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14599600000011

第11章 积极行动(1)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成功并不需要你知道多少,而是依靠你做了多少,所有的知识、计划、心态都要付诸行动。

只有行动才能成功

事在人为的道理很多,但真的一旦要付诸行动,人们仍然不免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人们之所以害怕付诸行动,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1)由于心态的原因,一行动就想到消极的一面,想到失败。这种恐惧心理摧毁我们的自信,关闭我们的潜能,束缚我们的手脚,使我们遇事不敢轻举妄动。

(2)人对发生改变多多少少会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即使是代表进步的改变亦然。这就是害怕冒风险。行动就意味着风险,因而就出现了左顾右盼,犹豫不决,拖延观望等。特别是当形势严峻时,人们习惯的做法就是保全自己,不是考虑怎样发挥自己的潜力,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才能减少自己的损失上。

(3)怕行动,是不愿付出。有一种理论说,人有自私的天性,原因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付出就意味着“失去”,而行动就意味着要付出。

行动与其说是能力,还不如说是一种勇气。行动的障碍只有毅力和勇气才能解决。

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有做到呢,你凭什么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到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只有行动才会出现结果,行动创造了成功。任何一个伟大的计划和目标,都要靠行动来实现。

假如你想要自己喜欢做某事,那你就去找爱做某事的人,和他来往接触,就会有所进步。喜欢某事的人一般也擅长此事,和他们来往后,自然地也会喜欢于某事。例如:“我最讨厌某件事,可是又必须学会才行,因为我要依靠它生存!”这时,你就去找擅长于此事的人,由于他的言行影响,你也会喜欢上这件事。其实,“不喜欢”或“讨厌”的感情,不是先天的、绝对的,大都是因为缺乏亲密感而产生。就像我们进入黑暗时就会感到恐惧不安,但过了一会儿,当眼睛习惯了黑暗的状态了解了周围的状况,不安的心情有就会减少。当你决定了追求的方向,用实际行动去接近它,那么也许曾经不大有兴趣的事也变得可爱了。

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和好是最聪明又最好。”成功开始于思考,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有一个雅典人没有口才,可是非常勇敢。有一天开大会,许多人做了精彩的长篇演说,许诺说要办许多大事。轮到这个人发言,他站起来,憋了半天只说出一句话:“大家说的事情,我都要做。”

成功并不需要你知道多少,而是依靠你做了多少,所有的知识、计划、心态都要付诸行动。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情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马上行动。

比别人先行一步

总是步别人后尘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如此一来,成功永远属于别人,自己得到的只是残羹冷炙。聪明的人不随大流,目光独到,在别人还没“睡醒”之前就已经行动了。

在某一领域的“领袖”,几乎都是起步比较早的人,他们不一定比别人做得好,但是,因为起步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调整错误。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卓越的成功者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比别人早一步,都要比别人更迅速地掌握未来的动态、资讯和走向。“奥迪风波”也许可做这一观点的注脚。

198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决定向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提出合作意向,该公司没有做任何背景调查,便武断地认为中方的合作对象非他莫属,于是在谈判中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致使谈判不得不中断。此时西德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哈恩博士正在中国访问,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坦诚地表示愿与中国一汽合作。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李·业科卡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赶忙向中方表示只要一汽与他们合作,他们只象征性地收取一些技术转让费,可惜为时已晚,一汽已与德国大众签订合约,开始生产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奥迪”汽车了。试想,假如当初亚科卡对形势估计得当,并当机立断,那么现在在中国大街上跑的就是克莱斯勒轿车而非“奥迪”了。

成功者都非常积极活跃,在他们心目中也许并没有很多明确的目标,但是他们感觉敏锐,变动得非常快,以行动作为自己的方向,尝试新的途径,接受新的信息,能先于别人下手,所以,经过一番奔波忙碌之后,必然能取得某些有价值的成就。

项羽也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要想创大业建大功,就要处心积虑抢占先机而不落于众人之后;就要使人追随我而不是我去追随人。用兵作战要使自己先发制人,必须掌握作战的先声、先手、先机、先天。先天,即在声势上首先压倒敌人;先手,就是交战时抢先下手;先机,即把握作战的先行良机;先天,不用争夺而制止了争夺,不用争战而制止了战争,胸中早有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韬略。先发制人最重要,而在先发制人的各种手段中,又以先天最为重要。

先人一手,先人一着,而不停留在这一手,这一着上,即使他人奋起直追,而你又大步向前,始终保持着原来的距离,你将永远领先。

努力是成功的捷径

成功与在校成绩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和踏实的性格密切相关。平凡的人比较务实,比较能自律,比别人更努力,所以许多机会落在这种人身上。

所有的知识必须化为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有力量。

如果有人问世界豪富保罗·盖蒂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

如果有人问沃尔玛百货公司的董事长萨姆·沃尔顿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

如果有人问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然后找一群努力的人一起来工作。

如果有人问每个成功的人士成功是什么,他们都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

努力是成功的捷径,而且是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非常努力的,成功者有成功的方法,可是成功者一定是努力的。如果有人跟你说,努力的人不一定会成功,这是错的,如果他没有努力到可以找到成功的方法,事实上他还是不够努力。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要成就一件传世之作,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年的磨炼;一个作家要成就一部优秀的作品,不经过几番痛苦的思考是写不出来的;一支部队要赢得一场战役的胜利,就必须做出巨大的牺牲。这些画家、作家和战土,都是用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铸就成荣誉的桂冠。

有一位老教授说起过他的经历:“在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觉有许多在校时的资质平凡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没有特殊的天分,有的只是安分守己的诚实性格。这些孩子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不爱出风头,默默地奉献。他们平凡无奇,毕业分手后,老师同学都不太记得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但毕业后几年或十几年中,他们却带着成功的事业回来看老师,而那些原来看来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却一事无成。这是怎么回事?”老教授常与同事一起琢磨,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