赵。”《释文》:“徒了反。”《周礼·考工记》注引作“其镈斯。”大了反。《荀子》杨倞注:“赵读为掉。”古音直如特。《诗》:“实惟我特。”《释文》:“《韩诗》作直,云相当值也。”《孟子》:“直不百步耳。”直,但也。但直声相近。《吕览·尚廉篇》:“特王子庆忌为之赐而不杀耳。”注:“特,犹直也。”《檀弓》:“行并植于晋国。”注:“植或为特。”《王制》:“天子犆礿。”注:“犆,犹一也。”《释文》:“犆,音特。”《玉藻》:“君羔幦虎犆。”注:“犆,读如直道而行之直。”《士相见礼》:“丧俟事不犆吊。”定本作特。《榖梁传》:“犆言同时。”本亦作特。古音竹如笃。《诗》:“绿竹猗猗。”《释文》:“《韩诗》竹,作,音徒沃反。”与笃音相近,皆舌音也。笃竺并从竹得声。《论语》:“君子笃于亲。”《汗简》云:“古文作竺。”《书》:“曰笃不忘。”《释文》云:“本又作竺。”《释诂》:“竺,厚也。”《释文》云:“本又作笃。”按《说文》:“竺,厚也。”笃厚字本当作竺,经典多用笃,以其形声同耳。《汉书·西域传》:“无雷国北与捐毒接。”师古曰:“捐毒,即身毒,天毒也。”《张骞传》:“吾贾人转市之身毒国。”邓展曰:“毒音督。”李奇曰:“一名天竺。”《后汉书·杜笃传》:“摧天督。”注:“即天竺国。”然则竺,笃,毒,督四文同音。古读禂如祷。《周礼·甸祝》:“禂牲,禂马。”杜子春云:“禂,祷也。”引《诗》云:“既伯既祷。”后郑云:“禂,读如伏诛之诛,今侏大字也。”按《说文》引《诗》:“既即祷。”祷与禂文异义同。后郑读禂为诛,是汉时诛,侏亦读舌音。古读猪如都。《檀弓》:“洿其宫而猪焉。”注:“猪,都也。南方谓都为猪。”《书·禹贡》:“大野既猪”,《史记》作“既都。”“荥波既猪。”《周礼注》作“荥播既都。”古读追如堆。《士冠礼》“追”注:“追,犹堆也。”《效特牲》:“毋追。”《释文》:“多雷反。”枚乘《七发》:“踰岸出追。”李善注:“追,古堆字。”《诗》:“追琢其章。”传:“追,雕也。”雕追声相近。故荀子引《诗》“雕琢其章。”《释文》:“追,对回反。”追琢又作敦琢。《诗》:“敦琢其旅。”《释文》:“敦,都回反。”徐又音雕。古读卓与的相近。《觐礼》:“匹马卓上。”注:“卓,犹的也。以素的一马为上。”古读倬如菿。《诗》:“倬彼甫田。”《韩诗》作菿。古读枨如棠。《论语》:“或对曰:‘申枨。’”《释文》:“郑康成云:‘盖孔子弟子申续。’”《史记》云:“申棠,字周。”《家语》云:“申续,字周也。”王应麟云:“今《史记》以棠为党,以续为绩,传写之误也。后汉《王政碑》:‘有羔羊之节,无申棠之欲’,则申枨申棠一人耳。”大昕案《诗》:“俟我于堂兮。”笺云:“堂当作枨。”枨与棠同音,党亦音相近,非由转写之讹。《古文》赓续同声。《家语》申续盖读如庚,与棠音亦不远。今本《史记》作绩,则转写误也。因枨有棠音,可悟古读长,丁丈切,与党音相似,正是音和,非类隔。古读池如沱。《诗》:“滮池北流。”《说文》引作淲沱。《周礼·职方氏》:“并州,其川虖池。”《礼记》:“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即滹沱之异文。古读禠如拕。《易》:“终朝三禠之。”《释文》:“禠,徐敕纸反,又直是反,郑本作拕,徒可反。”《说文》:“禠,夺衣也,读若池。”池即拕之讹,拕夺声相近。古读沉如潭。《史记·陈涉世家》:“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应劭曰:“沉沉,宫室深邃之貌。沉,音长含反。”与潭同音。韩退之诗:“潭潭府中居”,即沉沉也。古读如坛。《周礼·人》注:“故书为坛。”杜子春读坛为。《载师》:“以里任国中之地。”注:“故书或为坛。”司农读为。古读秩如豒。《书》:“平秩东作。”《说文》引作豒,爵之次弟也,从豐,弟声。秩又与通。《说文》:“,大也。读若《诗》‘大猷。’”大声相近。秩又与通。《说文》:“,走也;读若《诗》‘威仪秩秩’。”凡从失之字,如跌,迭,瓞,蛈,皆读舌音,则秩亦有迭音可信也。姪娣本双声字。《公羊释文》:“姪,大结反。娣,大计反。”此古音也。《广韵》:姪有从结,直一两切。今南北方音皆读直一切,无有作徒结切者。古今音有变易。字母家乃谓舌头舌上,交互出切,此昧其根源而强为词也!古读抽如搯。《诗》:“左旋右抽。”《释文》云:“抽,敕由反。”《说文》作搯,他牢反。古读陈如田。《说文》:“田,陈也。”齐陈氏后称田氏陆德明云:“陈完奔齐,以国为氏,而《史记》谓之田氏。”是古田陈声同。《吕览·不二篇》:“陈骈贵齐。”陈骈,即田骈也。《诗》:“维禹甸之。”《释文》:“毛,田见反,治也。郑,绳证反,六十四井为乘。”《周礼·小司徒》:“四邱为甸。”注:“甸之言乘也。”《稍人》:“堂邱乘之政令。”注:“邱乘,四邱为甸,读与‘维禹敶之’之乘同。’”《礼记·郊特牲》:“邱乘共粢盛。”注:“甸,或谓之乘。”《左传》:“浑良夫乘吏甸两牡。”《释文》:“甸,时证反。”《说文》引作中佃。古者乘,甸,陈,田声皆相近乘之转甸,犹陈之转田。经典相承,陈,直觐反。乘,绳证反。后世言等韵者,以陈属澄母,甸属定母,乘属床母。由于不明古音,徒据经典相承之反切而类之,而不知其本一音也。《尔雅》:“堂途谓之陈。”《诗》:“胡逝我陈。”《传》:“堂,涂也。”“中堂有甓。”《传》:“堂,涂也。”《正义》:“《尔雅》:‘庙中路谓之唐。堂涂谓之陈。’唐之与陈,庙庭之异名耳。其实一也。”古读咮如斗。《诗》:“不濡其咮。”《释文》:“咮,陟救反,徐又都豆反。”《广韵·五十候部》:有噣字,或作咮,都豆切,与斗同音。古读涿如独。《周礼·壶涿氏》注:“故书涿为独。”杜子春云:“独读为浊,其源之浊,音与涿相近。书亦或为浊。”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为齿音,不独知彻澄三母为然也。如《诗》“重穋”字,《周礼》作“穜稑”,是重穜同音。陆德明云:“禾边作重,是重樛之字。禾边作童,是穜艺之字。今人乱之已久。”予谓古人重童同音。《峄山碑》动从童。《说文》董从童。《左传》:“予发如此种种”,徐仙民作董董。古音不独重穋读为穜,即穜艺字亦读如穜也。后代读重为齿音,并从重之字,亦改读齿音,此齐梁人强为分别耳。而元朗以为相乱,误矣!今人以舟周属照母,辀啁属知母,谓有齿舌之分,此不识古音者也。《考工记》:“玉榔雕矢磬。”注:“故书雕或为舟。”是舟有雕音。《诗》:“何以舟之。”《传》:“舟,带也。”古读舟如雕,故与带声相近。彫,雕,琱,雕皆从周声,调亦从周声,是古读周亦如雕也。《考工记》:“大车车辕挚。”注“挚,也。”《释文》“音周,一音吊,或竹二反。”陆氏于字兼收三音。吊与雕有轻重之分而同为舌音。周挚声相近,故又转为竹二反。今分周为照母,竹为知母,非古音之正矣!至,致本同音,而今人强分为二。不知古读至亦为陟利切,读如疐舌头,非舌上也。《诗》:“神之吊矣。”“不吊昊天。”《毛传》皆训吊为至,以声相近为义咥,耋皆从至声可证。至本舌音,后人转为齿音耳。古读支如鞮。《晋语》:“以鼓子苑支来。”苑支,即《左传》之鸢鞮也。《说文》引杜林说,芰作茤。彖本舌音。椽,从彖声。徐仙民《左传》:音切椽为徒缘。此古音也。而颜之推以为不可依信,后来韵书,逐不收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