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14580200000030

第30章 精心布局躲避责任(2)

凤姐只要进入大观园,跟黛玉湘云等在一起,她的风趣幽默、与人为善、热情周到、活泼快乐,总之,她人性中一切美好,显露无遗。凤姐只要离开大观园,跟贾琏邢夫人在一起,她的敛财无度、阴险毒辣、两面三刀、心机用尽,总之,她人性中一切丑恶,暴露无遗。最终是凤姐宣布大观园“聋子放炮仗——散了吧”,是凤姐把最残忍的剿灭情敌战场摆进了大观园。

凤姐跟寻花问柳的贾琏斗,跟咒她死的鲍二家的斗,跟想对她取而代之的尤二姐斗,跟愚蠢蛮横的邢夫人斗,跟毒辣阴险的赵姨娘斗,跟咬牙难缠的管家奶奶斗,在这些人跟前,凤姐是凶狠的“西班牙斗牛士”。那么,她跟大观园群钗、特别是警幻仙子“金陵十二钗”榜上群钗斗过吗?她欺负过哪个?伤害过哪个?陷害过哪个?敲诈过哪个?

经过仔细梳理,我惊奇地发现,除陷入贾琏偷娶尤二姐案的尤氏,这位算不上大观园群钗的老裙钗,凤姐不曾伤害任何大观园群钗。相反的,对大观园群钗,以及在大观园前身会芳园待过的秦可卿,还有被脂砚斋称为大观园“诸艳之冠”的贾宝玉,凤姐都非常友好、百般呵护。荣国府下人叫她“琏二奶奶”,大观园的人却别出心裁、特别亲切地叫她“凤姐姐”乃至“凤丫头”。

这是不是太奇怪啦?人们常用“妇姑勃蹊,叔嫂斗法”形容家庭争斗,凤姐偏偏跟小姑子、小叔子关系最好!为什么?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贾府内,只要不伤害凤姐切身利益,她一般不主动出击伤害他人。另一方面,曹雪芹既然把王熙凤放到“薄命司”,那么,她就有因薄命而可爱的成分,也有因可爱而薄命的成分。

凤姐跟大观园的微妙关系,是《红楼梦》最具有哲学意蕴的内容。应该说,《红楼梦》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跟宝黛钗有关,还跟凤姐有关。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宝玉黛玉宝钗等代表的是贵族文化;凤姐代表的是世俗文化;刘姥姥代表的是农民文化。凤姐身上有鲜明的市民特点,鲜明的市民文化氛围,甚至有鲜明的市民语言特点。凤姐在大观园的活动,她导演的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正是把贵族文化、市民文化、农民文化结合到一起的杰作。

大观园诗社的繁荣居然也跟并不识字的琏二奶奶有关系。

大观园诗社的“赞助商”

精明的探春两百年前开诗人向企业家拉赞助的先例。

精明的“荣国府总经理”凤姐果真向诗人提供赞助。

《红楼梦》写得好,常在于写几个聪明人物周旋。探春以给凤姐戴高帽的办法拉赞助,李纨用调侃语气逼迫凤姐拿赞助,凤姐既拿了赞助又令大家和自己开心。一次“大观园诗社拉赞助”,拉出因人而异的风采和《红楼梦》一段最有趣的情节。

大观园起诗社后,探春来找凤姐,巧妙地下套,说:“我们起了个诗社,头一社就不齐全,众人脸软,所以就乱了。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探春很聪明,她给凤姐戴“铁面无私”的高帽,不提任何要求,先把凤姐拉进大观园诗社再说。精明的凤姐一眼就把对方深藏的心思看到底,甭管哪个尾巴一翘,凤姐就知道对方要往哪儿飞!谁也甭想跟凤姐斗心眼儿!凤姐明白,探春这是想叫她拿钱。这钱,拿不拿呢?当然拿,大大方方地拿,但是,先逗完乐再拿。

凤姐就像猫逗耗子一样故意逗探春我又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要我吃东西去不成?”这话问得地道,你们写诗,我连字都不会写,叫我来干什么?吃东西?探春继续跟凤姐玩儿虚的:“你虽不会作,也不要你作。你只监察着我们里头有偷安怠惰的,该怎么样罚他就是了。”探春就是绝口不提“钱”,深闺少女,自然矜持。

凤姐心知肚明,干脆把话挑开:“你们别哄我,我也猜着了:哪里是请我做监社御史?分明是请我做个进钱的铜商!你们弄什么社,必是要轮流作东道的。你们的月钱不够花了,想出这个法子来拘了我去,好和我要钱,可是这个主意?”

凤姐的话太精彩了!曹雪芹这位天才作家实在太超前了。他似乎穿过时间隧道,看到两百年后神州大地雨后春齊般的“诗人协会”、“散文协会”,看到那些财大气粗、无作品有金钱的“副会长”、“常务理事”,听到他们“手中有钱貌自华”地居高临下、高谈阔论。

顺便插几句闲话:二十七八年前,我曾领两位青年诗人找省政协主席,请他担任“省青年诗人协会名誉会长”,我对主席老儿说您甭以为是您的诗写得好,他们来找您,是要您给他们做进钱的铜商!”果然,打油诗写得极棒的政协主席给诗人们要来充足的经费!

李纨对凤姐感叹: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儿。

李纨的形容非常到位,凤姐确实一点就透,不点也明!

照凤姐看来,管理姑娘们的职责是李纨的,李纨收人不少,办诗社她该出点儿血才对,何况也用不了几个钱!于是,话题一转,凤姐对李纨来了番精明调侃,算了笔比李纨自己还清楚的账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份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现在姑娘们办诗社用点儿银子,你居然就不管啦?

开玩笑算经济账,却泄露出凤姐对李纨既羡慕又嫉妒的心理。为荣国府日夜操劳的凤姐,月钱居然仅是甩手掌柜李纨的四分之一!凤姐花费那么多心思捞钱,李纨只要贾母来点儿“政策性倾斜”,全有了!在凤姐看来,李纨如此受贾母照顾,不是因为她有能力,恰好因为她没能力,因为她不幸,是寡妇;特别是,李执不幸中又有凤姐盼不到的大幸:她有儿子。而“无子情结”是女强人凤姐心中永远的痛。

恐怕哪位读者也想不到,本分老实的李纨居然对凤姐说出极不客气、颇不讲理、犀利尖酸的话来:“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她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世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掰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她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她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门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得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到狗肚子里去了?气得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忖度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李纨这番既像开玩笑又像说真话的“大批判”,全面彻底、劈头盖脸、连讽加刺、夹枪带棒!看来凤姐给李纨算的账直刺李纨之心,她没法回答她到底有没有那么多的钱?她该不该出点儿钱给姑娘们办诗社用?于是,她就对凤姐为人来了番出其不意却尖锐独到的点评,接着,马上偷换概念,给平儿打抱不平。

心高气傲、口舌伶俐的凤姐啥时吃过这个?她会不会恼了?即使不会恼了,她总该想法给自己辩解吧?总该批驳李纨吧?

没想到,凤姐谦恭之极地来了四个“立即”——

第一,立即缴枪投降,退避三舍,认错赔礼。

第二,立即向平儿道歉。凤姐表示,她原不知平儿有李纨这么个“仗腰子的人”,否则“鬼拉着我的手打她,我也不打了。”亲切地喊着“平姑娘,过来!我当着大奶奶、姑娘们的面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酒后无德,吧。”虽然是带点儿开玩笑意味,但当家主事的、威风八面的凤奶奶,毕竟当众给陪房丫头赔了不是。

第三,立即央告李纨,叫“好嫂子”,求“赏我一点空儿。你是最疼我的。”委婉地说:她们姐妹们的衣裳耽误了,大嫂子也有不是,“我宁可自己落不是,岂敢带累你呢。”话说得多么温和、多么可怜、多么亲切?凤姐真是善解人意的可人儿!

第四,立即大大方方兑现大观园诗社的经济要求。当李纨紧追一句问“这诗社你到底管不管”时,凤姐爽朗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不人社花几个钱,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还想在这里吃饭不成?明儿一早就到任,下马拜了印,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地做会社东道。过后几天,我又不作诗作文,只不过是个俗人罢了。监察,也罢,不监察,也罢,有了钱了,你们还撵出我来!”

真是妙人妙语、快人快语。

句句说到点子上,说到要害上。

说得那么实在,那么地道,那么有趣,那么沁人心脾。

此时围绕在旁的大观园群钗,黛玉也好,宝钗也好,恐怕都在心里感叹:可惜凤姐姐不认字,不然,咱们诗社能添个多了不起的高手!?

大观园的“外围子防护”

凤姐回答李纨管不管诗社时说“我岂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这话很妙。既是凤姐说得妙,也是曹雪芹构思得妙。

凤姐尽管不住大观园,但在曹雪芹构思中,她属于大观园。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唤膻”,写到因为薛宝琴等人的到来,“此时大观园中比先更热闹了多少。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根据脂砚斋评语,除贾宝玉外,其他十二人,是“金陵十二钗”,这是曹雪芽早期构思。

贾宝玉有个著名论断: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未出嫁的女儿是珍珠,出嫁就成了鱼眼睛。这论断是针对折磨大观园丫鬟的婆子说的。凤姐也是出嫁的,她是不是鱼眼睛?不是。她仍然是粒大珠圆、光芒四射的珍珠,只不过跟黛玉、湘云等相比,有明显的瑕疵。

凤姐进大观园如鱼得水,跟住大观园的人最投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