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孩子,你如此优美
14580900000017

第17章 渴望远行

未进大学前,芳芳从没有离开过家。比起那些髙中或更早就住校的同学,可以说她是一个比较依赖家庭的人。正因为如此,她对住在家之外的地方,有一种惶恐,担心离开自己熟悉的气味,夜晚将会变得漫长。搬进学校寝室的第一个晚上,睡在板床上的她并不安稳踏实。因此在最渴望远行开始的一个多月里,校园和家总是十分紧密地连在一起。除了我给她送去,有时她会想起再从家里带些什么,譬如衣服、零食,而书更是一叠叠往寝室搬,也不考虑哪一天能看完。星期天回家,除了睡觉、吃零食,就是看电视,家里仿佛不再是一个可以静心学习的地方了。我对她说:“大学生需要自觉,你必须努力才行。”我一开口,她就嫌我烦。

又过了一个星期,她的新自行车被偷走了。我只好去车行,再给她买了一辆。星期天她回家来时,我对她说:“你要管好自己的东西,不要乱停车。没必要的东西不要乱买,要学会节约。你懂不懂生活的不易?”我这样数落她,不知不觉她就与我有了一些隔阂。

一天,她拿了《秋日^流年》和《渴望远行》这两篇散文给我看。《渴望远行》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在设想,假如我走出这个城市,外面的空气是否会更新鲜?尽管开始的那一小段时间会比较困难,但没有什么不可以坚持下来。在新的城市里,我会有一种新的生活。或许可以尽情地满怀期望地与同伴转遍整个城市,不用因为熟悉而没有新鲜的感觉;或许可以更期待家里的电话,亲情似乎会因为不可触及的距离而充满暖意,更多的体谅会取代对独立不够的责备;而我或许也会变得更加善于理财,因为这样我就不能在周末的时候回家赚点便宜,自己要精打细算,要变得节俭,甚至吝啬;或许也会变得更加老练,因为要想有份实践的工作,就必须靠自己去争取。当然会有失败,也会沉淀一些挫败的感觉。也许还有更多的也许,这是我渴望远行的理由。真的期待远行吗?我真的不明白自己心底积压着多少矛盾,不明白内心和行为如何真正统一。可我还是期待着远行,我想终有一天,我会远行。

“渴望远行”,这几个字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小家伙内心有一种远行的想法,这并没让我感到意外。远行,对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人来说是必需的。我也希望孩子自己高高地飞,在飞翔中获得人生的价值和快乐!这年深秋,芳芳的学校有了校园网,但那台老旧的18\1笔记本电脑不能上网通,因此买一台新的电脑势在必行。应该说给芳芳买学习用品,我从来不吝啬。那天我和她一起去了电脑市场,挑选了一台方正台式电脑。虽然价格有些贵,但女儿能拥有一台自己满意的电脑,我心里也非常高兴。因为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许多功课将会在电脑上完成。一台好电脑,也就等于是他们的得力助手。

同寝室四个女孩中,芳芳是第一"^拥有自己的电脑的。这让她有一种虚荣和自豪感。这时,经作家方方推荐,我接受写一部莫干山老别墅的书。从初秋到寒冬腊月,我都在为写此书作准备工作。这是一部有关历史名人、建筑和莫干山的书,要把那些名人住过的别墅,一栋栋不出差错地对上号,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除了去莫干山看老别墅,对老别墅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印象和感觉,还要采访山上的老人和做笔记。然而要把一栋栋别墅的曾经的主人和历史背景写出来,山上有限的资料远远不够。于是我跑到图书馆,像大海捞针一样寻找各种有用的线索和资料,每次都搞得头昏脑涨,眼睛发黑。

我自顾忙着,无暇搭理芳芳。还真是距离产生美,有半个多月没回来的芳芳,一到家就显得格外温顺、热情。那时正是期末,我们又像从前那样背对背地做功课。我们读的都是中文专业,所以有不少可以相互探讨的东西。譬如从古典文学到现当代文学,从中国文学到西方文学,再从文学到学术研究,我们要学习的东西,以及可以走的研究道路真是无比宽广。在文学和学术的海洋里,我们都感到了自身的不足,只有更加努力去做。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来临了。我觉得这正是芳芳看书写作的好时光。我对她说:“你可以利用寒假写一个短篇小说。”她说:“哦,我试试吧!”于是那台老旧的18乂笔记本电脑又派上用场了。大概半个来月,一篇短篇小说诞生了。这就是她的第一篇小说《沃弗》,后来发表于《广州文艺》2003年1月号。为了鼓励她,我写了一篇简评《初涉小说,身手不凡》来阐述和分析她的小说。我的看法得到了她的认同。于是,我们的共同话题愈加多了起来。

春节后不久,芳芳开学了。她一去学校,我就抓紧时间写《到莫干山看老别墅》这本书。由于是随笔形式,不到两个月我就完成了全书的15篇文章。四月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完成了书稿,我感到一阵轻松,有事没事就往芳芳学校跑。那是我的母校啊!每到一处,我都感到特别亲切。中文系办公室还在原来的地方,所不同的是原来的老师都已不再年轻。

那阵子,芳芳同寝室的一个女生,即将自费去西班牙留学。这勾起了芳芳那个“远行”的渴望。但她要远行到哪里呢?她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告诉她要老老实实地打好四年大学这个往高处发展的基础,别看了这山望那山高,不管在世界的哪一"^地方,都需要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才华。她自然明白我的意思,渐渐安下心来。

“五一”劳动节后,我开始了新一部长篇小说《夜上海》的写作。这是我老早就想写的一部书。因为我的祖辈在上海,我们家近几代真正的根在上海。芳芳说:“你怎渴望远行么总写不完呢?”我说:“每次写新书,就是一次渴望远行。”她说:“哦,灵魂的远行?”我说:“是啊,灵魂比肉体更重要。”也许是受我的影响吧,芳芳渐渐地喜欢上了文学和学术。书看多了,她也感觉到了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