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听语文之谜的故事
14597400000072

第72章 朱自清为什么三听月夜蝉鸣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着名散文,作于1927年7月,当时颇得人们的赞赏。不过,后来也有人认为这散文还有不真实的瑕疵。譬如,抗日战争前几年,有个叫陈少白的读者,就对文中“月夜蝉鸣”提出质疑。

明月之夜蝉会不会鸣叫?朱自清为此很是费了一番心思。由于时隔多年,又不在夏天,怎么回答他人的质疑呢?他便写信给昆虫学家刘崇乐,请求帮助。刘先生抄录了一段书寄给他,并附信说:“好不容易找到这一段儿。”刘先生在抄文中说蝉在夜里一般是不鸣叫的,但又说在一个明月夜听到了蝉鸣。朱自清更加怀疑起来了,他想,这是否也与自己一样,一时记载疏忽呢?他不敢贸然答复陈少白。直至来年夏天,朱自清又考察了蝉鸣的情况,并有两次亲耳听到月夜蝉鸣,证实自己和别人的记述都确切无误之后,才专门写了《关于“月夜蝉鸣”》一文,郑重答复了读者。

《鲁迅日记》1916年8月12日曾记载“全日酷热,蝉夜鸣”。鲁迅虽没讲明这晚是否有明月,但蝉在夜里会鸣叫却是真实的。那时《鲁迅日记》还未公开,朱自清与一般人当然不会知道同在北京生活的鲁迅先生,竟比他早11年就有“蝉夜鸣”的记载,否则朱自清早可请教于鲁迅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