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14580200000028

第28章 “草”字辈承包商和“财主”管家(3)

但是平儿为人好,行善在先,必有好报。贾母骂“平儿那蹄子,素日我看着倒好,怎么暗地里这么坏?”尤氏替平儿申冤,贾母派琥珀安慰,平儿有了面子,再加上给宝玉请到怡红院,代表哥哥嫂子赔礼,平儿“喜出望外”了。

平儿的“喜出望外”还在贾母派人把平儿从怡红院叫回来,叫凤姐和贾琏当众安慰平儿。

贾琏给凤姐赔不是时,有点儿不情愿,给平儿赔不是却巴不得。“贾琏见了平儿,越发顾不得了,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听贾母一说,便赶上来说道:姑娘昨日受了委屈了,都是我的不是,奶奶得罪了你,也是因为我而起,我赔了不是不算外,还替你奶奶赔个不是。,说着,也作了一个揖。”

因为凤姐泼醋,居然闹出来主子当众给奴才赔不是的事!而且贾琏给凤姐赔不是时涎皮涎脸,对平儿赔不是时却真心实意,这是平儿极大的面子,也是凤姐极大的没面子,至于贾琏那厮,一直没皮没脸,何况他本来就喜欢平儿,对他来说,就是当众给自己的通房大丫头磕个头也没啥了不起。

这还不足,贾母还要命凤姐安慰平儿,此时,如果凤姐真像贾琏这样安慰平儿一番,也算凤姐有风度有面子,没想到向来动作极快的凤姐却没有平儿的动作快,也说明她没有平儿的心思快。平儿连忙来个“倒赔不是”,贾母一下令,“平儿忙走上来给凤姐儿癒头,说:奶奶的千秋,我惹了奶奶生气,是我该死。凤姐儿正自愧悔昨日酒吃多了,不念素日之情,浮躁起来,为听了旁人的话,无故给平儿没脸,今见他反如此,又是惭愧,又是心酸,忙一把拉起来,落下泪来。”平儿分明没不是,偏偏诚心赔不是;凤姐分明有不是,偏偏没能赔不是!平儿的大度包容、懂事明理,把凤姐的气量小、不容人,进一步烘托出来。更有甚者,平儿还要说:她一点儿也不怪奶奶,“都是那淫妇治的”,这是安慰凤姐,也是向贾琏传达言外之意:我也不怪你,只怪鲍二家的!

更令平儿喜出望外,也令凤姐惊出意外的,是李纨这样的“菩萨”居然为了平儿当面斥责起凤姐来。

大观园建诗会,派凤姐做监社御史,比猴儿还精的凤姐立即判断出这是找她要钱,就给李纨算了笔收人比别人高的细账。李纨用开玩笑的语气挖苦凤姐,说“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得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到狗肚子里去了?气得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忖度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前辈点评家说李纨“以墟代骂,令人胸中一快。不特为平儿吐气也。真抵得胳临川讨武后之檄。”

李纨虽然开玩笑,却说明平儿得人心,凤姐不得人心。而且,两个人该掉个过子,最后果然成了谶语。

凤姐泼醋全盘皆输,也使凤姐感受人生、从蹉跌中崛起。

曹雪芹写凤姐这个人物之所以写得好,就因为这个人物的个性不是一出场就定性,而是一直在发展,因为种种事件而发展。这次满盘皆输的泼醋,成为凤姐此后与人争斗时,手段更加毒辣、心思更加缜密、更加“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转折点。

凤姐和鸳鸯抗婚

凤姐引起的贾母笑声,始终跟贾救、贾琏父子引起的贾母骂声交错;贾母凤姐的明察秋毫,始终跟贾救贾琏的浑浑噩噩交织,贾府的阴盛阳衰,真成不治之症了。

跟凤姐泼醋仅隔一回,是《红楼梦》的著名章节鸳鸯抗婚。这一回回目叫“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尴尬人难免?尬事”是贾赦的尴尬,是邢夫人的尴尬,也是凤姐的尴尬,贾母的尴尬,更是日渐衰落的国公府的尴尬。

贾宝玉说: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贾府须眉男子的糗事,一波未平又起一波,按下葫芦起来瓢。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也不让后浪。儿子贾琏刚刚丑态出尽,老子贾赦慌忙粉墨登场!贾赦在贾府处境本来就尴尬,现在又出来办这么尴尬的事!堂堂一等将军,硬是要不来一个丫鬟,惹出鸳鸯抗婚轩然大波。

凤姐泼醋因为贾琏寻花问柳,鸳鸯抗婚因为贾赦想三想四。贾赦和贾琏这对父子在《红楼梦》中始终没好果子吃。年龄差距这么大的父子,居然都荣任“色中饿鬼”角色,在出乖露丑上勇担“出头椽子”,实在尴尬。凤姐既得费尽心思对付“性趣至上”的丈夫,还得挖空心思应付“小老婆没够”的公爹,也实在尴尬。

从时间顺序上看,凤姐泼醋和鸳鸯抗婚相差几天?不到十天。凤姐泼醋发生在九月初二。第二天,凤姐正在安抚平儿,李纨等来找凤姐要办诗社的经费,赖嬷嬷来邀请凤姐贾母参加她家九月十四的宴会。在赖嬷嬷邀请凤姐赴宴和赖家宴会间隙,发生了鸳鸯抗婚。

相隔不到十天,鸳鸯抗婚里的凤姐跟生日泼醋的凤姐简直成了两个人!凤姐再也不横冲直撞,再也不锋芒毕露,她更懂得察言观色,更懂得琢磨人情心思,更懂得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在鸳鸯抗婚事件中,凤姐的灵活机变,心思深细,擅长辞令,栩栩如生。曹雪芹笔下的“凤辣子”实在摇曳多姿!

见风使舵愚弄愚者

贾赦胡子都白了,还一门心思玩女人。他看上老母的侍女鸳鸯,想弄来做姨娘。这样的人只能叫“老不要脸老不死”。如果他有个懂事明理的夫人,劝解他,开导他,贾赦也不至于出那么大洋相。邢夫人偏偏软弱无能、“贤惠过头”,当起丈夫的“马泊六”来,还先把难题摆到凤姐跟前。

邢夫人对凤姐说:“叫你来不为别的事,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使的鸳鸯,要他在房里。要我和老太太讨去。我想这倒平常有的事,只是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

邢夫人这段话自相矛盾、语无伦次:其一,公爹猎艳,叫儿媳想法,岂非滑天下之大稽?其二,邢夫人明知贾母离不开鸳鸯,还认为讨鸳鸯是平常事。岂非倒三不着两?其三,邢夫人说她不得主意,其实她有主意,讨好贾赦就是她的主意。

凤姐听了邢夫人捉襟见肘的话,第一反应是:如实说话,坚决反对。她的反对理由充分,分析到位:第一,鸳鸯受到贾母的特殊喜爱和信赖,贾母不可能放弃最得力的丫鬟。“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那里就舍得了?”凤姐对贾母的观察远比亲儿子地道。贾母爱护子孙、纵容子孙,前提条件是,子孙先要尊重她的权益!贾母绝对不允许子孙伤害她的切身利益。贾母使着顺手的丫鬟,就像随时离不了的拐杖,突然给弄走,怎能容忍?第二,凤姐深知,贾母早对贾赦不满,说贾赦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这段话说明贾母很想叫大儿子继承家庭的辉煌,大儿子却特别不争气,不思上进,只思纵欲。贾母很善良,不仅看不惯大儿子这么大年纪整天跟小老婆混,还认为这样做耽误了那些年轻女性。鸳鸯是贾母最喜欢的丫鬟,贾母当然不乐意让鸳鸯也给耽误了。

凤姐劝阻邢夫人,是出于为贾赦和邢夫人好,态度也很诚恳:老太太对老爷是这种态度,回避还回避不及,“反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这话说得多实在又多到位?贾母在贾府该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凤姐偏说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因为戳老虎鼻子眼儿更危险。凤姐还很诚恳地劝邢夫人,“老爷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否则闹出笑话来,面对一大帮晚辈“怎样见人呢?”

凤姐的话,句句是实,句句在理。如果邢夫人能接受这番话,再回去跟贾赦说明,这场丫鬟抗婚、老爷丢脸丑剧完全可以避免。当然了,那样,贾赦和邢夫人就成了另外的形象了。

邢夫人其人,既昏庸又左性,既无能又颟顸。昏庸无能是她的教养、个性决定的,颟顸左性是明媒正娶的大房夫人身份决定的。曹雪芹把邢夫人这类特殊人物的特殊个性写得丝丝人扣。看来曹雪芹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不少“邢夫人”。对她们处理问题的习惯作派很熟。

凤姐实话实说,推心置腹,邢夫人却恼怒发火,说凤姐派她的不是,异想天开“就是老太太心爱的丫头,这么胡子苍白了,又作了官的一个大儿子,要了做房里人,也未必好驳回的。”

真是山东俗话说的: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

凤姐深知邢夫人“秉性愚强,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人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尅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

凤姐这番心思,其实就是曹雪芹对邢夫人个性的定位。

凤姐擅长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人,用什么功。对邢夫人这样既愚蠢又倔强的人,八头牛拉不回蠢主意来的人,怎么办?凤姐的决策是:顺着她,捧着她,叫她我行我素、高高兴兴把洋相出尽!冯其庸先生说凤姐对邢夫人是“哄死人不偿命”,我看是捉弄死人不偿命。

凤姐立即见风使舵,迎合邢夫人。她拿贾琏为例,说明父母必定心疼儿女,必定对儿女无理要求言听计从,必定对儿女嘴上训得多,心里疼得多……“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一个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

其实,贾赦和邢夫人对贾琏何尝如此?这是凤姐临时虚构出来给邢夫人下台而已。凤姐是天才心理学家,深知邢夫人不识好歹、不识进退、不顾大体、不顾脸面,凤姐还深知对正头香主婆婆不能得罪,惹不起我躲得起!你爱怎么闹怎么闹,只要我不担责任、不落埋怨就成了。

这是凤姐狡猾吗?当然是,相当的狡猾。

但对付邢夫人这种愚蠢而蛮横的人,不狡猾怎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