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舰空导弹科技知识(上)
14600300000014

第14章 B俄罗斯“里夫”舰对空导弹系统

“里夫”舰对空导弹系统(西方编号SA-N-6,“雷声”)是苏联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70年代末装舰的远程舰载区域防空导弹系统,采用与陆用型S-300系统相同的导弹。该系统在苏联和俄罗斯有几种名称,起初称为Fort系统,采用5B55导弹;改进后称为Fort-M系统,采用48N6E导弹,最后改名为“里夫”系统。舰载“里夫”系统主要用于打击各种来袭的飞机和亚音速导弹,可同时对付多个目标。

苏联防空导弹武器的发展规律一般都是先有陆上型,再通过改造移植到舰上。陆上型S-300于1972年完成最初的飞行试验后,立即着手发展海军型,即“里夫”,作为当时即将发展的“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的标准配置。由于“里夫”导弹系统的尺寸较大,且装弹数量较多,苏联海军主要将它装备7000吨级以上的大型水面舰艇。

该导弹于1977年首先装备在“喀拉”级“亚佐夫”号导弹巡洋舰上进行试验,1979年装备2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1983年又装备了1艘“光荣”级导弹巡洋舰,总共装备了4艘“基洛夫”级和3艘“光荣”级,但前2艘“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现已退役,因此俄罗斯现在只剩下5艘装备了“里夫”系统的导弹巡洋舰。

“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上安装有12个“里夫”导弹发射装置,分3列布置,每列4个,垂直安装在前甲板下面,甲板上只能看到12个长2.5米、宽1.5米的巨型发射舱口盖,每个发射舱口盖下面有8个垂直放置在可旋转弹鼓上的导弹贮运发射筒,共96枚导弹。“光荣”级舰上安装的发射装置位于烟囱后面,在后甲板下,分2列布置,每列4个,共备弹64枚。

据俄北方舰队介绍,“里夫”导弹系统于1991年、1992年均在海上打过靶,一般每年发射6>7枚。所选用的靶机为超音速PB-1飞机,靶弹为亚音速超低空飞行的P-15导弹。

系统组成

“里夫”导弹系统由制导雷达、中央控制舱、自动发射装置、导弹及发射系统等部分组成。

制导雷达“里夫”导弹系统所配置的制导雷达是一个单面旋转相控阵雷达,西方称之为“顶罩”。它由五部天线和高频舱组成一个雷达天线座,长6.2米,宽5.6米,高7.65米,共重26.5吨。该雷达主要依靠舰上的三坐标搜索雷达提供目标指示。制导雷达最上方大圆罩内装有一个单面旋转相控阵天线,是主雷达,天线直径为3.5米。其下方是3个并排安装的柱形天线。在大天线罩和柱形天线之间有一个小的圆形天线罩,内装一个0.5米直径的小型相控阵天线阵面。

主天线阵面(主雷达)用来跟踪、照射目标并跟踪导弹,接收导弹返回的目标坐标信息并发送导弹控制指令。小天线阵面(小雷达)用来在导弹发射初段时截获发射后的导弹,将导弹的坐标信息送到主雷达,引导主雷达截获导弹。3个柱形天线用于电子对抗时旁瓣对消。

主雷达的发射机是由三级速调管组成。发射机只能工作在一个频率点上,更换频率必须更换速调管。制导雷达天线所在部位,由于船体摇摆,会出现较大的随机测量误差,为此在天线座上配有一个双轴稳定的陀螺平台来校正此误差,对波束进行稳定控制。

中央控制舱包括雷达发射机的激励器、接收机的中频和视频部分、火控计算机、导弹控制台、目标指示设备、数据交换设备、机内检测设备以及模/数(A/D)变换等22个机柜。中央控制舱负责与外部日的信息交换、信息处理和显示、系统的工作方式和功能控制以及导弹发射控制,并完成系统的检查及操作训练等。

导弹控制台是中央控制舱的核心设备,它的任务是完成“里夫”系统所要攻击目标的录取,射击诸元的计算,导弹射前参数装定,导弹的发射控制以及导弹飞行制导指令形成。

导弹控制台上有P型显示器和A型显示器。P型显示器显示威胁目标的方位、距离,A型显示器显示目标、导弹的信息以及它们的遭遇点。

火控计算机由两台计算机组成,每台计算机有3个CPU,构成多处理机,其中1个CPU作为备份。每台计算机完成3个目标和6枚导弹的跟踪照射处理,此外还可以完成目标参数的模拟,机内检测以及故障定位等。机内检测设备完成系统的功能检查和故障检测、隔离以及目标模拟等。

系统作战软件包括两部分,功能软件和控制软件。功能软件负责系统的检测和模拟操作。控制软件的主要任务包括控制接收目标指示的工作方式,控制天线在某一位置自由搜索的工作方式,控制按时序对导弹和目标交替跟踪照射,计算导弹与目标的遭遇点、最佳拦截弹道、控制指令,选定待发射导弹舱位、计算导弹的初始拐弯点。

自动发射装置它控制弹库中的转柱转动、导弹发射准备、射前检查、参数装定,并将导弹射前的状态信息反馈到中央控制舱。1台自动发射装置可控制4个发射井。

导弹“里夫”系统可配备5B55和48N6E两型导弹,与陆上型通用。

5B55型导弹弹体为单级、固体、无翼式,尾部有4个全动式空气舵,在尾喷管扩张段安装了4个燃气舵。该型号主要结构如下:

其一,天线罩舱内有雷达测角仪的抛物面天线及天线背面的陀螺稳定装置,在抛物面天线上有2个引信小天线。

其二,电子仪器舱内装有自动驾驶仪、无线电引信、雷达测角仪、无线电控制仪、电源。在舱表面两侧各有一对无线电控制仪的收发天线。

第三,战斗部舱内装有战斗部和保险机构。战斗部采用预制破片式,重133千克,装药58.5千克,总的破片数20500片,单枚破片重量为2.5克,破片初速为1900米/秒,静态飞散角为60°。

第四,发动机舱和尾舱装有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气处有燃气舵,尾舱外面有可折叠的4个空气舵。

48N6E型导弹主要是为了提高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而装备的。该型导弹装舰后,可有效提高最大射程。和5B55型导弹相比较,采用改进后的发动机,加长了250毫米装药量,估计该弹长度达7.6米左右,贮运发射筒也长达8.0米左右。另外,该导弹采用了液压舵机系统,取消了原来用于5B55型导弹的燃气舵机系统,因此最大射程可达150千米。

发射系统包括导弹贮运发射筒、发射井及弹库。

导弹的贮存、运输和发射都由贮运发射筒完成。贮运发射筒头部有较厚的易碎盖,背面刻有预制沟槽,在3个大气压的作用下即可破碎。底部有固定导弹机构、导弹弹射器、2个燃气发生器,沿发射筒水平方向的两侧有活塞筒及推杆,下部有电缆及导轨。

贮运发射筒在导弹发射后,经过一定修复如更换顶盖等,可重复使用3>4次。

在每个发射井内都设有一个大的转柱,是圆筒形。转柱上挂有带贮运发射筒的导弹8枚,弹筒围绕着转柱分布,挂弹后转柱直径为3.8米,转柱下面还有转动机构。待发射导弹转至发射井口后,这枚待发导弹被加电并装定参数,其它导弹可进行射前检测。

弹库是一个大通舱,由4个、6个或8个发射井组成,高约9米,四周有装甲保护。

作战使用

“里夫”系统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接收舰上指控的目标指示工作方式,另一种是在某一位置制导雷达自主搜索、跟踪目标工作方式。通常,“里夫”系统工作在前一种方式下。

舰上三坐标雷达给出目标信息,经舰上作战情报指挥系统进行目标识别、威胁判断,再分配到“里夫”系统,由中央控制舱内的目标指示设备接收,并送到导弹控制台,控制制导雷达天线调转到目标指示方向,雷达截获目标后转入自动跟踪状态,计算机根据导弹控制台送来的目标参数计算目标射击诸元。与此同时,自动发射装置进行导弹选取、加电,并对待发导弹进行射前参数装定。

导弹发射后离舰面25~30米高度时,主发动机点火。当导弹穿过制导雷达的小雷达(截获雷达)截获屏时,小雷达将导弹的坐标参数送至制导雷达的主雷达。当主雷达截获导弹后,制导雷达对导弹、目标进行跟踪,并对目标照射。舰上计算机根据目标、导弹的信息计算导弹偏离弹道数据,以此形成指令,并发送给空中的导弹,指令周期为0.1秒。制导雷达对目标的照射是脉冲式的。当导弹的导引头搜索、捕获到舰面照射经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后,就由中段指令制导转换到TVM(经由导弹制导)末段制导。在TVM制导体制中,目标反射的雷达信号被导弹接收,导弹把信号数据下传到军舰上的制导站上,通过其大型计算机来处理,形成制导指令再发送回导弹。

系统特点

“里夫”150千米的有效射程和25米的低界使该系统能拦截各种携带中程空舰导弹的飞机和大、中型如“冥河”类反舰导弹,具有远程区域防空作战能力。

由于采用了垂直发射技术、相控阵制导技术,“里夫”系统在90°方位角范围内能同时发射12枚导弹拦截6个目标,因此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抗饱和攻击能力。

该系统采用了TVM制导体制以及相控阵雷达制导技术,抗干扰措施多,因而抗干扰能力较强。

此外该系统可靠性好,导弹的贮存、运输、发射都用同一个筒,使用维护方便,筒内导弹可10年不用检测,导弹第10年时的发射飞行可靠度还大于0.75.

该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系统设备重、体积大,只能装备于类似“基洛夫”、“光荣级”级巡洋舰等7000吨级以上的舰只,适装性较差。还有导弹发射速度慢,采用弹鼓式的旋转发射装置,8枚导弹共用一个发射口,每发射一枚导弹必须旋转一次,因此增加了导弹发射时间,影响了发射速度,这对于防空作战极为不利。

与其它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的对比

目前,世界上与俄罗斯“里夫”系统类似的舰载区域防空导弹系统还包括法国、英国、意大利三国联合研制的“主防空导弹系统”(PAAMS)和美国的“宙斯盾”系统。PAAMS系统使用“紫菀”30导弹用于中程防空。三国采用不同的雷达制导:法国和意大利的“地平线”级护卫舰采用EMPAR单面旋转相控阵雷达,英国的45型驱逐舰采用“桑普森”双面旋转相控阵雷达。美国的“宙斯盾”系统使用“标准”2导弹和SPY-1D固定四面阵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导弹发射装置。“紫菀”30导弹采用法国研制的“席尔瓦”八单元垂直发射装置,“标准”2增程型导弹采用MK41八单元垂直发射装置。这两种发射装置每个单元内放置1枚导弹,固定结构,打开舱口盖导弹即能发射,与“里夫”系统的旋转发射装置相比,没有机械运动,导弹发射速率高,可达到1枚/秒,这是“里夫”系统无法比拟的。

导弹发射方式。“里夫”系统的48N6E型导弹采用冷发射方式,发射时先由发射筒内的燃气发生器产生高压气体,将导弹弹射到离甲板20>30米的高度,然后导弹发动机才点火。“紫菀”30和“标准”2增程型导弹都采用热发射技术,导弹发动机直接在发射装置内点火发射。

采用冷发射技术对发射装置能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其维护、保养也相对简便。而采用热发射技术,由于导弹点火产生高温、高压燃气流,发射装置必须配备燃气排导系统和冷却系统,结构变得复杂,不可避免地要增加成本,同时对维护、保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里夫”系统的冷发射方式相对来说更先进一些。

导弹的战技性能。48N6E型导弹射程为5>150千米,射高25>25000米,最大飞行速度5.1>5.7马赫,单发杀伤概率0.7,能对付超音速飞机和亚音速大、中型反舰导弹。

“紫菀”30导弹最大射程为70千米,射高10>20000米,最大飞行速度4马赫,不仅能有效对付高度在10米、距离15>17千米的一般亚音速飞机和反舰导弹,还能有效抗击高度在10米、距离8>10千米、飞行速度高达2.5马赫、过载15g的超音速大型反舰导弹,且能在30>70千米距离内拦截侦察机和预警飞机。

“标准”2Ⅲ增程型导弹最大射程120千米,射高15>24000米,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能拦截超音速飞机和掠海飞行反舰导弹。

从上述性能对比中可以看出,48N6E型导弹的射程最远,速度最快,对大型目标拦截性能好,但不能对付超音速反舰导弹和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紫菀”30导弹在3种导弹中射程最近,但机动能力最强,在有效拦截距离内(不小于40千米)的综合性能最好,特别是在打击超音速、雷达反射截面小、机动性好的低空目标时优势更明显,但要对付60>70千米外的目标时,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标准”2增程型导弹与48N6E型导弹性能接近,但在对付超低空目标时比48N6E型导弹要强,能拦截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

制导雷达的性能。这3种防空导弹系统都采用相控阵雷达。“里夫”的“顶罩”雷达能同时制导12枚导弹,拦截6个目标。PAAMS的EMPAR雷达能同时引导24枚导弹,攻击12个目标。“桑普森”雷达能同时攻击12个目标,SPY-1D雷达能同时对付分批来袭的12>16个目标。

从中可以看出,“里夫”系统同时对付的目标数最少,而其它系统同时对付的目标数在12个以上。另外,“顶罩”雷达的综合性能也是最弱的,这可能是由于俄罗斯在电子技术方面一直落后于西方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