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教你学鞍马·平衡木·高低杠
14588200000013

第13章 高低杠(4)

因为江钰源家庭经济条件非常拮据:父亲江涛是柳州市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母亲欧凤珍没有固定收入,全家就靠江涛开出租车的收入维持生计。所以在国家队集训,其他队员的平时训练津贴和比赛奖金一般都是由教练保管,若偷懒,就要受到批评或体罚;而江钰源平时训练爱耍些小聪明,偷些小懒。要想让她好好练,不用批评,也不用体罚,只要教练说你不好好训练就扣你奖金,她就老实了……

吃零食似乎是孩子的专利,但对于需要做出高难度空翻动作的江钰源来说,零食可不是想吃就能吃的。

江钰源的母亲欧凤珍发现本就很“苗条”的女儿又瘦了,说:“之前听说为了准备奥运会源源又瘦了两斤,因为人太重了,空翻都会翻不起来,这两天她水可以喝,但东西肯定吃的不多。”她回忆道,不光是大赛前,就连平时吃零食都是体操队的“大禁忌”。“国家队里平时都不让买零食吃,但女儿就这么一个,“源源要,我们就买点吃的偷偷放在包袱里寄给她。”

7岁到浙江,12岁进国家队,源源在杭州生活了五年多的时间。这五年,同龄的女孩都还在父母怀里撒娇,买各式的毛绒玩具,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拮据,源源每周只有10块钱零花钱,还得为衣服发愁。

“在杭州,那个年纪的小女孩哪个不是要什么有什么,但源源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别说大堆的玩具、零食了,那时候源源的训练服基本都是教练给的。不过,她也不挑,拿什么给她都穿,如果有玩具那也是别人送的,她可不舍得买。”浙江体操中心主任助理汪瀛士说。

2004年去国家队之前,妈妈欧凤珍专程到杭州看她,想给她添点衣服,“当时我和她到环北市场想买两条裤子,但她坚持只买一条,还跟我说,‘妈妈如果给我买了你就没钱买车票回家了’。”欧凤珍回忆说,“那时候我们夫妻俩都在打零工,家里根本没多少积蓄,别看源源年纪小,她都懂。”

江钰源16岁的时候,该是读高中的年纪了,但当同龄的孩子们还在向父母伸手要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已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小大人了,而且因为家里不宽裕,她还挑起了经济重担。

“她现在是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操队运动员,”汪瀛士说。“运动员”是源源的职业,而这份“工作”源源已经干了足足九年,领了九年的工资,工龄也有九年了。别看小丫头个头不高,她早已成为一个职场老手。

“江钰源的工资、补贴、奖金等都由教练暂时代为保管,”汪瀛士介绍说,随着源源进入国家队,并在国际大赛上屡创佳绩,源源的收入也在涨,“今年开始,源源每个月都让教练帮忙寄1000块钱回家。”要知道,江钰源父母前几年到处打零工,不过赚了300块钱一个月,源源已经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

“我们家现在住的房子才60多个平方,源源去年就说,‘妈妈,等我拿了奥运金牌给你换套大房子。’”欧凤珍呵呵地笑着说,“没想到,源源今天真的拿了奥运金牌,其实房子换不换并不重要,孩子有这个心我已经很开心了。”

源源爸爸江涛回忆源源小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源源只考了5分时至今仍然一脸无奈,“没办法那时候她还小,也不好跟她计较,一天到晚只知道玩。”

李珊珊

1992年2月22日,李珊珊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1995年,李珊珊3岁时,父亲李友明因为李珊珊小巧玲珑,比较适合练体操,就带着李珊珊来到黄石市体育馆的体操训练馆,想试试看她能不能练体操。最初练体操的时候,李珊珊是一个幸福的娃娃。

姚菊英是珊珊的启蒙教练。姚菊英回忆,当年,别的(练习体操的)小孩都是父母给送来的,只有珊珊是自己找来的。

1995年的一天,小珊珊独自来到姚菊英的体操房,看到正在练习的同乡程菲,就对姚教练说:“我要像这个(程菲)姐姐这样练体操。”姚菊英一愣,笑着说:“喜欢体操?好,那你就去换衣服,然后跟在姐姐们后面练吧!姐姐们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姚菊英回忆起这一段往事,一直洋溢着笑容:“小姑娘今天练得不错,明天接着来啊!结果,第二天一早,小珊珊又自己来了,还跟我说,‘老师,我又来了!’”姚菊英啧啧称奇:“这么小就那么有主意的样子,我就知道她将来会成大器。”

进入体操房后,李珊珊便模仿着姐姐们的动作在一旁有模有样地练了起来。姚菊英看到李珊珊跟着姐姐们练了一下午仍兴致勃勃,便问她:“练体操好不好玩?”李珊珊回答说:“好玩!”“那你明天来还跟着姐姐们一起练好吗?”“好!”第二天,李珊珊果然来到了体操房。姚菊英说,李珊珊当时是最小的,可是体操方面的悟性很好,许多动作她练一遍就会了。李珊珊的上进心特别强,懂事也早,每次都是以选到省队的姐姐们为目标,因此在训练时非常刻苦,有时练习一个动作把手都磨出血泡了,她仍一声不吭,但如果因为一个动作没做到位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她就会难过得流下眼泪。

很奇怪的是,李珊珊训练压腿很痛时都没有哭,但是假如哪一次迟到,她也会哭,因为她会觉得比其他的姐姐们少学了很多。每次迟到,她的父母都会很不好意思,但是由于工作太忙,有时候难免要迟到几分钟。可是在李珊珊的影响下,她的父母逐渐改变了迟到的习惯。

李珊珊的体操之路很坎坷,但她始终坚持,一路下来历尽不少艰辛。1997年,她被送到湖北体操少儿培训班学习,练了一年效果不佳。她的父母看到程菲在武汉体院练得好,于是1998年,李珊珊转入武汉体院训练。但李珊珊却没能进一步加入湖北省体操队。“珊珊的主要问题是手太小,省队可能觉得手小的孩子在高低杠等项目上没有潜力可挖,那会儿中国队的强项又是高低杠,所以就把珊珊退回了武汉体院。”姚菊英回忆。“后来我们就想办法,把珊珊往其他省队送。”在这之后,李珊珊被广西队要去试训。但由于她手掌比较小,广西队的教练就认为李珊珊不适合练高低杠,队里希望她考虑自身条件改练弹网(蹦床),但李珊珊坚持要练体操。由于跟教练要求不一样,过了试训期后,李珊珊又从广西队回来。赵汉华教练说起这段经历时,忍不住眼睛里闪烁着泪花,“有两个省队让珊珊练了一段时间,又把她退回来了!”

李珊珊强项是平衡木,优势是“木感”非常好,可能上天可怜这孩子,手虽小而脚却非常贴木。打小学平衡木时,李珊珊做起动作来常常是一趟即可顺利过关。2001年,李珊珊的父母先后下岗。父亲下岗回家后,和妈妈一起到别人家的餐馆打工。当时为了给女儿攒学费,他们还把自己家里的房屋出租出去,然后白天在餐馆打工,晚上就睡在餐馆里。李珊珊看到家里确实很艰难,就跟武汉体院的赵汉华教练说:“赵老师,我不想再练体操了。”教练们了解到她家的困难后,自己出钱资助她,使她得以延续了体操梦。李珊珊她比以前更加刻苦努力。每天至少练两个小时,而且绝对不让别人去逼。2001年1月,赵教练将珊珊带到北京集训,这是国家队招队员时必走的程序。珊珊一连做了10多套平衡木动作,不掉木。高健指导注意到珊珊,其他省队也围着看。经过了一番努力,李珊珊的体操生涯终现转机,2002年,广东队看重她出色的平衡木成绩,将其招至麾下。

看体操比赛,除了欣赏运动员精湛的技术外,还有他们灿烂的笑容。然而,老天爷偏偏和这个叫李珊珊的小女孩开了个玩笑,“她的牙齿长得很不好,最初上场比赛的时候,我们就让她尽量抿着嘴笑,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华菊香说。2003年,李珊珊的父母、武汉体院和她所在的地方队各出了部分钱,花了1万多元钱帮她矫正了牙齿,才使李珊珊绽放出漂亮的笑容。之后,2004年,这个当年被三支省队退回的女孩儿,因出色的平衡木成绩,正式入选中国女子体操队(国家队)。

2007年世锦赛,作为新人,李珊珊进入到了大名单中,那时候,她的名字排在第七位。因为世锦赛一支队伍只有六个运动员能够上场,所以李珊珊当时的位置是替补。后来,还是因为庞盼盼有伤在身,状态不好,珊珊才成为正选队员,代表中国队出战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次世锦赛。在预赛中,李珊珊的一套平衡木动作难度大、质量高,在帮助中国队顺利晋级团体决赛的同时,她也以第一名进入了平衡木的决赛,李珊珊在世锦赛的第一次亮相引起了体操界的高度关注。在女团决赛中,李珊珊代表中国队比平衡木与自由操,珊珊的平衡木完成出色;但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珊珊最后一串动作,后屈两周落地没站稳,出现了重大失误,最终中国队获得斯图加特世锦赛的女团亚军。单项决赛平衡木略显可惜的是,在自己的第一场世锦赛决赛中,初次经历大场面的李珊珊没能把握好自己。预赛排名第一的李珊珊倒数第二个出场,她上木后的一系列动作都完成得很漂亮,可惜在做一个简单的“高直腿立转360度”动作时却出现了大的晃动,结果她没能控制住平衡,掉下了器械。虽然之后的动作完成十分优秀,基本没有任何失误,但只得到了15900分,最后与罗马尼亚选手尼斯特并列第二。不过,此役已经显示出李珊珊在平衡木上的高超技艺,以后的表现也证明:这个曾经因为手小而一路艰辛的女孩,无愧中国体操“平衡木上的女王”。

在北京奥运会上,她为团体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以平衡木预赛第一的身份进入决赛。但在决赛中,她再次出现落木的重大失误,在名将肖恩、柳金、程菲正常发挥的情况下,获得第六名,无缘奖牌。

然而,奥运会后,李珊珊的竞技状态直线下滑,正处于发育期的身体也明显有了变化。2009年10月,李珊珊与贵州布依族队友肖莎选择了退役,并以教练的身份带着4个广东队员来京集训。

谈到现在做教练的感受,李珊珊赶紧纠正道:“不是正式的,只是我明年初才能上学,所以想先尝试一下教练的工作。和做运动员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那太多了,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以后有机会慢慢再讲给你听。”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定将要就读的学校及专业,李珊珊依然很期待,“能像那些普通大学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在校园里多学些知识。”

好玩的是,李珊珊还在前几天过了一把当歌迷的瘾。“呵呵,是去看张杰的演唱会。以前就很喜欢他,正好他在北京开演唱会,我就买票去看了。”看完演唱会,李珊珊还找机会和张杰合影留念,就像当初那些体操迷找她合影一样。“你是奥运冠军啊,在现场没有人找你签名、合影?”“哈哈,大家都是冲着杰哥去的,都没工夫理我了。”

杨伊琳

根据报道:“卢利峰告诉记者,杨伊琳是一个很乖巧的孩子,上国家队之前,他们就教她要学乖点,嘴巴要甜一点,见到谁都要问好,而显然杨伊琳做得很成功,她在国家队里出了名的人缘好,而且无忧无虑,很讨人欢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一颗感恩的心。

卢利峰说,第一次比赛的时候,他曾经逗她说,如果拿了冠军怎么感谢教练,当时杨伊琳就说要给教练送个手机。之后,杨伊琳果然得了冠军,而卢利峰却已经忘记了这样一句玩笑话,结果,当杨伊琳将手机送到他面前时,卢利峰感动得惊呆了。”

“杨伊琳还是个很会哭的人:训练辛苦,她不哭,面对前来探望的父母,她也从来不哭,而一旦练不到的时候,她就会生自己的气,马上就哭了。不过,卢利峰说,随着到了国家队后水平愈来愈好,杨伊琳就哭得少了。”

“太苦了,每次她回来,我看到她手上的茧,像铁钉一样,摸上去扎人,我看得眼泪都流下来了。可是她妈总是笑着说‘我喜欢别人教她。’”杨伊琳的姨妈邓艳梅说。

比如上次伊琳以为柳金差一点要摔倒,伊琳就做出了想扶她的动作,还有一次走上领奖台时想去扶那个差点跌倒的摄影师。

杨伊琳在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读完了一、二年级以及三年级上学期,之后转到省队。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昨天向本报记者出示了杨伊琳当年的成绩册,从中可以看到,杨伊琳大部分的成绩都是“优”,特别是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很多都是100分。杨伊琳还担任过生活委员、副班长和中队长的职务,上面还有她的班主任贺老师的评语:“聪明活泼、尊敬师长、学习好、按时完成作业、热爱劳动、喜欢课外读物、知识面较广……”

瘦小的杨伊琳从小就继承了父亲的体育天赋,特别好动。在她小的时候,父亲和好友去踢球,小伊琳就在体育场一旁的体育器材上独自玩耍,那时她才两岁,就已经可以一个人爬单杠了。但她胆子小,就连晚上去开阳台的门都吓得不行。后来为了锻炼她的胆量,爸爸只能用家里的鸡毛掸子威胁着她,强迫她去开门。

中国体操女队教练陆善真说:“杨伊琳就是霍尔金娜的翻版,她四个项目很全面,具备冲击全能金牌的实力,尤其是高低杠,无论是外形还是动作的神韵,都像霍尔金娜,有灵气,给人以美的享受。”

2005年在云南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上,杨伊琳独得跳马和高低杠冠军,让赛场边的国家队教练惊叹“中国的霍尔金娜出现了”。

2007年杨伊琳进入国家队,同年9月代表国家队出征德国斯图加特体操世锦赛,与队友一起夺得女团银牌,并在高低杠上获得铜牌。这是杨伊琳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赛,赛后一位欧洲裁判惊讶地说:“世界体坛出了新的霍尔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