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听语文之谜的故事
14597400000088

第88章 “春”在古代诗词中有哪些含义

人们常把春与人的青春联系起来,如以“春花”来喻少年,进而表示男女爱恋相思之意;“诗中传意绪,花里见春情”都是吟咏爱恋之情的佳句。但是世事无常,现实生活中青年男女的爱恋之情往往不能尽如人意,那么情爱、相思便成了哀怨、苦恋。李商隐在写幽居女子不幸时,用“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来表达她深感过去的相思都已成为痛苦的失望和悲伤。毛锡文的《醉花间》更是一首伤春名作了。“休相问,休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池塘生。还相趁。”白居易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则写出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极度思念之情。

人们常常借助“春”景来抒发朋友、亲人间的离别之愁。王维“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写与朋友别后的怀念之苦,一往情深。杜甫因有“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后世常以“春树暮云”比喻朋友间的思念之情。而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是以春来写母爱之情的。以“春”抒写亡国之悲的莫过于李煜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由皇帝降到囚徒,看到春花秋月,追忆往事,怎能不愁如东流春水呢?

当然,“春”的意象给人的并不都是愁苦感伤和悲哀,它也能抒发诗人的闲适之情和欣悦之感。唐王驾《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写的是雨后花残的景色;至于朱熹“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概括而传神地写出了春满人间的景况。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不仅呈现出一派初春的景色,而且对仗工整自然。这些都是描绘春景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