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导读
14601300000033

第33章 民众的反抗运动

乾隆中期以后,清代的社会风尚由清初的简朴转向奢靡。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皇帝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乾隆帝在位时六下江南,四巡盛京,极尽铺张靡费。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到乾隆后期以后,各级官吏竞相效仿奢靡,贪污受贿,满洲贵族官僚日愈放肆,政治加速腐败。嘉庆、道光时,清廷国势转衰,寄生阶层庞大,膏粱子弟布满朝中,贪污受贿更加严重,官僚贵族纸醉金迷,尸位素餐,士风卑下,愈演愈烈。政治腐败了,清代统治者纵想讨好民众,民众也得不到实惠。下层民众所受的痛苦却积渐忍受不住了,于是民变四起,屡扑屡兴,主要的有川楚白莲教起义、天地会起义、天理教起义等。最有名的就是川楚白莲教起义,满洲朝廷费了很大气力才把它镇压下去。但是产生农民起义的病根和土壤依然存在,并没有丝毫的减轻和消除。

咸丰时(1851年),出现了太平天国。今天来看,大家同情太平天国,认为它是民族革命,但是实际上不尽然。太平天国太不懂政治,占了南京十多年,几乎丝毫没有在制度上进行建树。他们比较像样的是军制,但始终未认识到水师的重要性。他们对于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但说到政治就太低了。

钱穆先生认为,太平天国若说到政治就太低能了。第一,太平天国国名起的就是不祥之兆,预示着失败。哪里有正式建立一个国家而号称天国的呢?这是他们对西方基督教一种浅陋的知识的暴露。国名加上“太平”二字,他们的下意识,似乎受东汉黄巾起义,信奉的是太平道的影响,遂把国号定为太平天国,但似乎又预示他们的最后失败。总而言之,太平天国这样一个国名,太违背了历史传统。

第二,太平天国领导集团里,没有读书人主政,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也是清政权存心分开中原知识分子和下层民众的成功。从官名来看,洪秀全、杨秀清一出来就称天王、东王。天王、东王、南王、西王、北王、翼王这些名号,只能在通俗演义里有,哪能成为一种正式的制度?诸王以下,又有天官丞相,这些官名,真是太可笑了。自南京内讧以后,杨秀清被杀了,但仍有许多人继续称王,而名号就更加荒唐,如萧朝贵的儿子称为幼西王,洪仁发、洪仁达又称王长兄、王次兄,就是满洲人初进中原,也没有表现得这样粗陋与幼稚。满洲人初兴,便能用中原知识分子,所以能成事,能安天下。洪秀全、杨秀清集团当时并不是推翻不了清朝,他们不用知识分子,他们到处焚毁孔庙,把孔子的书称为妖书,欲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全部历史完全推翻。即使当时没有曾国藩、左宗棠,洪秀全、杨秀清集团还是要失败。从历史上看,还没有见过哪一个集团的领导成员不读书,就能把自己国家的历史传统全部推翻,且只抄袭一些外洋的宗教粗迹,还整天称天父天兄,这样的一派胡乱作为,岂能够成得了大事。

我们不必深细究之,单看太平天国的国名、官名,就知道太平天国必然会失败。假若太平天国成功了,就是中国全部历史失败了。